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医院社康以“四个层级 双向转诊 远程服务”筑牢社区防疫网底

本报记者一线探析宝安区中心医院抗击疫情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本报记者郑礼军(右)跟随救治专家组组长穆恩医生在隔离病区查房、诊疗。

宝安区中心医院庄边社康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参与“三位一体”联动排查。

核酸采样小分队成员坐上救护车出发采样。

医护人员为疑似患者做CT。

预检分诊、核酸检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隔离人员送药上门……连日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守住社区这道联防联控的第一防线,宝安的医院、社康与街道、社区紧密配合,通过“医院-社康双向转诊”和“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坚决防止疫情的输入、蔓延和输出,实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为老百姓提供健康生活环境。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宝安区中心医院,直击一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工作,通过探析该院在抗疫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一窥宝安卫生系统如何筑牢社区防疫网底。

医疗资源“动起来”

“四个层级”救治发热患者

“穿上防护服后十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以前觉得做不到,没想到大家战斗起来就做到了。”叶惠芳是双龙社康中心护士长助理,作为党员的她接到院里的通知,立即主动请缨,1月18日带领8名护士最早进驻发热门诊,他们平均年龄47岁,工作经验丰富。

在医院发热门诊和应急观察病房,一群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在忙着分诊问诊、测量体温、查体取样、密切观察疑似患者……疫情发生后,面对繁重任务,医院调集全院精兵强将救治发热患者。自1月14日开始,抽调41名医护人员到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抽调20名内外科主任及呼吸内科、心内科一线医师支援发热门诊工作,由重症医学部、呼吸内科等组成专家组会诊疑难危重病例等,迅速腾挪和改建了65间隔离病房,并在重症医学科设置负压病房2间。

“最有挑战、最危险的岗位,医院的党员都主动请战,这让我们能确保第一时间组建各个工作组。”院长邓颖介绍,医院承担着鹤洲、西乡、大铲湾3个高速路口和机场4个检查点的防控任务,以及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启用4家)的医学观察任务。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医院党委决定成立发热门诊及应急观察病房、机场交通检疫、社区疫情防控3个临时党支部,党员冲锋一线守好防疫第一道关口。

“随着返程高峰期的到来,我院24小时发热门诊接诊量120人至150人,比例一度接近全区五分之一,交通检疫医疗队每天筛检进出深圳乘客近10万人次。”副院长朱燕辉说,发热病人救治量大、任务重。

记者探访医院发现,为把好预检分诊关,医院仅开放一个车辆出入口和2个人行出入口,均设置了2个预检分诊岗。医院快速梳理医疗及防控工作流程,不断优化接诊发热患者筛查、救治流程,光流程图就更新了五版。

吴小红是发热门诊及应急观察病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应急观察病房护士长,经历过抗击“非典”战斗的她,是个能打硬仗的护士长,这里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对感控要求很高。吴小红说,医院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了N95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所有人员在上岗前都进行了医疗防控知识培训。

记者获悉,宝安区中心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根据《院本部接诊发热患者处置流程》《社康中心患者接诊流程指引》等一系列临床工作指引,以“社康主任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筛查-隔离病房观察-上级医院转诊”为层级开展发热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医院社康双发力为健康保驾护航。

截至2月19日,医院接诊发热患者2593人,由机场、社区、高速路口送医院排查的患者133人,临时观察病房累计收治患者160人。

“三位一体”联动排查

专用救护车接送切断传播途径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主要负责上门排查、宣讲知识、小区消杀、集中医学观察点值班、落实重点人员追踪隔离等工作。”张升超是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连续20多天来,他和队员们每天工作到深夜,奋战在社区和集中医学观察点一线。

“医院的35家社康中心600多名员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设计了社区防疫工作指引,确保大家的操作都标准,防止漏掉发热人员的排查。”副院长韩静介绍,院领导班子分片包干挂点社区,社康中心医务人员、辖区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站网格员组成110个“三位一体”小组,对所辖社区内所有抵深人员,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上门地毯式排查,严格控制病毒扩散,不漏一户一人。

“排查了一天,每天步行两三万步,虽然很辛苦,但这项工作太重要了。”领航里程社康中心李先荣说,她和队员们每天在社区开展排查和随访居家隔离者工作,并将医学监测结果反馈社区,做到信息互联互通,共同完成“六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目前累计排查18851人,随访居家一般接触者67656人次,累计管理5家集中隔离酒店1499人次。

盐田社康中心全科医师、首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驻点医生冼伟仪,是有16年党龄的党员,她与医院其他党员医生组成了集中隔离观察点16人医疗小分队,全天候值守,为医学观察对象提供24小时健康保障服务,每日两次面对面采集体温、监测呼吸道和其他症状等,随时做好将出现发热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随访对象转诊到发热门诊,确保快速识别可疑传染源。同时,保障观察对象的身心健康,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的诊疗和心理辅导、健康宣教服务。

为确保排查发现的可疑传染源得到快速有效的转运和保护,医院主动安排2台院内救护车专门用于接送发热居民和疑似观察对象,从家、酒店到门诊、隔离病房,均由医院承担,既解决社区的燃眉之急,又避免可疑患者乘坐公众交通工具引发疫情传播的可能。邓颖表示,还得感谢区委区政府在年前就未雨绸缪,通过卫健系统采购了负压救护车,赠送了1台给医院,为医院转运病患提供了坚实保障。

明确传染源

核酸采样检测不漏一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明确传染源是关键一步。其中,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与病毒“面对面”接触,是易受感染的高风险操作。按照区里部署,区内四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核酸检测。

1月31日,医院整合病理科、中心实验室、检验科具备PCR检测资质的8名医务人员,仅用一天半的时间成立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

