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网游盯上“宅娃” 区消委会发布游戏消费警示

受疫情影响,学校开学延期,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他们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区消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近来不少家长将自己的手机给孩子上网课,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偷偷玩网游并进行充值引发了众多相关的消费投诉。

家长要求游戏运营商退费负有举证义务

家住宝安的市民郭女士近日发现她儿子不仅利用上网课的时间,偷偷玩手机游戏,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往游戏账户里进行了充值。她多次拨打游戏平台客服电话并表示希望退费,但都无人接听。

接到郭女士的投诉后,区消委会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约谈了被投诉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回复表示公司在2019年7月份就已经没有经营了,也没有经营网络游戏。郭女士投诉的网络公司并不存在。区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投诉维权时,需核实经营收费商家名称,明确收款方为哪一家公司后,根据商家实际经营注册地址所在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此外,区消委会表示,依据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因此,若未成年人未进行实名认证,而游戏运营商为其提供充值服务的属于违法行为。另外,虚拟消费目前仅能够通过密码或者指纹等身份认证手段来甄别,部分未成年人掌握了家长的设备支付密码进行支付这种情况,非常难以判定充值主体。因此,家长要求游戏运营商退费负有举证义务:一是游戏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本人所为;二是游戏充值行为并未得到家长的同意。家长需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未成年人是在未得到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大额的游戏充值。

区消委会呼吁网游经营者

严格执行实名认证规定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区消委会呼吁网游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实名认证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玩家,网络游戏经营者应当有效启动游戏防沉迷系统、支付限制等保护机制。

为避免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的现象发生,家长也应做好事前的预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监管,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网络游戏账号,合理规划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严格设置游戏内的防沉迷功能、支付功能等。还要管理好具有支付功能的APP,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道移动支付账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同时在未成年人完成游戏充值后,保存好相应凭证,为后续维权提供证据。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