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助力“双区”建设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 李立治 陈董成)道路交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在刚刚结束的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深圳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机场、港口、铁路、市政道路、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等交通设施,构建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宝安团的代表们深知发展道路交通关系到宝安接下来的发展速度,大家纷纷发言,从保障出行安全、改善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出谋划策,推动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强劲。

市人大代表林玉堂、林春伟、郑健波等建议穗莞深城际铁路(机场至前海段)的站点设置采取“三站建设方案”,将西乡站设置在铁仔山科技城西部,将换乘车站宝安站设置在宝安中心区,与规划中原有的前海站一同辐射周边环境。他们认为,“三站建设方案”符合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将充分合理利用轨道资源,有助于改善该片区的轨道交通现状,带动核心城区的经济辐射和延伸,加大城市、城际沟通,促进观光旅游业发展,改善附近居民的出行条件。同时还起到促进城市更新、土地开发利用等作用。

近期,重庆一起消防通道堵塞导致消防车无法到达救火现场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市人大代表火星认为,堵塞消防通道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停车难问题,这一问题在宝安老城区、尤其是高楼层老小区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夜间,不少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车很难顺利通过,这带来了巨大的消防隐患。她建议,在下班时段将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的公共停车场共享出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向市民提供停车场电子地图指引,让市民能便捷找到附近的停车位,短期内缓解居民停车堵塞消防通道问题。

林玉堂表示,停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性难题,给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他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停车场,特别是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的立体停车场,充分利用闲置空地新建车位,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他认为,深圳正在大手笔规划建设学校、医院等大型民生项目,在谋划此类项目时需充分考虑停车因素,多规划停车位,杜绝“大型民生项目落成使用之日就是周边道路堵车之时”的现象。

市人大代表梁金兴建议打破公交专营区限制,释放部分原特区内公交运力服务宝安区。他指出,宝安区内公交线路总运力仅3000台,难以满足市民需求。接下来,宝安需结合全市公交骨架网络开展优化调整工作,按照“南北抽疏、东西加密”的总思路,协调部分原特区内公交服务运力向深圳市第二、第三圈层释放,降低107国道、宝安大道等市一级客流走廊线路重复系数,补强东西走向公交出行服务力量,更好地提高公交运力的使用效率和公交服务的质量。

陈成就指出,深圳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0.98%,但部分市民短途出行仍然热衷于骑乘电单车,究其原因是宝安公共交通网络配套不完善,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公交车辆接驳问题没有解决。他建议应加快原特区外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市政府从“方便、快捷、安全”下功夫,加快原特区外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合理规划设置公交、微巴场站及其线路,进一步优化支线巴士的线路,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完善公交“最后一公里”建设,实现智慧交通,让广大市民能“方便、快捷、安全”地出行。

同时,陈成就还建议,市交通局需统筹协调推进非机动车道建设,通过精细化建设层次清晰的非机动车道网络,为非机动车释放独立路权,建立协调机制对非机动车道进行长效化管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在深圳一起交通事故中,驾驶人因抱有侥幸心理“带病”上路,导致车祸发生,这一事件将病驾问题带入市民关注视线。“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需要加强涉病驾驶人员管理。”市人大代表张路玉表示,现有法律法规要求当事人存在有不得申领驾驶证的疾病时需主动申报,但实际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没有起到应有的源头管理作用。她建议要从市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互联共享,细化申报疾病种类、信息共享和法律约束等方面加强驾驶人身体条件管理。打破信息壁垒,共享驾驶人基础信息和电子病历,设定特定疾病预警及信息推送功能,加强对驾驶人身体条件的日常动态监管。通过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加强对瞒报疾病驾驶人的处罚力度,将驾驶人瞒报疾病列为失信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