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三大征收项目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坚守底线情系业主奋战一线

谢飞(右一)向业主解释征收政策。

吴崇远(中)到塘坑村现场了解建筑情况。

黄健(右二)与工作人员研究房屋情况。

想起曾经登门拜访的困难业主,作为参加过“一水”项目的老将,三大征收项目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黄健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714栋建筑物,其中民宅有452栋,涉及居民3.8万人,石岩三大征收项目中,每一栋征收民宅都关系着一户户家庭。如何处理“法”与“情”,是黄健他们经常会碰到的难题。

对待征收工作,石岩三大征收项目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退分毫;而面对业主,他们又总是心有牵挂,想尽最大努力满足业主合法合理的诉求,想能不能再多帮一点。

先守住政策底线 再想方设法帮助业主

三大项目启动后,黄健先是任石清大道第三组组长,第三组完成签约后,又调至轨道13号线项目负责整体谈判工作,凡是难谈的案例他都会参与。其中,最触动黄健的是合作建设私房的谈判工作。

三大项目涉及合作建设私房9栋,总建筑面积约2.94万平方米,共有305户权益申报人,总套数为356套,涉及常住人口1204人,是深圳有史以来征拆项目中合作建设私房体量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合作建设私房的补偿标准最低,部分业主却是家庭环境最困难的,听了他们的故事后挺着急的。”黄健说,业主有很多是来深务工人员,他们想在深圳安家、买不起“红本”房、又不清楚政策,才买了合作建设私房。要征收他们在深圳唯一的家,难度可想而知。

让黄健落泪的是这样一位业主:三口人挤在南山区一间3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妻子重病需要化疗,儿子正在读大学,一张上下铺铁床是家中为数不多的家具。“政策没有灵活度,我们的资金使用又很严格,请业主吃饭都要自己‘埋单’。但我很想帮助到他们,很想能不能给多一点、帮多一点。”黄健说。

怎么帮?黄健总结了十二个字“依法行政,有依有据,合情合理”。“一把尺子量到底”是三大项目的基石,绝对不能突破政策框架,不能增加补偿安置。多番研讨后,三大项目指挥部明确了处理思路:“一切从土地开始”——依法依规进行土地性质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业主进行分类处置。

2020年元旦上午,黄健主持召开了一场合作建设私房业主的政策宣讲会。现场,40多位业主轮流发问,业主张先生参加了这场会议,“之前会担心先签吃亏,但看到现场有律师、有很多工作人员,心情就踏实多了。”当天晚上,包括张先生在内,有10多位业主签约。

“最关键是底线思维。不管业主情况多特殊、多复杂,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对有困难的业主,就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帮忙解决。有些同事甚至私下给困难业主捐了钱。”黄健说。

黄健心中始终牵挂着业主。疫情期间,黄健多次带着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到一栋合作建设私房最后一户未签约的业主家中,关心他的健康情况。业主是位独居的退伍老军人,黄健还记得开宣讲会的时候老人家是第一个到场的,但迟迟未签约,“他家庭实在困难,能理解,但我们一定要守住底线。”

执法不是最终目的 我们想保障大家的利益

“征收是个得罪人的工作。每次我们这个组的人一出现,业主就会有很大意见,有骂人的、抢工作人员手机的。”从石岩街道执法队查违办抽调来的吴崇远,在三大项目中专攻违法建筑,主要负责调查取证工作,调查确实属于违法建筑后,吴崇远和同事会将法律文书送到业主手上。这两项工作都很容易引起业主强烈的情绪反应。

取证不让进,他们就会想办法找历史资料;送文书的时候会挨骂,他们听完就继续向业主耐心解释政策,“我说你可以去复议、去上诉,这都是你的权利,但还是希望你回到谈判桌上,这样更能保证你的利益。”有反应强烈的业主,也有采取“回避”策略的。吴崇远接触过一位业主,一直以照顾老人没空为由拒绝见面。吴崇远坚持打了几十个电话,他说,“执法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希望能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让你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业主终于同意签约。

“征收工作不是对抗性矛盾,只是利益主体诉求不同。”作为13号线项目20余人法律服务团队的负责人,谢飞这样看待征收工作。他认为,要确保三大项目中所有主体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精准的补偿安置方案、一条不能动摇的刚性底线以及执行方案的优秀团队。去年4月,谢飞就开始参与密集调研;在方案编制过程中,谢飞带领法律服务团队反复修改了30多稿, “我们是按照起草规范性文件的标准来修改这份方案的,最终补偿安置方案是以法条的形式呈现的。”

谢飞和法律服务团队发挥律师善于沟通的特长,参与了大量的协商谈判,他最忘不了的是轨道13号线首次谈判,谢飞跟随工作组来到广州一家医院,当时业主正在住院。最初见面时,业主对直接与政府工作人员谈仍有芥蒂,谢飞就和业主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沟通。谢飞以真诚的关心、专业的回复让业主理解了政府的征收政策,业主心扉慢慢打开,疑虑和误解一点点消解…… “那天下午我们回深圳的时候下大雨,在和业主电话交流的时候,他主动说广州在下雨,问我们回到深圳没有,要小心开车。”谢飞知道,政府的真诚、坦诚开始感化“坚冰”。20多轮协商后,这位业主第一个签约,协议编号“001”。

为了专心攻坚三大项目,谢飞有时候不得不放弃另一宗有机会的法律业务;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谢飞一度因过度劳累到医院住院;疫情期间,三大项目许多工作人员都抽调到社区卡口参与疫情防控,谢飞也带着法律服务团队以义工的身份来到卡口,协助“战友”们开展防疫工作。

三大项目进入收官阶段,谢飞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参与三大项目?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在这么辛苦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下来?“三大项目对我来说是践行我的理想和为民服务的初心、展现新时代律师追求和担当的平台。我看到每一位征拆工作人员都那么用心、用情、拼命,在做政策宣讲时有位干部甚至动情流泪,他们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感动了我。”谢飞说。

自身经历现身说法 他泪洒宣讲会现场

谢飞口中那位在会议上泪洒当场的干部,就是黄健。会议视频记录了他满脸通红、用手抹泪的场景。

“我自己也是‘原籍外迁户’,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的同时也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忍不住就触景生情了。”黄健出生在西乡铁岗村,1994年进入政府系统工作至今。“原籍外迁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队人员”,是指2004年深圳全面城市化以前因为工作原因转为非农村户口的原籍村民,按现有政策,他们不能享受集体经济分红,在征收时也不能享有原村民待遇。三大项目中共有75户“原籍外迁户”,在黄健看来,他们的诉求更多是事关家园情怀、归属感和认同感。三大项目使用“原籍外迁户”定义这个群体的身份,既肯定了他们的“土生土长”,又强调了他们的户籍变化。

有感于相同经历,黄健主动为“原籍外迁户”召开政策宣讲会,还请来多位乡贤、老干部,他分享自己的亲身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诉求,又详细地向他们解释政策和方案,讲到动情处不禁泪眼婆娑,赢得了业主们的情感共鸣,会议当场就有3户业主签约。

8年前,黄健从调来石岩工作,眼见着石岩从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建设落后、集体经济“零分配”,到如今即将展开腾飞的翅膀,“我常问自己,除了本职工作,我能为石岩做些什么呢?”他认为,三大项目能根本上改变石岩的欠发展面貌,对石岩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是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事业。

“为了石岩更美好的明天”是黄健、谢飞、吴崇远,也是三大项目全体工作人员心中秉持的信念。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石岩深沉的爱,支撑着他们走过了300多个日夜,也将支撑着他们打好三大项目征收攻坚战的最后一役。

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 文/图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