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化纠纷 乡情暖人心

调解员为当事人进行耐心调解。

普法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左一为姚绪群)

“人民调解”是宝安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守牢底线、扎紧藩篱,对基层重大纠纷、群体性事件进行第一手的专业调解制度。生活中,它既是重大矛盾纠纷的“灭火器”,又是离居民最近的“法律服务”,亦为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今年上半年,宝安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8398宗,成功调解8140宗,调解成功率达到97%;其中伤害赔偿纠纷4486宗,婚姻家庭纠纷724宗,劳动争议纠纷726宗,合同纠纷545宗。

“调解就是调心,很多矛盾到最后就是沟通问题。”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宝安区司法局基层科了解到,今年以来,宝安区司法局通过积极开展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强化矛盾风险防范化解,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首创调解员“乡音语方言库”,旨在借助乡音乡情搭建起沟通与信任的桥梁,并将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广“说事评理”,争创金牌调解工作室

说起人民调解,不得不说宝安“说事评理”新模式。该模式通过组织群众评议群众事,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据介绍,宝安区已于今年1月顺利召开西乡说事评理现场会,总结提炼“说事评理”经验,展现宝安特色调解经验。

尤其是今年已向全区推广人民调解“说事评理”模式,推动宝安区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宝安样本”,助力全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早日形成。目前,各街道司法所已基本完成“说事评理”相关工作。

在此基础上,宝安区积极推动街道打造更多口碑好、威望高、调解技巧精湛的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使品牌调解工作室真正成为宝安区社会稳定的排头兵、和谐建设的桥头堡。

据该局基层科负责人何雪英介绍,今年6月底,全区10个街道已全部完成个人品牌调解室创建工作,如已建成“梁姨调解室”“曾景雄调解工作室”“福清调解工作室”,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有特点,如新安街道的梁姨,已经69岁,慈祥且颇具亲和力;而福海街道的曾景雄是一名退役军人,其军人的气魄及信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

何雪英介绍,接下来宝安区司法局还将对已设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进行巩固提升,努力争创金牌调解室。

巧借“乡音方言库” 拉近当事人距离

在基层纠纷矛盾中,越来越多的调解员发现:深圳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其口音腔调也大不相同。很多中低收入人群都是依托老乡介绍进城的,一旦发生矛盾首先想到老乡。“很多矛盾发生短时间内就集合几十个老乡来帮忙。”何雪英介绍,针对这一特点,宝安区司法局进一步加强了人民调解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创新性地首创调解员“乡音方言库”,对矛盾双方出现难以介入的情况时,首先借助“老乡情”,在乡音方言库中甄别最匹配的方言调解员协助参与调解。各调解组织如遇到需要某种乡音方言协助调解的情况,可及时在库中寻找匹配的方言调解员前往协助翻译和调处。

2018年10月,福永街道就有一个四年未结的疑难杂案,当事人的母亲因在宝安某医院做甲亢手术后,因换呼吸机变成植物人,当事人抱着“母亲终将有一天会醒来的美好愿望”每日往返于医院,而医院医生也对当事人每次见面的“唠叨”一筹莫展。后来发现,当事人说话口音与一位调解员相似,后获取当事人的信任后,进一步了解了其“只求公平对待”的诉求,最终将此案顺利调解。

“调解就是调心,很多矛盾到最后就是沟通问题。我们希望用乡音乡情为宝安这座移民城市里需要帮助的调解当事人送上温情与关爱,迈出与当事人信任的第一步。”何雪英如是说。

宝安日报记者 韩翀 通讯员 侯锐丹 文/图

打造“半小时”

公共法律服务圈

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开门迎客,内设公证服务、公证咨询、司法鉴定等七项综合法律服务

新投入使用的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有乾坤”,大家若不走进去瞧一瞧,还真不知道宝安又多了一处“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开门迎客啦。

将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功能纳入中心服务,旨在通过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为人民群众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记者获悉,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深圳市宝安区21区前进一路86号深信泰丰大厦一楼,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宽敞明亮、窗口分设清晰,在门口右侧的自助服务机上,市民可领取公证服务、公证咨询、法律援助咨询与受理、司法鉴定咨询、综合业务、社区矫正受理、12348法律热线等七大法律服务业务号码。

据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设置公证服务,即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该服务中心新设立的司法鉴定咨询窗口,工作人员邓小清告诉记者,很多人还不知道这里可以进行司法鉴定,其实只要当事人准备的相关材料较为齐全,这里就可以为其进行相关鉴定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律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置远程视频办公室,方便广东周边的亲属到此探视,只需提前申请,经过相关审核后,就可以免受舟车劳顿之苦在此与亲人会面。

宝安日报记者 韩翀 通讯员 钟珊

新安街道司法所所长姚绪群:

创建“和事厅” 让小事不出社区

近期,宝安区新安街道司法所所长姚绪群被先后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个人荣誉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新安街道司法所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形式取得的成绩。日前,姚绪群讲述了他和社区“和事厅”的故事。

早在2013年,新安街道就成立了全省首个社区“和事厅”,由驻点律师、社会组织带头人及有威望的社区热心人士组织当事人调解,引导当事人充分协商,避免对立情绪,从而实现“邻里纠纷邻里调”。“我只是为调解工作搭建了平台。”那一年,正是姚绪群刚刚来到街道司法所的第一年,他回忆称,那时调解工作不好做,起初就想通过居民调解来化解矛盾,逐渐发动了社区“五老”自愿调解,“和事厅”也应运而生。

2014年底,新安街道2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和事厅”,成立花园小区“和事室”8个,实现22个社区“和事厅”全覆盖。自成立以来,社区“和事厅(室)”成功调处纠纷2573宗,调解成功率达99%。实现了“把小事化解在社区”的初衷。

成立“和事厅”只是姚绪群开展众多法治工作中的一项。近年来,他还带头编写了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出版普法读本促依法办事;组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以“法治+文化”的方式,深入开展“法律五进五提升”活动,创建“互联网+社区民生法务”平台、法治文化商业街和主题公园;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法治示范街道”和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建立社矫劳动基地、提供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众排忧解难,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宝安日报记者 韩翀 李亚伦 文/图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