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小区上 组织工作全覆盖

《中国社区报》报道版面截图。

“小区党支部的建立,有效弥补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力量的不足,实现了治理资源向小区层面的下沉,同时也有利于对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社会力量的引导和整合。宝安区的这一改革举措,对于破解当前我国社区治理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9月9日,《中国社区报》在3版“社区论坛”显著位置刊发了题为《支部建在小区上 组织工作全覆盖——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的治理探索》的文章,对“新安海旺探索”给予充分肯定。

一份由民政部主管,宣传党和国家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推广各地社会治理创新体制机制的报纸,两位来自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作者胡晓迪、何建宇分别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聚焦的新安海旺社区治理探索有什么秘诀?昨日,记者到海旺社区进行了采访。

找准破解问题的难点 发挥“红色引擎”作用

作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海旺社区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强劲,是一个集大型高层商住花园小区、高层商务写字楼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海社区。几十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5.3平方公里汇集的13个楼盘小区、超过7万人的服务总人口,如何有效破解社区治理“小马拉大车”困境,让治理资源真正下沉至小区成为海旺亟须解决的难题。

2018年,宝安区以一号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在条件成熟的商住小区、城中村小区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强化社区党委核心引领,新安街道在22个社区党委设置“一办两平台”,搭建“一核六体系”,并创设社区“全责网格”+街道“联勤联动”网络管理模式,实现“实时、泛在、善治”。

在区、街道指导下,海旺社区党委结合辖区实际,对社区党组织设置进行了优化,先后挂牌成立了多个住宅小区党支部。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以小区党员为骨干的巡河护河队等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党员荣誉监督员来监督业主和物业的行为,组建了小区舞蹈队、合唱队。海旺社区通过完善“红色阵地”,繁荣社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物业”,建设“红色河段”环境等措施,找准破解问题的难点,扎实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发挥“红色引擎”作用。

治理资源向小区下沉 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

今年5月29日,新安海旺社区丽晶国际小区迎来两件喜事,小区里曾经的士多店和棋牌室华丽变身,成为阅读中心和党群服务分中心,并正式对居民开放。“双中心”的揭牌得益于宝安区住宅物业小区党建试点工作和新安街道“文化强社区”战略带动的资源下沉、整合提升。丽晶国际小区实施“1+3+N”小区治理模式(即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加强诚信建设、促成居民公约,成为全区首个“诚信示范小区”。

丽晶国际小区的变化如同一个缩影,映射出“首善新安”的发展。海旺社区党委书记谭小华表示,小区党支部建立后,通过召开与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的联席会议方式搭建起沟通平台,经常会向社区党委反映居民的实际需求,并争取相应的资源来满足居民的合理诉求。社区党委不断盘活资源,建立了6个小区邻里文化室、小区居民阅读中心,打造了小区5分钟的文化圈,携手推动了治理资源向小区下沉的“最后一百米”。接下来,将继续完善固化以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长效机制,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让居民更有参与感、幸福感。

宝安日报记者 火星 图片由新安街道提供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