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大宗祠气韵生动 百年桂圆树古朴沧桑

曾氏大宗祠顶部的雕塑。

曾氏大宗祠的双喜门环 。

古村档案

编号:0500023

●村名:

东塘古村落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东塘大道9号

●坐标:沙井东塘古村落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中西部,南临沙头社区,北接辛养社区。东塘村虽小,交通却四通八达:东至环镇路,西出为沙井路,南通新沙路,北抵明珠二路。

●文脉:东塘是原东山村、塘下村的合称,塘下村名见清康熙《新安县志》,东山村名见清嘉庆《新安县志》。解放初期属新桥乡,土改时期属东民小乡,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东塘初级合作社,到1956年,与沙一村、沙二村合并为银星高级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于银星大队,1963年属朝阳大队,1984年属朝阳乡,1987年成立东塘村民委员会。

村标1:曾氏大宗祠壁画精美

沙井大街川流不息,与它相接的明珠二路也承接了它的喧闹。背向沙井大道,沿着繁华的明珠二路往前走,道路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掺杂着商家形形色色的促销广告,三五成群的路人,不间断地游走的汽车,伴随小商贩的吆喝,在这条透着浓郁商业氛围的街道上勾画着熙来攘往的景象——这便是东塘商业步行街。

东塘古村落,与东塘商业步行街仅一墙之隔。

座落于东塘风水池塘不远处的曾氏大宗祠,是东塘古村尚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宗祠坐西朝东,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年间曾重修扩建,民国初改为书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宗祠中座因失火损毁,后被改为政府粮库,之后又由东塘村委筹资购回。如今所看到的曾氏大宗祠为2012年由东塘股份合作公司组织筹资重建,修旧如旧,保存了原有的格局和规模,总建筑面积786平方米。三间三进砖木结构,前后檐廊,采用常见的抬梁式结构硬山顶,相得益彰。祠堂面宽18.5米,进深42余米。

宗祠正面左右设石柱门廊,大门上方镶有朱砂底牌匾,阳刻“曾氏大宗祠”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边楹联“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打开宗祠大门,中为天井,两侧为廊房,抬头往上望,庑殿顶牌正脊中央有石刻麒麟,上方寿桃云,两侧各饰鸱吻。祠堂内部有各色各样的彩色壁画和灰塑,以山水人物和动植物为题材,活灵活现、造工精美。穿过天井,再往后是三级花岗岩石阶梯,两侧为对称塾台,立了四根石柱,拾级而上,则是后堂,为三省堂,整座祠堂与新桥曾氏大宗祠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但此“曾”却非彼“曾”:相传东塘村原来分作东山与塘下两个村,开基祖为曾志大,于北宋天圣年间自南雄迁居于此,开村立业。新桥曾氏晚于东塘曾氏,故尊称其为大哥。而宗祠此番引用了新桥曾氏先祖曾参的对联,也正是印证了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天下一曾无二曾”的传说。

村标2:百年桂圆树古朴沧桑

走出曾氏大宗祠,一旁就是幽深的巷陌古道。东塘古村落经过斑驳的墙壁经岁月的洗礼,早已失了原貌,苔藓趁隙在此落脚,并一发不可收拾地侵蚀着这份古朴,使它更显沧桑,可沧桑里又透着已知天命的安然与从容。院墙里偶尔探出一两枝细叶榕的绿意,在风里摇曳,仿佛是诉说着曾经的生机盎然。

以为“曾经”是结局时,转又发现在残桓断壁的荒凉里,有生物却在默默地延续着生机盎然——那棵坐落在东塘古村落深处的桂圆树。

据村里上了百岁的老人说,这棵桂圆树已有百年历史。百年老树的身后,有一栋三层高的民国风格建筑,散落的窗户,残破的墙垣,还有肆意地攀爬而上的青苔,无不透着萧条。而这棵桂圆树却从初时的弱不禁风历经岁月的洗礼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树根处,有一用水泥砌成的两米见宽的圆形高台,仿佛正在向世人诉说它也有过倍受呵护的时光。正所谓“树大好乘凉”,它在成长的历程中曾为多少人庇荫?又曾有几多孩童爬上它的枝头闻花香、采果实?身后那栋建筑或许曾是它仰望的风景,但最终它却超越了这道风景直上蓝天,又将枝头伸向房屋的上空想为它遮挡风雨。细细碎碎的阳光从葱郁的枝叶里洒下来,再也不见曾经的欢声笑语,只余它自己,像名智者般看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笃定又孤寂地守望着古村。