核酸检测小组组长白玲带着组员和时间赛跑,加班加点对实验室进行整改,在接受紧张的生物安全、院感、实验操作流程等强化培训后,于2月1日下午4点正式开始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工作,第一批次实验结果质控优良。目前小组成员每天早上8点多接收标本,9点正式开始第一批检测,于下午2点半出检测结果。到下午3点开始第二批,晚上7点半出结果,保证患者在送检当天知道结果,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目前已检测2053人次,核酸检测质控及流程得到市、区专家的认可。

从2月13日开始,按照统一工作部署,医院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近2000名人员开展上门核酸采样工作。接到任务后,医院迅速成立了36人的采样小分队和15个人的行政后勤保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检验医生、口腔医生、社区护士、体检护士等。通过周密设计工作流程和开展培训后,采样小分队每日连续工作8小时至12个小时,往往要工作至晚上11点,挨家挨户,逐个上门,耐心地跟居民解释,做好采样和信息收集。

记者见到急危重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救治专家组组长穆恩时,他手中的电话一刻不停,短短1个小时内,他接了不下10个电话,在自己的办公室与CT查询系统业务科室之间来回跑动,不断反复看CT片子、患者病历、验血结果及核算检测数据,研判疑似病患诊疗结果,并负责对疑难病例与院内专家及区会诊专家组进行会诊,确保无一例患者漏检漏报。穆恩常常早上7点多就到医院,深夜12点刚回到家躺下,又被紧急喊回院里研判分析病例,为重症监护患者、术前患者提供生命体征评估。这些天来,他每天会诊接触隔离患者或疑似患者近30个,48岁的他因反复看电脑、手机上的数据和信息,眼睛看东西都模糊了。

穆恩和专家组的审慎和专业,最大限度地缩小了需留观和送检病例数,经宝安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排查后居家观察的病例,通过反复随访确认无一例出现新冠肺炎症状。

改造三个应急隔离病区

及时隔离观察和收治疑似病人

为全力做好防控救治工作,医院自1月23日开始启动应急观察病房改造,成立了三个应急隔离病区,共65张病床。目前有发热门诊留观室3间,应急观察病房62间,负压病房1间,ICU负压病房2间。

记者跟随救治专家组组长穆恩前往京华6楼隔离三病区查房和诊疗。穆恩说,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最重要的任务是救治患者,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才能有机会救治病人。记者在穆恩示范指导下,一同戴上防护帽、N95口罩、防护眼罩,外穿连体防护服,脚上加一层防护鞋套之后再穿一双防水胶鞋,双手必须带双层手套,确保“密不透风”方可进入隔离病房。而走出隔离区时,每脱下一件装备,都必须按“七步洗手法”进行卫生消毒,不断重复动作,多数医护人员的手都是“又红又皱”。

“阿姨,您感觉呼吸怎样?这个输液是消炎的,也是提升免疫力的。”看到穆恩,80多岁的女性疑似患者着急地询问什么时候能出院。穆恩耐心安慰患者,并说明治疗状况,再观察2天如果发烧状态解除,就可出院。

这些天来,穆恩与发热门诊及应急观察病房的医生、护士一起三班倒,但他基本“24小时在线”,每天早上7点到病房交接班,交流收治病人情况、看病人体温,带着当班医生查病房,给患者做心理辅导,与每个患者至少交流10分钟。查房结束已到中午时间,顾不上吃饭就要开始院、区专家组会诊,给出会诊意见。到了下午5点,就诊病人会多起来,他会继续到ICU查房,把病房走一圈后,晚上6点多再吃饭,随后的7点又开始会诊。结束当天工作往往到了半夜12点,他还需将这一天的会诊情况做成台账上报。

记者获悉,为确保隔离病房环境安全,整个隔离病房每天至少进行三次清洁消毒,主要的方式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配备专用的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空气消毒,必要的时候用二氧化氯进行终末消杀。

点对点“双向转诊”

对初筛排除病例全流程闭环管理

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复杂性,针对院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初步筛查阴性离院医学观察患者,医院发挥基层医疗集团的优势,制定了《宝安区中心医院院部观察病例下转流程指引》,将初步筛查阴性的患者通过点对点“双向转诊”模式,精准下转给签约家庭医生,由其家庭医生纳入“三位一体”医学观察管理,并联合“三位一体”成员做好医学观察和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有力地保障了社区健康环境。

截至2月18日,已有发热门诊筛查病人1641人和隔离病房出院病人74人通过医院内部“双向转诊”网络接收了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每日早晚有家庭医生问诊、采集体温,当出现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安排救护车安全转诊。

打造健康社区

开展远程问诊为慢病患者送药上门

“居家隔离,但是隔不断我们医务人员的爱心,我们用心提供健康服务。”邓颖介绍,去年12月22日,由西乡街道办牵头,医院主导,在西乡街道启动了“健康社区”建设。社区居民只需通过“社康通”小程序,通过地图识别就可找到附近社康实现家庭医生网上签约。

记者获悉,借助信息化手段,该院丰富了疫情防控远程服务内容,开展远程问诊和送药上门,利用“社康通”小程序远程签约家庭医生,再通过家庭医生微信群给予居民针对性健康宣导。家庭医生还通过远程问诊慢病患者后,在社康中心给予挂号、写病历和开药,慢病患者在家中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支付费用,随后家庭医生会送药上门并当面嘱咐如何用药。以流塘社康中心为例,仅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防疫期间每日主动访视慢病患者40~50人,其中约一半人接受了送药上门服务。

与此同时,驻点全科医生为集中隔离酒店的观察对象现场诊疗后,由小分队成员提供送药上门服务。此外,家庭医生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和隔离观察人员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