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宝安样板
推进“双宜小村”建设,新桥街道新二村原本的老旧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陈董成/文 雷小舟 金晶 宋璐/图)发展是硬道理,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形成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就什么事都干不成。
深圳经济特区迅猛发展的40年,也是社会体系变革和社会结构巨变的40年。宝安作为深圳的国土大区、人口大区,40年里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适时加大社会治理力度,创新社会治理理论,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激发社会活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宝安坚持改革创新不止步、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特别是2018年起,宝安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提升城市软硬件建设,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重塑并增强社会治理的牵引力、基本力、创新力和聚合力,做到了社会治理的“制治”“基治”“智治”“自治”,切实增强了治理效能,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宝安样板”。
牵引力
深化改革赋能“制治”
社会治理“小马拉大车”,本质上是治理体制机制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何以破局?唯有改革!
宝安下辖124个社区,管理人口560余万人,均为全市最多。2018年之前,平均每个社区管理服务人口4.3万人,非户籍人口超过90%,基层治理点多、线长、面广,各有关部门协调程度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亟需增强社会治理的牵引力来予以破局。
思路一变天地宽。
2018年1月,宝安区委区政府印发1号文,全面铺开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并在2019年出台22条措施,持续把社区党委核心做强。目前,宝安已明确“六定三下沉七强化”体系,实现了基层治理定位、定责、定岗、定员、定费、定薪,资源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和强化基层领导核心、强化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培训、强化社区设置、强化网格党建、强化党建引领住宅物业小区治理工作、强化共商平台、强化多方关系协调。
改革的牵引力,体现在“一不增员二不增编三不增费,治理效能大幅提升”上。宝安推动网格巡查、安监、交警等“4+4”支队伍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搭班干活、捆绑作业”,平均每个社区党委可调动120多人、1400多万元资金,把社区党委打造成“独立战斗连队”,初步实现了“实时泛在、有效管理”。仅第一年,下沉队伍就响应社区工作10多万次,改变了社区以往“有将无兵”“有心无力”的窘况。
改革的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运作近3年,并以办成的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赢得广大市民越来越多的认可。翻身社区解决了长期未根本解决的废品收购站乱堆杂物问题,碧头社区党委联合公安部门打掉了辖区内聚众赌博点……许多久拖难决的难题得到强力整治,社区治理焕发勃勃生机。
进入改革“深水区”,宝安勇啃“硬骨头”。2019年下半年,宝安率先在西乡街道推进社区管辖区域优化调整,在保持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内部优化调整社区边界,消除了27块“飞地”“插花地”,使得资源配置与社区管理服务任务量相匹配。同时,西乡根据社区调整情况同步优化网格,构建巡查执法、治安、消防等多网融合的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今年,新桥、松岗、福海等多个街道也逐步实施了社区优化调整工作。
在疫情防控中,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党委成为了社区防疫的一线“战斗部”,接到指令后连夜部署落实了对全区商住小区、村改居小区、统建楼的围合式防控,织密了社区小区疫情防线,为深圳守牢了西大门。
基本力
固本强基完善“基治”
善治者,必先固本强基。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治理的基本面,是实施治理措施、提升治理能力的载体。
“原居民以前纷纷搬出去住,他们现在又重新搬了回来。”后瑞社区是宝安432个城中村的其中之一,完成城中村综合治理(“双宜小村”建设)各项任务后,面貌为之一变,曾因居住条件差而搬离社区的原居民又搬了回来。
发展是为了人民,社会治理要服务人民。宝安27.6平方公里的城中村中居住着208万人,密度高达7.53万人/平方公里。城中村数量多、人口多、安全隐患多、品质差等短板,制约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是宝安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对此,宝安于2017年在全市率先对城中村进行综合治理,强力清理安全隐患,打通“生命通道”近100公里,剪除“黑线”“废线”1000多吨,改造提升路面200多万平方米,打造景观节点100多处,营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氛围。
对安全隐患“做减法”、对民生福祉“做加法”,让城中村治理成效惠及全体居民;一减一加,玲珑笔法也能勾画出大格局。
除71个正在开展拆除重建的城中村外,宝安3年里分两批对361个城中村实施了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194个,其中120个被上级评为优秀。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建是基本,管才有长效。宝安以“物业管理高品质全覆盖”为目标,通过制度设计筑框架、多途径促全覆盖、“以奖代补”多扶持等多项举措,于2018年内实现了全区城中村物业管理全覆盖。今年,宝安继续出台《宝安区城中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专业化工作指引》,制定了管理、服务和收费标准,首次为城中村物业管理描绘出专业化发展的清晰路径。
鸟鸣树丛,人踏树荫。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文明有序的城市面貌就是社会善治的具体呈现。回望今年上半年,宝安社会治理的“大河”始终朝着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巩固治理基本力的方向奔流前进。
聚焦环卫,宝安打造环境之治。今年3月,宝安在新桥和沙井街道率先实施环卫一体化,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和垃圾分类纳入一体化,引进信誉好、能力强的社会资本方,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智能化指挥、精细化管理,环卫工作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宝安将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聚焦出行安全,宝安打造交通之治。今年4月,宝安在全市率先开展电动二轮车备案登记,并出台了交通安全“宝九条”,部署实施集中整治、加强安全教育等行动,并加快补齐交通设施和管理机制短板,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聚焦垃圾分类新时尚,宝安打造文明之治。今年6月,布心社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个社区范围内整体达到各类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居民知晓率、居民参与率三个100%,辖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3%,标志着宝安在全市率先建成首个垃圾分类先行示范社区。
