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 深圳宝安网>

山水为琴奏强音 弦歌不辍硕果香

罗南村油茶产业基地。

罗南村面貌焕然一新。

又是一年新春到,今年花胜去年红。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消息传来,作为已“出列”队伍中的成员,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廻龙镇罗南村及广西都安、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村民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激动之情丝毫不减去年11月刚获知摘掉“穷帽”时。

漂亮答卷离不开用心书写,累累硕果少不了汗水浇灌。这份收获的喜悦里,有宝安团区委携手龙川、都安、大化三地干部群众跨越时空、心手相牵的努力。自2016年起,宝安团区委党总支坚持党建和扶贫两手抓、两融合,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龙川县廻龙镇罗南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并用心用情做好扶贫协作都安、大化工作,以山水为琴奏响铿锵战贫强音,用携手相伴书写精彩战贫故事。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罗南村全村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70人,此前有贫困户30户共79人。环境干净整洁、农田纵横交错,一条条硬底化道路宽敞通畅,外立面统一装修成灰白颜色的小洋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下。从高处的山峰往罗南村望去,这里俨然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山水画。

“以前可完全不是这个模样哦!村道上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没人住的老旧房子乱七八糟,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天成了‘泥水坑’,干部们也没有决心站出来牵头搞发展,后来多亏有宝安共青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在罗南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民吴芹香细数着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

要让全村有发展,村里的党员干部必须当好“领头羊”。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宝安团区委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开展党支部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通过抓学习、作表率等措施,协助提升罗南村党支部组织力,培养脱贫攻坚“主心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定期在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开展“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结对共建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帮扶罗南村党支部建立健全村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强化罗南村党支部的重要事项决定权;罗南村党支部书记参加“河源市招聘优秀‘村(社区)’两委干部为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成为首批入编人员,并继续任村支部书记不少于5年……一项项具体工作,是宝安团区委在对口帮扶罗南村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而留下的坚实足迹。

精准产业支撑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脱贫

时光荏苒,岁月的河流依旧在罗南村旁潺潺流淌,兵工厂旧址依然矗立在溪流边,曾是一座清代的打铁铺。1929年,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在此设立兵工厂,为游击队修造武器,提供资源。20世纪50年代至今,旧址部分建筑成为村里的榨油坊,出产上好的油茶籽油。如今,油茶已成罗南村的“致富茶”,油茶产业则是致富产业。

钟仕珍此前是罗南村的贫困户,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因不能外出打工,生活非常困难。2016年5月,宝安团区委了解到这一情况时,一方面安排她做罗南村保洁员,实现就地就业;另一方面,通过“以奖代补”支持鼓励她开发家后荒山,种植油茶。2020年冬,钟仕珍种植的20亩油茶已结果榨油,收获近万元,家庭总收入达到56452元。钟仕珍也成为村里有名的油茶大户。

薪火相继,初心不改。产业扶贫是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增强当地内生发展动力的长久之计。团区委党总支和罗南村党支部结合当地实际精准帮扶,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将油茶产业打造成扶贫产业、致富产业,引进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做强罗南村油茶产业品牌,打通销售渠道。按照“保底收益+按户分红”形式增加贫困户收益,2020年末,贫困户人均分红1272元。

多头并进,精准发力。宝安团区委还帮扶罗南村参股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50万元,年度分红6万元;建设47KW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打造温氏养鸡产业,多层次、立体式激活带贫益贫产业。为打通“造血”到增收的最后一公里,宝安团区委还开展罗南村农副产品直供直销进食堂活动,每月单位食堂采购一批罗南村贫困户农副产品。

扶志扶智扶心心手相牵解民忧纾民困

又到开学季,村里的孩子们回到校园学习。贫困户吴明辉安心农忙,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而一筹莫展了。

扶贫先扶智。多年来,由宝安团区委书记带头,组织发动党员干部、青年企业家与罗南村贫困户子女在校生一对一结对,按学年度每年帮扶贫困户子女在校生从小学至大学毕业期间的生活费,并协助贫困户子女就业,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动28位党员干部及青年企业家,帮扶20位贫困户子女在校生生活费5.5万元、1位贫困户子女毕业生就业。

宝安团区委还连续两年举办了六期“手拉手,共成长”励志夏令营活动,让特区孩子走进龙川、都安、大化体验生活,让山区孩子来到深圳开阔视野,在结对帮扶中促进两地青少年交流。

扶志又扶心。贫困户遇到难题“闹心”,宝安团区委就想办法增强他们的决心、信心,让他们暖心。按照“贫困户所需、党员干部所能”的原则,组织团区委党总支与罗南村党支部12名党员包户联系30户贫困户。通过实施贫困户安居工程和水电改造工程,为罗南村8户贫困户建设厕所、2户建设厨房、5户安装厨台、7户建设门坪、2户安装铁皮、9户安装自来水、14户安装电线、18户安装电视及信号器,给贫困户打造房屋结构安全、房屋面积达标、基本功能齐全、具备卫生厕所的安全住房。

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建设新农村示范村

“帮扶工作队进驻的这几年里,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罗南村党支部书记吴石华的言语间溢满感恩之情。村民们在家门口种的油茶、养的鸡和牛都变成了实打实的收益,老旧房子、露天厕所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变成了村民休闲好去处,村里的大妈们还饶有兴致地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

过去几年间,宝安团区委帮扶罗南村做实村道硬底化。完成村道硬底化8.675公里;新建罗南大道(339省道至罗南村村口)0.2公里,打通罗南村入村“瓶颈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22盏;升级改造罗南村村口至村委会道路1.068公里,打造出廻龙镇首条“四(建、管、护、运营)好农村路”。罗南村村民迎来“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新时代。

此外,宝安团区委坚持“标准、节约、实用”原则,建设360平方米罗南村党群服务中心、250平方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0平方米卫生站、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打造成集便民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安幼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务合一”“一站式”村级服务阵地。罗南村村民办事更省心、省力、省时,休闲娱乐更安心、舒心、开心。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接下来,宝安团区委将重整归零再出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后扶长效机制,重点抓好防止返贫等工作,不断催生内生动力,让村民真正树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携手决胜全面小康。

宝安日报记者何冬英通讯员朱龙敏陈婉滢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