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在湖北老家的宝安老师 就地战“疫” 千里授课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舒芳莉)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按下了“暂停键”,也让这个春节变了“颜色”。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用无声的行动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疫情,也给老师们放了一场“加长版”的寒假,但“赋闲在家”的老师们却一直没闲着。身在湖北疫区的宝安老师们,也因为疫情的缘故无法照常返深,但他们依然心系着宝安的学生们,借着网络、隔着屏幕千里授课,课程之余主动请缨、就地战“疫”奋斗在防疫一线。

宝安区航城学校教师汤清茜:

我只是拿起扫把,扫好自家门前雪而已

“我从小在武汉长大,武汉这次疫情严重,我觉得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应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月23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通知,汤清茜便第一时间和父亲报名参加了。

汤清茜是宝安区航城学校的一名音乐老师,1月18日,已放寒假的她从宝安回到了老家武汉。让汤清茜没想到的是,这一回竟滞留在了老家,无法如期返深。

“我们都是党员,都想报名志愿者,为武汉做点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好我们现在都在武汉。”1月27日,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但由于年龄的限制,父亲未能报上名,而汤清茜也因为其他条件不符合,未能通过选拔。

而这一次,二度请缨的汤清茜终于如愿,和父亲一起入选了。两人被分配到一组,负责武昌区粮道街东龙社区内两条街道的巡逻工作,24日便正式上岗了。

“有居民要遛狗的、要去挪车的、要去买洗洁精的……总会有因各种缘由想要出小区的居民,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劝导。”作为疫情的重点区域,2月10日,武汉便发布公告对全市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居民不得随意出小区。汤清茜告诉记者,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便是检查进出居民的通行证、上班证明等,并对在外闲逛、出门不戴口罩或是口罩佩戴不规范的居民进行劝导,同时帮有需求的居民代购药品等。

在劝导的过程中,汤清茜也时常会遇到一些不配和的居民。有一次,有位男业主的车停在了小区门口公共停车位上,他担心会被收停车费,便非要出小区将车停到停车场里,出于对他和其他居民的安全考虑,汤清茜多次劝导他不要出小区,但男业主的态度却让汤清茜有些寒心,“他非要出去,还要我们写保证书,保证他的车不会被收停车费,如果收费了就得由我们志愿者来负责,当时听到这话心里挺难受的。”无奈之下,另外一名和汤清茜一起进行劝导的志愿者只好出小区,帮男业主把车停到了另一个地方。

“但大部分业主还是很配合我们的工作的。”某一天,汤清茜帮一位奶奶去买药,但跑了几家药店,她都没找到奶奶需要的药,汤清茜只好回去和奶奶说她没能买到药,并问奶奶是否要微信联系下女儿帮买药,奶奶告诉汤清茜她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知道该怎么发微信。汤清茜便帮奶奶把药品信息发给了她女儿。“谢谢,谢谢!”事后奶奶的一声感谢,就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汤清茜的心里。

“记得还有一次帮一位爷爷买药,买完药回来,爷爷还叫我注意保暖,让我加油!”汤清茜回忆到,“当时还是挺感动的,没想到爷爷会和我说这些话,能帮到他们,我觉得我做这些就是值得的。”

在人人自危的特殊时期,汤清茜和父亲每天出门从事志愿者服务,和不同的居民接触,家里最担心他们的莫过于汤清茜的母亲了。“妈妈会担心,每天我们出门的时候,她总会‘唠叨’一大堆,但她还是支持我们的。”汤清茜说,“这个疫情是可防控的,我们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做好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好。”汤清茜坦言她并不担心自己被传染,唯一担心的便是父亲,武汉如今的天气还很冷,父亲年纪大了,每天的志愿服务在寒风里一站便是4个小时,“对爸爸来说是比较辛苦的,所以我都尽量不让他做重活。”

每天汤清茜最开心的就是回到家后,和父亲一起交流这一天遇到的人和事。“有什么好的、坏的事,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我们都会说。”在汤清茜和父亲看来,他们所做的都是非常小的琐事,“我们只是站在那里扫好我们的门前雪,虽然这个雪只是需要用扫把来扫一扫,但也得有人来动这个扫把。”汤清茜说到。

