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向全市中小及民营企业发出倡议

3月23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合深圳市高新投、平安财险、松禾资本等机构,向全市中小及民营企业发出倡议:携手共进共克时艰,全面推进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圳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工作部署,坚持做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成效得到世卫组织高度赞誉。面对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深圳市广大中小及民营企业严格遵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配合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排,各行各业尽其所能,积极投身抗疫,勇担社会责任,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相比大企业,中小微企业普遍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复工复产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深圳市委市政府也及时出台了“惠企16条”,从强化疫情防控、降低企业成本、加大融资支持、解决用工问题、加强出口服务5大方面,为企业抗击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其中,财政直接拿出1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类项目。宝安区也相应出台了“撑企十条”,支持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科学有效防控,平稳有序复工复产;同时,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记者从宝安区工信局了解到,截至3月22日,宝安区复工企业总数已达61884家,其中,工业企业36875家,商贸企业20228家,建筑业等其他行业企业4781家;3685家规上企业复工3610家,复工率97.96%;500强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四上企业6032家,复工5665家,复工率93.92%。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是当前深圳面临的关键考验,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则是考验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倡议书中,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合深圳市高新投、平安财险、松禾资本等机构提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既要政府助力,也要企业担当。中小及民营企业要切实落实防控疫情规范要求,履行本单位疫情防控责任,科学制定复工复产计划;从内部挖潜降低成本方面多动脑筋,灵活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对疫情暴发导致的需求下降,积极开拓市场,稳定市场有效需求;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行网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努力把疫情的冲击影响降到最低,尽力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项困难。

作为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圳市现有民营中小企业197.1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9.6%,创造的GDP达11583.19亿元,占深圳GDP的近50%,上缴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的70%,是深圳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但在疫情的叠加影响下,大批中小企业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用工、资金流等巨大压力。国家、省、市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通过延期纳税、缓缴社保、返还失业保险、降低融资成本等,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温暖与安心。为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区各部门也纷纷推出各项惠企政策,多措并举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负担。经有关部门初步测算,“惠企16条”,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可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倡议书鼓励金融服务机构携手奋进共克时艰,进一步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针对中小企业加大信贷供给、减轻负担;加强产业链合作,提高上下游企业互助力度;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与小企业手拉手,扶一把、送一程;专业服务机构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线上服务、公益援助……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后续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修炼内功,提升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只有变危为机,在这次挑战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才能真正渡过难关,最终做大做强。倡议书也呼吁全市中小及民营企业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导致的市场需求波动,积极跟踪各级政府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好政策研究,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将政策红利迅速转化成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的成效,创新自救化危为机。

宝安日报记者 林子权 通讯员 陈丹红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