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深圳的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

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做客区委党校,谈“双区”建设和创新发展

谭刚做客宝安区委党校。

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日前做客宝安区委党校,从改革、开放、创新三个角度回顾深圳40年发展历程,并围绕“双区”建设和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

“双区”驱动相互联系将产生乘数效应

谭刚首先通过一组数据诠释了深圳发展奇迹,他介绍,1979年建市之初,深圳经济总量有2个亿,到2019年深圳经济总量达26900亿元,40年,深圳的经济总量整整增长了13000多倍,这样的增长速度举世无双。另外,深圳外贸出口连续27年保持全国第一。

再从横向方面比较,从1979年深圳建市到2019年,深圳年均增长率达到近23%,连续保持了40年23%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亚洲四小龙”,实属不易。

当前,深圳面临着“双区”建设的新机遇。“双区”建设怎么来理解?谭刚认为,“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都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二是‘双区’建设是相互关联的,不是各自为政的,不是各说各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推进的,形成一种‘双区’驱动。三是这种‘双区’驱动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而是产生了一种乘数效应,形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是深圳正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他表示,展望未来的30年,深圳将会迈过三个高峰,最后到本世纪中叶,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昂扬屹立于世界城市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就是中央对深圳的要求。

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深圳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创新。”谭刚指出,改革提供动力,开放畅通循环,创新驱动发展。

对于深圳的开放,他表示,“我们正努力构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种双循环的背景之下,如何通过开放来畅通国内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也是当前重要的改革内容。”

谈到创新的重要意义,谭刚介绍,对于深圳来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圳形成传统的优势产业,比如现在的电子、服装、黄金、珠宝、钟表、家具等等。到了90年代和2000年前后,深圳明确提出了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文化产业,形成了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到了2010年以后,深圳开始形成了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深圳正在建设包括海洋经济、人工智能、5G等在内的六个未来产业,这是深圳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深圳的创新发展有很多成就,面向未来,创新驱动战略仍然是深圳发展特别重要的地方。怎么把握创新驱动?他表示,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仍然应当继续坚持下去。同时,优化政府引导,政府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等。

谭刚说,人才优势是深圳的优势。创新驱动离不开以市场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离不开政府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希望宝安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方面,紧抓机遇推动“双区”建设,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宝安日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刘林 赖苑珍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