顺丰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电动二轮车上牌。
创新力
科技支撑提升“智治”
天下大事,非新无以为进。
唯有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社会治理能力的要求。在“智慧宝安”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管控平台,是宝安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2019年以来,宝安紧紧依靠网格化智慧管理、“块数据”试点和现代化指挥调度体系,搭建了“1+3+3+1”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管控体系框架,为社会治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1+3+3+1”指的就是坚持“一体化”谋划、高标准打造三大“智治”基础平台、高质量开发三大智慧化应用体系、高智能构建“一呼百应”的现代化指挥调度网络。
科技赋能,“引爆”无限可能。宝安将辖区里的人、房屋、商事单位、城市设施等信息进行汇总,全面汇聚各类社会治理基础信息,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精细化基础,形成了全程可控的立体化智慧防控网,为开展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管理和主动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得益于此,2019年宝安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6.8%,被省委政法委确定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省级试点区。疫情期间,宝安凭此实现了对重点地区外来人员、隔离人员的实时统计、定点监测和风险预警,大大提升了防疫水平。
科技赋能管理,也带动了城市服务品质的提升。2019年10月,宝安区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5G智慧化国际化行政服务大厅,将网上政务服务和实体大厅有机融合,建设了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办公、智慧监管工作平台和国际化服务窗口,同时铺开了122项社区政务事项通办,再一次擦亮了宝安政务服务的名片。宝安以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最优区为目标,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和“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审批”,同时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通办”,率先启用电子签章,实现“零跑动”办理,年均减少群众跑现场次数1.3万人次。
“宝安区推出‘通办’,让我们群众在办得好、办得快的基础上,还能‘想在哪里办就在哪里办’。这个选择权,让群众的办事体验上了一个新台阶。”市民方飞成说。今年以来,宝安又新增97项“不见面审批”事项、86项“秒批”事项,75项“即来即办”事项,累计已实现488项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办理、221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办理,221项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办”。
就在这个8月,宝安在科技支撑社会治理方面又一次实现了“全市率先”,在海滨广场启用了全市首台5G多功能智慧警务巡防车。该车辆具有智能流动巡逻、视频监控、安全、防疫宣传及远程对讲等功能,实现了对重点人员的自动预警,能为警方执法提供有力依据。与此同时,5G+政务、5G+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应用也正在宝安逐步铺开,未来,科技的“智治”将为宝安市民带来更高效率的社会治理和服务。
聚合力
构建共同体全力促“自治”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必须建章立制、搭建平台,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社会治理的聚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更高水平的多元共治。
制度支撑是前提。
2019年6月,宝安出台了《关于推动社会组织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见》,重点培育公益性、服务型、互助性社会组织,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000家。未来,宝安将继续择优给予项目扶持,到2020年开展社会组织扶持项目50个以上,推动100个以上慈善关爱基金发展,提升各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服务的能力。
拓展参与渠道是基础。
针对人口结构复杂、基层矛盾纠纷多的区情,宝安构建了区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说事评理、“五员”进社区、和事佬、信访维稳与政法联动十八条等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区领导牵头化解重大积案,“两代表一委员”、处级以上干部、街道科级干部等“五员”定期到一线与市民面对面沟通,同时开通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参与共治的渠道,确保“小事不出街,大事不出区”。目前,宝安各街道已完成“说事评理”机制建设,全区140个居委会实现居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建立了社区协商共治平台,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
群众不但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受益者。2020年元旦,宝安开播全国首个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宗旨的社区教育融媒体平台——“宝安第一课”电视频道,年内将培训300万人次以上,以安全文明素质提升促进社区基层治理。妇女儿童作为城市的主人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宝安在全市率先创建新时代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充分发挥妇联在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的独特作用,出台全市首个家庭暴力预防救助和应急处置措施,开发国内首个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调处平台,构建了现代化城市与妇女、儿童及家庭“友好生态圈”。
回首来时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被《学习时报》归纳为基层治理的“宝安模式”,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宝安“三调联动”已成为全国试点;全国首个区县级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试点顺利推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宝安举行“世界儿童日”活动。
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砥砺奋进。坚持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宝安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宝安各项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