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诊疗服务

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到燕罗颐年社康中心为居民看诊。

家庭医生上门为市民体检。

院内专家在社康中心坐诊。

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要求各级中医医院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

2015年12月,深圳市第二家医疗集团、广东省首家中医医疗集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成立。和其他“松散型”医联体不同,宝安中医院(集团)属于“紧密型”医联体,通过集团化办医、集群化管理,发挥品牌优势、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现代科技优势,构建三级医疗诊疗体系,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诊疗新模式,助推基层中医药创新发展。

截至2019年12月,宝安中医院(集团)共在宝安区开设了15家中医社康,基本覆盖辖区10个街道,未来规划增至50家中医社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撰文:苏国锐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做大

已开设15家中医社康

中医社康网络体系初现规模

在我国,中医受到不少人的误解。在宝安中医院(集团)院长幸思忠看来,这源于大家对中医的不了解,“要消除大家对中医的误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都试一试中医”。

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缩小群众就医圈,做大中医药事业,2015年底宝安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宝安中医院(集团)应运而生。集团建立了“总院—分院—社康”的医联体模式,规划建设为“1总院、5分院、5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三级中医网络完善、分级诊疗明晰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疗集团。

在宝安“中医药创新之都”的构想中,中医特色社康中心是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

“中医特色社康中心,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在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发挥独特优势,让居民享受中医适宜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走进社区,造福居民。”宝安区卫健局社管中心主任何振彬说。

2019年11月11日,宝安中医院(集团)中熙香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这是宝安中医院(集团)管辖的第1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自此,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燕罗等街道都开设了中医社康中心,中医社康网络体系初现规模。

幸思忠介绍,规划建设的50家社康中心将覆盖宝安区所有街道和各大社区,形成全区域覆盖的中医社康网络,构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软硬兼备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真正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

中医社康在宝安“遍地开花”,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中医粉”居民。72岁的夏桂英家住宝安松岗街道联投嘉苑社区,患有高血压十几年了。囿于家门口没社康中心,夏桂英每次看病都要儿子开车送到医院,一趟下来,没有大半天办不成事。

2018年底街道首个中医社康中心——宝安中医院(集团)联投嘉苑社康开业,让夏桂英就医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自从家门口有了社康中心,很多慢性病和小病都不用去大医院,在社区就能解决。”夏桂英说。

做强

副高以上专家下社康

每月超300人次

中医社康光做大不行,还得做强,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

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周鹏把中医社康比作饭店,他说只有炒出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菜,才能吸引回头客,社康医生就是厨师,而中医适宜技术就是中医社康的“特色菜”。

为了提高社康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宝安中医院(集团)大力推行专项政策鼓励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制定实施了《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专家进驻社区工作实施方案》,每月有超300人次院内副高以上专家下社康,在社康坐诊的同时带教社康医务人员。以凯旋社康为例,现在每天有1—2名专家出诊,有效提高了社康的诊疗能力,打造了社区中医品牌。凯旋社康还承担起集团推拿师的培训任务,设置专门的推拿指导教师,制定推拿师培训制度、奖惩制度、工作计划及教学内容。

另外,医院制定了《宝安中医院(集团)社康中心全科医师轮训方案》,规定社康医务人员定期来院轮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特色菜”方面,集团各社康中心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供包括温针、刮痧、艾灸、中药封包、中药涂擦、通督灸、药罐疗法等3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各社康中心还拥有全自动心电图机、彩超、骨密度仪等功能及影像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体质辨识仪、经络检测仪等治未病设备以及各种中医康复设备,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在宝安壹方中心工作的陈小姐对中医推拿情有独钟,“由于长期使用电脑,我的颈椎、腰椎一直不大舒服,现在中医院(集团)的社康就开在我们办公室楼下,我下班就可以过去做推拿理疗”。宝安各社康的适宜技术服务量从2016年的35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60万人次,2018年突破80万人次。

各中医社康还推行全科医生负责制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签管结合,一签到底,谁签约,谁管理。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均标配至少1名中医医师和中医技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指导,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

集团下设社康中心还全面参与到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网络架构中,通过微信、一键电话等方式,实现社康—院部无缝衔接,及时抢救患者性命。当病人病情稳定后,下转到社康,社康工作人员及时更新患者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管理,实现康复回社康;在社康指导、家庭和患者本人配合下,推进瘥后防复。特殊需要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提供医疗指导和医疗服务。

随着中医社康软硬件水平提升,市民满意度及社康首诊率逐年上涨:2018同比2017年中医社康门诊就诊量增长32.88%;家庭医生新签约人数增长38.34%;双向转诊率增长119.13%。

做特

成立深圳市首家

中医医养结合社康中心

宝安中医院(集团)还针对老人这一特殊人群,以大健康理念,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据了解,宝安现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1万,户籍老年人口3.62万,百岁老人28人。

在宝安的中医社康里,凯旋城及中洲两家社康中心作为智慧养老试点单位,为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免费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如给老人配备穿戴设备(如智慧手环等),通过云氧仪、云体重计、云血压计、云体脂计等智慧健康项目时刻掌握老人的健康动态,社康中心根据云端信息传输,定期随访评价老人健康状况,为有需要的老人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健康服务,实现创新型智慧养老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更便利、更贴心、更放心的养老服务。

不只于此,2019年7月1日,宝安中医院(集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正式进驻燕罗街道颐年院,深圳首家中医医养结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这也改变了西乡以北没有三甲医疗点的历史。

走进颐年社康中心,可看到这里有山有水,环境舒适,旁边100米远就是颐年养老院,康复楼则在施工。颐年社康负责人黄亨介绍,作为深圳市首家中医医养结合示范点,颐年社康设有26个科室,常驻4名全科医生,每天还有3到6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家坐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曾到此会诊,并常态化邀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吕龙教授、全科专家宋国杰教授等知名专家医疗团队到社康服务市民。

与其他中医社康不同,由于旁边就是养老院,颐年社康“医养结合”方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护理、养老等为一体。对居家养老的老人,颐年社康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设家庭病床,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提供医养服务,同时由专科护士提供伤口造口、气道管理的专业指导。在情况严重时,老人可直接转入疗养病床住院,做到“小病不离床,大病不出院”。

居住在颐年院的简素玲老人对中医医养结合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她因髋关节骨折在轮椅上坐了一年零两个月,甚至已出现腿部肌肉萎缩。社康中心人员得知情况后,特邀请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到社康为老人诊治,不久后她便重新站了起来。

黄亨介绍,在颐年社康现有规模上,集团规划建设颐年社区医院,建立住院部,增设100张病床,全面开设全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临床科室及康复病区,深化“中医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将中医服务延伸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构建若干个养老型社区。此外,还计划打造约500平方米的中药园,种植薄荷、金银花、白芍等中草药,建设长者饭堂,根据季节变化和食材药性提供膳食,全面擦亮颐年“中医医养结合”品牌。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