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一线医护人员 直击战疫前线

长时间戴口罩会磨伤鼻梁,护士们在鼻子上贴了止血胶布继续工作。

发烧门诊医生全副武装接待患者。

▲发烧门诊医生全副武装接待患者。

▲本报记者探访发热门诊直击战疫前线。

护士长黄哲梅在安抚疑似患者。

医护人员清洗消毒刚接送过疑似患者的救护车。

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战场上,发热门诊是抗击疫情的“桥头堡”。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宝医(集团)一院发热门诊,探访一线医护人员,记录他们感人日常。

直击门诊

“我们不打疲劳战,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尽量放松些,这样才能保证取到样。”2月1日下午5时,宝医(集团)一院的发热门诊内,自愿报名支援发热门诊的消化内科医生薛立峰正在为一位疑似患者进行咽拭子采样,他凑近患者面部,边轻声安慰患者、边用棉签伸进患者喉咙,在棉签的刺激下患者忍不住干咳起来。

为做核酸检测,医生取样需要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鼻拭子,取鼻腔深部黏液;第二种是咽拭子,取喉咙下悬雍垂的部分,但容易引发患者咳嗽甚至口沫飞溅,感染风险更大些。“家人经常叮嘱要做好防护,其实医院防护措施做得比较好,目前为止深圳没有医护人员感染的病例,我会告诉他们不用太担心。”薛立峰穿着全身防护服,戴着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防护服会造成行动不便,他在取试管和放样品时的动作都稍显笨拙,但给患者取样的动作流畅而轻柔,不见一丝犹豫。

“这位患者间接接触过疫情重点地区人员,今天有发热就来门诊看看。现在宣传比较到位,市民的防护意识都强了很多。”正当薛立峰介绍上一位患者情况的时候,门诊里又来了一位女患者,她戴着红色、有面罩的摩托车头盔,手上和脚上都套着塑料袋。“我接触过一位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同事,已经在家11天,今天有点发烧,就想来把自己排除掉,家里还有两个宝宝。”这位患者语气紧张,在确认门诊没有其他患者后才放心走进来。薛立峰起身迎接患者,将她引导到就诊区。

宝医(集团)一院于1月23日启用新的发热门诊,现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有22位医护人员均为其它科室自愿支援。门诊采用轮班制,每4小时轮换一人、每8小时轮换一班,确保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确保医护人员安全是首位。我们不打疲劳战,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位医院负责人说。新门诊启用前三天,门诊量曾达120人/天,近几天约50人/天,就诊人数有所下降。

速建病房

每位疑似患者单独居住并设独立卫生间

宝医(集团)一院的发热门诊由原来的神经内科改建而成,位于医院内较偏僻的一隅,设有留观病房和抽血检验室。为了方便患者,医院在门诊内设置两台自助机,患者可在门诊内完成挂号、缴费等;门诊外搭设有帐篷,供患者等候时休息;若患者需要拍摄肺部CT,还会有专人引导至专用CT室。

“发热患者来到医院后首先会接受预检分诊,了解是否有疫情重点地区接触史和旅行史,若有就会分诊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我们会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肺部CT检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就会统一转诊到市三院。如果患者首次排查呈阴性,还会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筛查。”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黄呈辉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疑似患者需要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之间必须要经过24小时,均为阴性才能判断为无感染。在两次检测之间,疑似患者需要住进留观病房。记者在留观病房区见到,每位疑似患者都单独居住在一间病房内,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病房区的地面贴有红色和蓝色的胶条,清晰地标明患者和医护人员可经行的路线。患者的餐食与医护人员一样,都是三菜一汤。

作为宝安疫情防控的主力之一,宝医(集团)一院对此次疫情进行提前预判和部署。1月7日,医院召开传染病防控应急会议,紧急购置了一批应急防护物资,为随后打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物质保障。1月8日起,医院开始对发热门诊和感染病房进行优化改造,邀请市传染病专家进行培训,并印发防控应急预案;1月15日,医院正式组建20人的应急、专家小组。

黄呈辉也预估到目前的防控形势。在疫情开始之初,曾参与抗击“非典”的黄呈辉就果断退掉家人一同出游的车票。“当时一看这疫情发展趋势,觉得肯定是要全面加强防控的。我们是专业人员,这种疫情肯定要冲在最前面;我们有专业知识,肯定需要我们指导大家防控的。”黄呈辉连用三个“肯定”表达自己义不容辞的“参战”决心。

