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 助力产业发展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 李立治)在深圳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产业”二字共出现48次,这是深圳市政府坚持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实施新一轮的产业链拓展工程,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宝安团的代表们在分组审议中对“助力产业发展”进行热议。
市人大代表刘曙光表示要坚持“精准定位产业”这一大方向,但要精确到某一产业结构。政府和人大要形成联手,精准扶持产业发展,精准定位每一个产业,出台扶持方法,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疏通产业发展的痛点。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市人大代表黄振辉建议要加大高校建设投入成本,重视本地人才培养,同时借助地域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逐步打造一流高校,提升本地人才质量和水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环保、安监等部门在“执法必严”的同时,也要人性化执法,跟进后续整改效果,了解企业整改难点,对症下药。
“要像精准扶贫一样精准扶持产业。”市人大代表吴光胜建议要对产业进行精细化扶持,通过制定方案精细化产业发展指引,吸引对未来有影响的产业,鼓励能进行生产力变革产业做强做大,带动一批产业发展,夯实“产业大区”基础。
市人大代表陈泰泉认为应在报告中增加“注重数字货币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储备”等表述。他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区块链金融的研究,夺取区块链技术的先发优势。通过加大力度彻底整治“P2P”行业乱象,维护人民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我市招商政策,加强产业集中度,防止大而不强、散而不精。引进企业不能仅仅注重企业名声和规模,要侧重于有利完善本地产业链和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同时要着力培育本土企业,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市人大代表林良浩表示发展夜间经济将拉动市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是反映城市繁荣程度、文化底蕴、心理追求的重要指标。他建议,通过建立市、区、街道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作为统筹推动夜间经济开展的“大管家”,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点亮夜间消费场景。通过策划“点亮夜深圳”促消费活动,推出“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开发夜间旅游消费“网红打卡”地、鼓励夜间延时经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夜间消费成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