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湾区建设大潮 全力提升健康宝安服务水平


筹建国内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全人口孕产妇零死亡,平均住院、门诊收费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科医生导师制培训,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宝安区全力以赴推动医疗、公卫和社康服务管理稳步发展,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据统计,过去一年,宝安区全年总诊疗2078万人次,区属公立医院平均预约比为77%,全市领先;社康中心总诊疗量740.8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61.98万人,新建居民健康档案约664380人;着力改善就医体验,开展“宝安通移动医疗健康系统(一期)”项目,打通线上线下全流程就诊,实现患者多渠道享受便捷就医服务。

新的一年,宝安计划完成社康中心新改扩建10家以上,新增25间母婴室,打造10个左右高水平品牌专科,设立50个药品安全回收点,完成公共急救培训10万人次以上,规划建设中医药产业园……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为建设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贡献力量。


成绩单记录

宝安在全市、全国的首创全国首创纯中医治疗医院;

率先全市实现公立综合医院全科门诊全覆盖;

领先全市:全区公立医院预约比77%;

率先全市试点建立首个“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

率先全市调整慢病防控格局,探索新形势下慢性病防控和精神卫生新思路;

率先全市成立深圳首家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全市最多:新增3个市高层次医学团队(三名工程团队),全区达到10个;

率先全市制定首个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指南;

率先全市开展近视防控与干预工作等;

率先全市推行放射诊疗公示制度;

率先全市制订首张社区卫生服务区域责任地图,实现社区健康服务全覆盖;

率先全国:开展全科医生导师制培训,印发全科医生导师制工作细则;

率先全市完成新社康信息系统上线使用;

率先全市开展社区卫生重点学科建设;

率先全市完成“全人照顾”服务模式试点及推广;

率先全市搭建家庭医生签约、交流APP平台。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起草《宝安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措施》,以2025年将宝安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医疗中心为目标,提出实施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中医药事业、分级诊疗、公共卫生、“智慧健康”等改革措施。

●申报开展医保“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改革。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区中心医院确定为改革单位。

●完善双向转诊信息化系统,实现慢性病患者“一键转诊”到社康中心进行健康管理。

●探索新改扩建医院人才储备新机制。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试点,区财政提供2121万元人才储备资金,2018年储备紧缺医师人才84名。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

宝安中医院(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西院区、御龙湾社康中心、勤诚达社康中心开业。社康中心积极开展“治未病”服务,成立基层中医药及“治未病”工作指导中心。

有序推进全区中医药科研、文化、教学、产业、信息化建设。宝安中医院(集团)成功创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承办“宝安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高水平会议。宝安中医药主题公园与中医药博物馆项目纳入灵芝公园综合扩容提升改造工程。康美智慧药房深圳总部、康美华大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康美智慧药柜等项目落户宝安第三工业区。

加强中医学科和人才建设。推选市中医重点及特色专科18个,“社区治未病”成功申报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推选市名优中医4名,对20多名传统医学确有专长医师进行资格考核。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编制了《宝安区医院建设规划(2017-2025)》。改扩建8家现有医院,新建10家医院、2个医疗卫生配套项目,布局25个区域社康中心。

●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第二总医院扩建(一期)启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三人民医院扩建(一期)完工,宝安中医院(集团)总院西院区整体改造工程部分完成。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等14个区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社康中心新改扩建,新建社康中心8家,改扩建7家。

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出台了《宝安区重点学科管理办法(2018年版)》,评审认定新一轮区级医学重点学科36个,区级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8个,下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330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重点专科5个,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市重点专科3个。

●新增3个市高层次医学团队(三名工程团队),全区达到10个,全市区级最多。认定区级卫生类高层次人才152人,卫生A-F类高层次人才43名,审核柔性引才项目临床类77个,公卫类3个,全科类4个。对162个团队及个人发放经费奖励,使用人才工作专项资金6801.39万元。

●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新申请设置4个医疗急救站点。

●开展全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和综合评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通过智慧医疗实现就医流程优化,推行预约诊疗等改善医疗服务措施。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发挥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联防联控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加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慢性病防控和精神卫生工作。

●编写《宝安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手册》,调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架构,理清各层级工作职责,明确任务目标,统一考核和补助标准。强化项目实施,加强培训、督导和宣传,提高基本公卫工作实效。

●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结核病防治示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等工作为抓手,推动各项公共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行卫生应急责任制和督查体制,建立突发事件风险汇报和沟通制度。全年未发生一般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举办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打造“宝安医疗卫生好口碑”宣传品牌。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新申报市级健康促进场所11个,省级健康机关1个,健康示范场所2家,已成功创建市级健康促进场所97个。