对话患者

疫情发生地患者为宝安医护人员点赞

发热门诊的护士长黄哲梅也是一位参战“非典”的老将,她和黄呈辉是感染科的“老搭档”。黄哲梅即将退休。得知疫情后,她跟黄呈辉通了电话,问是否需要帮助,“他说我肯定需要待命,随时都有可能要回来。”大年三十晚,黄哲梅和家人简单吃了年夜饭,就来到发热门诊上岗。

宝医(集团)一院是宝安唯一一家拥有标准医学观察病房的医院,黄哲梅是宝安为数不多的感染科专业护士,“每一次发生疫情,例如‘非典’、甲流、手足口病,我们医院采取的措施都是整层楼一封,由我们感染科接管作为临时病区。”黄哲梅说话时颇有大将风范,言语中带着对科室的自豪、对自身专业的自信。面对患者,她的语气就倍显温柔:“家里还有什么人?家里人有症状吗?老家亲戚有生病吗?”黄哲梅陪着一位15岁的疑似患者吃饭,护目镜下的双眼溢满关爱之情。

宝安在疫情防控上的效率和专业,获得患者李某的认可。李某是2月1日下午在发热门诊留观的4位病人之一,他已经在留观病房住了5天,进行了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因为还有症状,还需要在医院多观察几天,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负责的。”

李某于1月18日从疫情发生地出发出国旅游,1月26日飞回宝安国际机场,当时就有发热症状。“在国外就做了检测,三位医生联合诊断,确定我没感染。我觉得那时医生比我还开心,当着我面就把防护服脱了。”虽然未被确诊,但李某的发热症状一直没缓解,在大使馆的帮助下,他得以乘机回国。“飞机一降落在停机坪上,就看到海关和检疫人员严阵以待,转来医院后医生第一时间给我用药,当天就退烧了。宝安医院医护人员的态度非常好,今天上午护士长还来问我饮食习不习惯。经过这次,我是打心底认可深圳,不愧是一线大城市。”李某说。

李某的妻子和孩子目前暂住在宝安区一处集中医学观察点,他们的观察期将于2月8日到期。李某希望痊愈后能尽快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无论疫情有多严重,我们都想尽快回到家乡,也不能一直待在外面,给大家带来很多困难,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吧。”李某说。

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 李立治 文/图

■记者手记

外面“冷色调”

里面“暖色调”

大年初八,我与搭档王悦前往宝医(集团)一院探访发热门诊,途中路过新安广场,顿感熟悉而又陌生。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新安广场这时人烟稀少,广场的喇叭一整天播放着“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我们在黄哲梅护士长的引导下进入与发热门诊仅一门之隔的半污染区,依次穿戴上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等防护用具,随后走进发热门诊。

在污染区,地面上贴着各色的贴纸,标明了医生护士与患者各自的活动区域,每个人都捂得严严实实。一名前来就诊的患者对自己做了“全面的”防护——头戴头盔,手脚套着塑料袋。防护服隔离了病毒但没隔离温情,我听到每位医生护士都用关切的语气与患者交流,温馨提醒他们诊视流程可能发生的不适,与他们攀谈聊天,多次嘱咐他们有任何需要尽管说出来。

呼出来的水蒸气凝结在医生和护士的护目镜上,面前的事物变得略为朦胧,现场看到、听到的故事同样温暖了我。三名曾参与过17年前“非典”的护士,主动从其他科室来到感染科;刚扶贫回来的医生立刻投入到一线工作;两名护士在穿防护服时相互鼓励;皮肤对酒精过敏的护士仍继续认真做好每个消毒步骤;长时间受N95口罩的挤压鼻梁被磨破,贴上止血贴又继续工作;身着防护服的医生虽行动不便,仍仔细而又平稳地取放检疫用品。

我们从发热门诊出来,天色已经转暗,创业二路上妆点新春的红灯笼都亮了。本该是车水马龙的路,此刻还是冷冷清清。但我心里有一股安宁之感,我知道有这帮愿意默默付出的可爱人儿,这座城市将很快恢复以往的热闹繁华。

宝安日报记者 李立治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