汤清茜告诉记者,志愿服务的工作她会一直坚持做到社区不再需要志愿者为止。“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要出去好好吃一顿饭,武汉是美食之都,有很多好吃的,我回来这么久都没吃上,很想念热干面、烧麦……”

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教师刘米竹:

助人也是助己,手心向下永远比手心向上更快乐

“封一座座城,护一国人。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1月26日,刘米竹在《武汉肺炎,我们普通老百姓究竟能做什么》一文中这样写到。刘米竹认为,面对新冠肺炎,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不信谣不传谣不出门。

刘米竹是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的一名英语老师,1月23日,刘米竹乘车回到了老家湖北黄石,紧接着,随着疫情的蔓延,包括黄石在内的湖北多个城市开始封城封路,刘米竹就这样被“困”在了家中。“虽然家里有手机,有WiFi,但还是有一种‘坐牢’‘坐月子’的胸闷感受。”刘米竹说到。

被“困”在家中的刘米竹有些闲不住了,便开始通过网络给自己找各种事儿做来充实自己的生活。2016年,刘米竹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此后她便不定期在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学生们的故事。疫情期间,每天疫情的动态、网上信息大爆炸、亲朋好友的状态等种种情况,让身在疫情重点区域的刘米竹深有感触,她便用文字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先后发布《唯愿平安健康》《新冠肺炎,我们普通老百姓究竟能做什么》《疫情期间,科比被刷屏》《我在湖北,和你一起学习&成长》《夜深时,老师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上)》等5篇文章。

“其实我写这些文章,有一个原因也是想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意识到这个疫情有多严重,只是想到没地方去玩而已。”2003年非典期间,刘米竹正在读高三,可当她问起昔日同窗好友关于非典那年的记忆时,大家也只记得03年发生过非典,对于其他,已全然不记得了。“现在我的学生也在读高三,或许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在17年后,不再记得今天发生了些什么。”刘米竹说,不是我们擅长遗忘,而是我们缺少生命教育,缺少真切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我就想告诉我的学生们,要做一个有自己思想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人。”

此外,作为宝安区“合格家长”课程讲师团讲师和涂南萍名师工作室成员,刘米竹先后开设了3场家庭教育讲座。其中在荔枝微课给家长们做了主题为《疫情期间,父母在家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家庭教育线上讲座,在“好成绩是管理出来的”微信群给焦虑的家长们进行了两场线上的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启发家长们在疫情防护期间耐心、细心、温馨、用心地高质量陪伴孩子,做孩子家庭教育最坚实的后盾。

“这个假期家长和学生们相处的时间比以前都长,相互之间的矛盾就会增多。”刘米竹在和家长以及孩子沟通交流中发现,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彼此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而我能做的,就是扮演一根管道,帮助他们彼此听到对方。”

与此同时,刘米竹还受邀面向全国学生开展了《关于coronavirus英文知多少?》《关于mask英文知多少?》两场英文公益直播课,向学生们科普相关英文知识表达和抗疫小知识。同时每天带领学生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一日一句正能量英文早读打卡,让同学们在训练英语口语的同时,也借此机会相互倾听各自的英语朗读、相互陪伴、相互激励,共克时艰,刘米竹也因次被学生们称为“鸡汤姐”。

“刘老师,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健康平安!”“刘老师,你在湖北要保重好身体。”“刘老师,有任何困难随时都要告诉我们。”“刘老师,有什么焦虑的情绪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在湖北老家的这段时间里,刘米竹不断收到学生、学校老师和领导发来的慰问信息,他们的牵挂让刘米竹倍感温暖。

“平凡人做平凡事,助人也是助己,有些事情不仅仅是为别人做的,也是为自己做的,我一直觉得,手心向下永远比手心向上快乐。”刘米竹说,“我做这些事情,在别人看来像是在帮助别人,但其实也是在缓解我自己的焦虑。”

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教师师秀兰:

我分内的事情,我要尽力做好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2月28日,是师秀兰在老家湖北咸宁给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九年级(4)班的同学上的第8堂“空中课堂”了。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上“空中课堂”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于师秀兰而言,可谓是一波三折。

2月17日,宝安145所中小学“空中课堂”如期开课,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也不例外。原本只是回老家探亲的师秀兰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困在湖北无法返深,因此回老家时只带了简单的换洗衣物,没带电脑和任何教材。

