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总钥匙 瞄准新方向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用,有力提升深圳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编者按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深圳全市上下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是深圳的主题词。新时代改革之路向何方?怎么走?各领域有怎样的新政策、新变化、新发展?本报将持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部署要求,结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集各方观点,解读深圳未来改革发展重点,敬请关注!

方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

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总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深圳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汪云兴表示,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总钥匙”,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发展水平、提升发展能级、提升人民幸福水平提供根本遵循。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

此次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提出六点要求,其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摆在首要位置,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深圳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深圳地方,也是我们国家在未来“十四五”、“十五五”,甚至更长时期的全方位发展的“总钥匙”。

深圳一直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高度契合。“对以创新为特色优势、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城市来说,深圳确实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汪云兴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实现了由一座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究其原因,就是深圳40年来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如何理解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的关系?汪云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论述,体现了对科技与经济协同、共生发展关系的深刻把握,也对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应该来说,深圳这五链融合得比较好,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深圳应该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本”。

科技创新靠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汪云兴表示,创新驱动,关键还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同样,建设深圳经济特区,人才越多越好。深圳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汪云兴表示,深圳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在中国走在最前列,深圳遇到的问题在别的地方还没有遇到,可以说深圳已经走进“无人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在此背景下,深圳肩负历史使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样本,只有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过去40年,深圳敢闯敢拼,杀出一条血路,未来,深圳还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闯出一条新路。

焦点

科技创新

深圳国家高新区范围将覆盖全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深圳40年发展的宝贵经验之一。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到132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9%,这个数据在全国居于前列,在发达经济体国家中也是处于前列的。从产出来说,去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75万件,占全国1/3,已经16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去年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深圳还培育了华为、大疆、腾讯等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实现产值2.6万亿元,增加值9200多亿元,占深圳GDP的比重超过34%,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和深圳主要经济增长点。

徐南平透露,前不久科技部与深圳市一起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包括了一揽子举措,主要包括一个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三个区”的建设,这是下一步科技部要着力推进的工作。

其中,深圳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全国排在前列。徐南平表示,科技部下一步支持深圳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要建设一流创新环境、集聚一流创新资源、吸引一流创新人才,让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圳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徐南平指出,最近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明确,高新区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和总书记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创新高地应该建在国家高新区,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范围覆盖深圳全市。

资本市场

着力支持深交所深化板块改革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规划中,资本市场改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次发布的首批40条授权事项中提出,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

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迄今已一月有余。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介绍,截至10月15日,创业板共受理了414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已经审核通过93家,证监会注册42家,已经上市36家。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首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经完成注册。

除此之外,其他改革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阎庆民介绍,沪深300ETF期权去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证监会、国家发改委已经就基础设施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布了通知和指引,目前在进行项目推荐和筛选。

阎庆民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着力优化已经实施注册制的创业板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创业板对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服务,为存量市场改革积累经验;着力支持深交所深化板块改革,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着力支持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转板上市。

“目前已就新三板精选层向科创板、创业板转板上市发布了指导意见,正在制定相关规则,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打开有机联系的通道。”阎庆民表示。

发展空间

深圳将有更大土地审批自主权

《实施方案》中提到,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这在首批授权事项中被列在第一位。这是否意味着深圳建设用地可以大规模扩张了?

“放权实际上放的是改革的权,不是扩张的权,是为改革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间,而不是城市建设的规模。”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回应称,《实施方案》赋予深圳市更大的土地审批自主权,目的是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解决建设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等审批效率问题,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

怎样有效解决深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庄少勤说,主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空间布局统筹、时序统筹,通过两个结构优化,功能优化、空间竖向结构优化以及三个流量。

《实施方案》里提出,允许深圳统筹建设用地用林规模和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探索按规划期实施的总量管控模式。庄少勤表示,这是坚守安全底线的条件下的优化布局,意味着深圳可以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各种空间资源。今后深圳市对于土地用途管制有更多灵活性,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满足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以及空间治理要求。同时,可以进行空间竖向结构优化,使资源利用从原来的平面配置向三维空间配置进行转变,并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产品。

综合《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