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试 创新为根 建设宝安健康共同体

——记录宝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40年

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二期)规划图。

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门诊楼。

国医大师梅国强为患者进行诊疗。

外国友人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学习急救技能。

专家定期进社区为市民进行义诊。

生于改革,基于开放,成于创新。深圳,始终是改革的“排头兵”,是开放的“试验田”,是创新的“先行者”。深圳这个名字,承载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寄托,肩负着“走出一条新路”的重任,更被赋予“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宝安卫生健康系统正乘势而上,抢抓“双区驱动”发展历史机遇,勇立潮头,为宝安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排头兵贡献卫生健康力量,助力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全国首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示范区”……这一块块“国”字头的金字招牌,是宝安卫健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统领,围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坚持预防为主,坚定不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纵深发展,努力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有力例证。

宝安卫生健康的发展史,是中国基层医疗服务的代表和缩影,也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自我革新和突破的窗口,记录着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创业守业的攀登摸索,也记录着宝安百姓和无数来深建设者健康福祉的悲欢起落。

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春华秋实。宝安卫健人将以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宝安卫生健康事业开创新局面,发展更稳健。

坚持政府主导加快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这片改革热土开始掀起建设热潮,轰轰烈烈的特区开发全面展开。自此,宝安的医疗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医疗保障能级显著提高。

宝安区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政府的投入和保障职责,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谋划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1982年春节后,宝安县政府启动建设宝安县人民医院,即现在的宝安区人民医院。1986年,宝安县妇幼保健所成立,即现在的宝安区妇幼保健院。1992年,宝安撤县建区后,全区除综合性医院外,分别建设有中医、妇幼保健、慢性病等专科医院,各街道(镇)均有一家综合性公立医院,各社区普遍建立健康服务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安区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提升,财政年度卫生支出从2010年的7.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0.1亿元,是2010年的3.9倍。

“十二五”期间,政府投资40多亿元对现有卫生基础设施进行新改扩建,区慢病院新院、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一期)、区中医院住院大楼和西乡、福永、沙井、松岗4个街道卫生监督所业务大楼等7个项目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启用新业务大楼,宝安区中心、福永、沙井、松岗、石岩5个医院扩建工程一期完成并投入使用,创新建成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同时,加强医院布局、建设、运营等机制研究,强调了“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工作主线要求,《宝安区医院建设规划(2017-2025)》开始实施。近期进一步科学谋划未来(“十四五”期间)全区医院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布局,将按照“9+4+3+1”(9个区投区建项目、4个社会办专科医院项目、3个市投市建项目、1个社会办高端医院项目)医院布局,加快推进各新改扩建医院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宝安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288间,约占全市的26%,其中公立医院10间,社康中心146间,卫生监督及疾控机构7间,慢病院1间,血站1间,社会医疗机构1114间,包括诊所932间、门诊部及中医馆133间、医务室33间,医院16间,其他医疗卫生机构9间。全区医护人员总数15043人,其中医师7354人,护士7689人,千人口医师数2.20,千人口护士数2.30。全区病床总数9434张,千人床位约2.74。全区年度医疗机构总诊疗2260万人次,占全市的21%。

坚持质量为本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宝安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把加强医疗质量作为工作重心,提出“大病不出宝安”的发展愿景,狠抓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推动全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推进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水平、硬件设施等建设,宝安区从原来全部为乡镇卫生院的局面,全部提升为高等院校教学医院、等级医院的格局。

2010年11月,福永人民医院、石岩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联合组织的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标志宝安区公立医院实现教学医院全覆盖。2012年,全区医院开始参加国家等级医院评审,带动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12年2月,宝安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成为宝安区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宝安区中心医院(原西乡人民医院)是全国第一家创建成为二甲医院的街道医院,2014年7月,石岩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标志宝安区公立医院实现二甲医院全覆盖。截至目前,宝安区有10家公立医院,15家民营医院,其中三级医院8家,包括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宝安中医院(集团)(三甲)、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宝安区中心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深圳医院及深圳恒生医院(三级)、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按三级综合医院建设管理医院1家:松岗人民医院。二级医院4家:福永、石岩人民医院、深圳万丰医院、深圳同仁妇科医院,其他医院12家。

近年来,宝安医疗加强区域常见多发病及服务需求大的学科建设,重点扶持妇产科、急诊医学科、呼吸科及肿瘤科等学科发展,积极创建市级以上医学重点专科。目前,宝安区医疗机构共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宝安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大力发展特色中医药服务。

早在1988年5月,宝安县中医院于新县城重新筹建,1990年1月正式开业,到2010年,全区8家综合公立医院中,有两家设有中医病床,其他6家均开设中医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党的十八大以来,宝安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5年12月,宝安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19年通过复评审。近5年来,宝安区建成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组建全国首家中医院集团,成立深圳首家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全国首家区级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目前,全区有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466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6.46%;中医执业医师1166人,占全市执业医师总数的21.44%;中医病床1275张,占病床总数的14.3%。现已形成以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为“龙头”、宝安中医院(集团)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两翼”、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为“支撑”、各社康中心为基础“网点”、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中医馆及中医坐堂医诊所为“补充”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宝安模式”。