咸宁老家的住处也没有电脑,也没办法借到。而当时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外面的店铺基本都关门停业了,找不到一家可以买电脑的商店。其实,学校对滞留在湖北的老师上不上“空中课堂”并没有做硬性要求,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协调其他老师代课。但师秀兰仍执意要自己上课,她说:“这本就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如果把我的事情交给其他老师,那对学校和其他老师来说都是额外的麻烦,而且孩子们今年就要中考了,不能因为我影响到他们上课,我分内的事情,我要尽力做好。”

2月13日,师秀兰通过亲戚联系到了一个卖电脑的商家,但商家却说没法卖,就算卖了也送不过去。经过多番沟通,师秀兰决定自己去商家那儿取电脑,商家这才同意将电脑卖给师秀兰。但由于当地实行交通管制,除参与疫情防控、医疗救护、生活生产保障、应急救援等车辆外,所有机动车、电动车、摩托车等都禁止通行,出租车也只用于待产孕妇、突发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的交通保障。考虑之后,师秀兰决定步行前去取电脑,商家所在的地方距离师秀兰的住处有些远,她整整步行了3个多小时,来回共走了20多里路,才把电脑买了回来,“当时走回来了以后,两条腿都在发抖。”师秀兰笑着说到。

解决了电脑问题后,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师秀兰面前。2月17日,师秀兰准时上线给学生们直播上课,但由于网络卡顿的问题,课程多次被中断,“网络这么卡,这以后的课可能都没办法进行。”这让她着实有些头疼。

后来师秀兰听弟弟说,他们公司所在的农业基地,有一栋楼目前还无人办公,网络也很流畅。师秀兰便去办了一个临时通行证,带着丈夫和小孩一起搬了过去。“这里离市区很远,真的有种荒芜人烟的感觉。”师秀兰告诉记者,一家三口在这里的生活只能依靠基地种植的一些蔬菜和原本该栋楼里还没用完的物资,偶尔亲戚有事情办了通行证出来以后也会给他们送上一些生活必需品。

“在这边网络流畅了,课程也能顺利进行。”师秀兰现在每周要给学生直播上4天课,每一堂课持续70分钟。为了这70分钟,师秀兰从查资料、备课到制作课件,再反复修改,每次都需要准备至少三个小时。但由于身边没有任何教材,在备课的时候,师秀兰只能拜托其他已经回到学校的老师帮忙拍下教材的内容发给她,并结合线上的资源准备课件内容。

“但现在上课,不能面对面和孩子们交流,对学情的掌握就不够全面、不够充分。”师秀兰坦言,一开始学生上“空中课堂”时还觉得比较新鲜,也会出现闲聊的情况,师秀兰只能通过查看学生的在线时长、作业的质量和家长的反馈等来评估学生们的上课效果,“现在,孩子们已经比之前自觉了很多了。”


其实,在师秀兰每天照常轻松地给学生们上课的这段时间里,你不会想到,她的父亲正在医院接受化疗。“爸爸是癌症晚期,现在靠化疗在延续着生命,本来大年初八就要去化疗的,但正好碰上疫情,爸爸接受化疗的医院有一栋楼是专门收治市里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去医院很怕爸爸被感染,所以真的是两难选择。”师秀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其实挺焦虑的,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爸爸最好的,后来爸爸病情恶化,全身多器官衰竭,吃不下东西,没办法,只能送他去医院。”

由于疫情的关系,医院限制了陪房的人数,其他人也不能随便进出医院,“现在就只有妈妈在医院陪着爸爸,我们也进不了医院,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了解爸爸的情况,这两天听医生说爸爸情况有所好转,等过些天病情稳定了还是把爸爸接回来照顾。”无论是对父亲,还是对母亲,师秀兰内心都充满了愧疚,“其实本来不想让妈妈去陪房的,但妈妈坚持要自己去照顾,一方面是因为我这边孩子们还在等着上课;另一方面,爸爸生活不能自理,妈妈觉得还是她照顾合适些。”

打开电脑,面对学生们的时候,师秀兰始终是学生们眼中亲切乐观的师老师;关上电脑,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时,师秀兰的内心五味杂陈,“我希望能以轻松的状态来带动和感染孩子们,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师秀兰说到。

“出去了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师秀兰期待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爸爸病情好转,一家人能出个门,游玩、吃饭、逛街……也期待着,能早日回到学校,见到她想念的“孩子们”。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