基层医疗服务继续加强

●改选首席全科医生3名,14名家庭医生通过胜任力评估认证,引进公卫医师40名。人才培养体系保持全市领先,为全省培养两批全科师资,获得深圳市全科技能竞赛亚军。

●全面统一新改扩建社康中心的建设标准和形象设计,完成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4个全科医生技能培训中心设备的采购。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市率先搭建签约、交流APP平台,强化履约。年终考核中签约居民满意度在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达到89.3%。

●建立社康中心宣传队伍,搭建微信、报纸、电台等宣传平台,开展“好口碑社康中心”评选,居民对社康中心的知晓率大幅提升。

卫生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强力推进

●编制《宝安区智慧健康行业三年规划(2018-2020)》。

●在国家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中,宝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三级、区妇幼保健院通过四级甲等测评。

●着力改善就医体验,开展“宝安通移动医疗健康系统(一期)”项目,打通线上线下全流程就诊,实现患者多渠道享受便捷就医服务。

●推广区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连接区内8家公立助产机构和9家民营医疗机构,打通市区平台,提升围产期和新生儿管理水平。

●制定《“智慧医院”宝安实施指标体系(2018)》,有序开展各单位信息水平提升项目,3家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达4级水平。

妇幼管理与服务扎实推进

●加强信息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提升网办系统工作效能。

●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关爱、生育关怀系列行动,推进计生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项目创建工作。

●开展全系统孕产妇危重症急救培训及技能比武,健全孕产妇危重症快速反应、多学科救治团队。全面推进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全国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妇幼惠民项目。

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加大

对广东龙川,新疆喀什,西藏察隅,广西都安、大化进行对口医疗帮扶,并推荐选派了2名医疗队队长分别挂职广西都安、大化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捐赠医疗设备、办公用品合计127台,约385万元。

宝安日报记者 杨林 通讯员 饶展宏 陈艾涵

2019年新目标 新征程

2019年,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质,把老百姓对卫生健康新期盼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让老百姓卫生健康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力补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以打好公共服务增量提质组合拳,逐浪湾区建设大潮,做新时代的卫生健康追梦人。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在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健全医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运用“制度+科技+公开”手段,完善“宝安区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岗位业务管理系统”,加强重点领域、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管控。严肃打击医药回扣和腐败行为。

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落实市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实施分病种分级别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合理优化医疗集团设置。逐步实施“先全科后专科”就诊流程,切实将慢病患者转诊到社康进行健康管理。推动12家民营医院属地化管理。建立网格化卫生健康管理机制。扩大健康社区建设等改革。

推进国内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建设

为满足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的愿望,给老百姓多提供一种医疗供给、医疗服务、医疗选择,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宝安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探索建设研究型中医院,引进国医大师、流派大师共建中医名家工作室。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现代化可研技术,选择具有良好疗效的中医优势病种进行研究,科学论证中医药疗效。目前,宝安区纯中医治疗医院已于2019年3月18日完成一期建设并开业,开设门诊诊室38间,病床205张,争取2019年底前完成医院整体装修改造。

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支持宝安中医院(集团)和纯中医治疗医院联合香港、澳门高校及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展现代中医创新研究,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联盟,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研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实践基地。

加快新改扩建项目建设

推进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沙井人民医院扩建(二期)、区中心医院整体改造(二期)等改扩建项目实施。引入社会力量开办高品质专科医院,探索建设综合医疗中心。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按三级医院管理,实现8间区属公立医院三级水平“全覆盖”。按错位发展原则,在全区打造10个左右高水平品牌专科。

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服务

关注学生、教师、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人群健康与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防控。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完善疫苗智能冷链安全监控。加强学校直饮水水质监测和积极预防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

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全市率先启动1—2个全科医学中心建设,建设2家区域社康中心,完成10家以上社康中心新改扩建。在50%以上的社康中心推广连续、综合及个性化的“全人照顾”服务模式。做实家庭医生服务,积极开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服务。

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200名以上全科医生,以导师制为抓手,对标国际全科技术标准,全面提高全科医生技术水平。搭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和基本公卫技能大比武平台,营造社康医务人才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推进智慧医疗卫生建设

加快出台《卫生信息化三年规划》,完成《宝安区智慧健康行业三年规划(2019-2021年)》编制并开展建设。实现区属医院影像、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简化病人就医环节,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验检查,减少群众就医负担。

做好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坚守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母婴平安,巩固孕产妇零死亡成果。积极为育龄夫妇每孩次提供一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积极推进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试点项目。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计划生育服务。

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围绕健康宝安建设目标,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推进健康促进场所创建,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完成公共急救培训10万人次以上。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