坚持固本强基筑牢社区健康服务网络

作为我国社康中心的窗口和样板,宝安区社康中心通过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分级诊疗成为现实。

1985年,宝安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探索成立社区服务站,即现在的社康服务中心的雏形。1996年,宝安区作为省、市的试点率先开展社康工作,诞生了全省第一家社康中心,西乡人民医院劳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997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康模式,政府大力支援,出资600万元,以每间社康中心5万元的补助,鼓励全区开启全面建设,到2001年基本做到社康中心村村普及。

2009年,宝安区试点对于政府举办的社康中心采用“院办院管”模式,在各社康举办医院设立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对社康中心实施连锁式运营管理,促进大医院与社康中心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并于2011年在全市推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社康中心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政策措施更加完善,网络建设形成体系,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筹资机制日益健全,运行机制日臻成熟,宝安区社康中心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和内涵管理。2019年开始,在航城、福海、新桥、燕罗等医疗资源短缺的街道探索建设社区医院,各设立床位100张,目前燕罗街道颐年社区医院已开业。现全区共有社康机构146家,有国家级示范中心4家、省级8家,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改革创新奖”,基本实现“人口全覆盖、社区全覆盖、服务全覆盖”,有效构建“15分钟医疗圈”。

截至目前,社康中心门诊量占社康举办医院的总诊疗量达52%,走在全市前列。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人数突破80万,为分级诊疗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全科门诊次均诊疗费用仅60元,远低于全市医院门诊次均费用(230元)。

宝安区社康中心充分发挥着居民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功能,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真正发挥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公益性和可及性得到充分体现,有力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2019年,宝安区率先在全省提出“健康共同体”理念,创新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卫健主管、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健康保障体系,努力打造健康共同体,力创“健康深圳”宝安典范。

“十四五”期间,宝安区将以“建设宝安健康共同体,打造健康先行示范区”为总目标,推进“12345”健康实践,即以健康为一个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参与两个坚持;推动居民健康维护意识,政府健康职能,医疗服务模式三大转变;打造健康校园、健康企业、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四大平台;实施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环境和完善健康保障五大工程。基于宝安区打造健康共同体的创新实践和健康社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2019年12月全市健康社区建设示范项目启动会在西乡举行,市卫生健康委罗乐宣主任、各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参加活动,会上发布健康示范健康社区建设(2020)10项倡议,目前全区50多个社区均在开展健康社区建设。

同时,宝安将全力推进“9+4+3+1”医院项目建设,全面优化完善医疗资源供给。一方面,加快推进现有区属医院改扩建项目,重点包括宝安区人民医院(二期)、宝安区中心医院(二期)、沙井人民医院(二期)、松岗人民医院(二期)、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二期)、宝安区中医院(二期)。

在加快现有区属医院改扩建的基础上,全力谋划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体现先行示范的新建区属医院项目,包括:空海救援医院。项目于2018年2月立项,选址机场南路与宝安大道交会处东北侧,总占地面积5.01万平方米,规划床位800张,总建筑面积20.03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1.65亿元。将建成全国首家以机场及海上应急救援为特色的综合三甲医院。

深圳宝安海空救援医院。是我市首个融入“平战结合医院”设计理念医院建设项目,平时情况下,机场医疗急救中心保障宝安机场日常运行,空海救援医院作为综合医院服务于周边社区;战时情况下,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和空海救援医院联合行动,可以达到200人重症患者的峰值救援需求,屋顶及地面救援广场分别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可起降各类常用救援机型,迅速接收、转送重症患者;同时,在室外救援场地预留相关水电管线,可快速搭建临时医院。项目于2020年1月完成可研及设计招标工作,计划12月开工建设。

宝安区儿童医院。项目占地16470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医院规划建设以儿童为本,打造具有宝安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宝安区儿童医院建成后,将发挥与妇幼保健院毗邻优势,与妇幼保健院形成结合体,打造深圳西部“妇女儿童医疗健康城”,将妇女、儿童的全生命周期纳入管理系统,使宝安区医疗服务硬、软实力得到质的飞跃。

高端民营医院。为落实广东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宝安区积极探索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促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宝安拟通过产业遴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深圳国际会展城综合医院。项目拟投资约30亿元,按照国际JCI标准,建设国家级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医院,医院建成后将聘任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院长,重点发展心脏移植、肺移植、肝脏移植及肾脏移植、精准医疗等学科,进一步将深圳会展城片区打造成国际医学创新示范区,推动湾区卫生健康跨越发展。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宝安区卫生健康系统将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加快实现“病有良医”,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新贡献。

宝安日报记者 杨林 通讯员 饶展宏 肖莉莉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