村标3:古井边的菜地

东塘古村遗留下的古建筑多数为清末民初所建,在交错的巷道里,随心而走,拐角只见几座清末民初所建的低矮平房。平房围着一块水泥平地,颇像农村用来晒稻谷的晒谷场,四边还做了排水沟,又留了路通向四围的楼房。一旦这里有动静,居民只要打开门或推开窗便一览无遗。不同的是,这块水泥平地的中央,是一口圆形井。井沿也用水泥浇铸,高出水泥平地约一尺。大概是打水时井水常常浇在井壁上,水泥井壁已长满了一圈圈的青苔,定是不能饮用了。

井的不远处是一块空地,被“裁”成了几小块,每一小块土上,工工整整地长着各样的蔬菜。应是租户“见地起意”,又见有井水,并在此地开土种菜,热爱生活的人从不闲着。看着长势喜人的菜地,想象着菜地的主人每天从井里取水浇菜的那份兴致勃勃,还有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许多一米见长的细竹杆,左右交错地用扎带围成菱形篱笆的用心,不由得暗叹他在光怪陆离的都市里竟然坚守着一份山野村夫的恬淡。

村标4:东塘味道唇齿留香

东塘人的回忆里,还有东塘美食。棠记早餐店、娥姨烧蚝、新茶人、四海牛杂……其中,脱颖而出的非位于东塘路尾的小吃店“点品集”莫属。

这个已经营了十五年的沙井小食老品牌,不单是东塘人的回忆,更是沙井人的回忆。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点品集”,弹出来的都是食客们的餐后点评。虽藏身于东塘街尾,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有追寻儿时记忆而来的;有看了帖子慕名而来的;有见客似云来好奇而走进来的。每天十二小时的营业时间里,店里总是应接不暇。

甜而不腻的糖不甩、唇齿留香的药材鸡脚、酥而香的炸云吞、解暑的绿豆沙、驱解疲累的芒果布丁……没有过多的宣传,商家致力于做好店里的每一份小食,而这份用心又从食客们熟门熟路的点餐中彰显出来。

点品集的创始人是沙井本土人,或许起初经营是为了生活,又或许是为了传承一份家族的手艺……一开始,来店里光顾的只有附近的东塘人,陆陆续续地,隔壁村也有人前来,再后来,店里的客人不再是清一色的“港白话”。学生、上班族,放慢匆匆的脚步,邀上三两好友,走进装修风格清新自然的点品集,点上爱吃的小食,话家常、侃人生,悠然自得。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十余年。当年的学生已成长为上班族,当年的上班族已有了自己的事业。点品集也在这期间研发了许多的新品,而价格却还是当年的价格。店面已略显狭小,餐桌椅渐渐地摆向了屋外,食客们也不介意,于是每每傍晚,但见此处门庭若市,欢声笑语间,点品集三个字已渗入许多人的生活里,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或许是因为得知东塘将拆迁,2016年末,点品集从东塘街尾搬迁至天虹商场。随后,又在不远处的辛养社区开了第二家店,不论在哪,每天中午十二点才营业的点品集都是门庭若市,也保持了当初的味道,还是原来清新自然的招牌,只是“点品集”三个字前的那枚象征着“稀有”与“幸运”的四叶草被一片绿叶代替。而随之从东塘街尾消失的,还有其他几家居民爱去的食铺。

村民:曾奶奶的流光岁月

在回忆里回忆,在过去里寻过去,是住在风水池塘不远处的原住民曾亦林奶奶每天的必修课。

曾奶奶今年已年近八十,娘家是新桥曾氏。没念过书的她,经熟人介绍,嫁至东塘,从此恪守妇道,相夫教子。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经历过最动荡的时局和最艰苦的岁月,而曾奶奶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与丈夫一同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5子3女。儿女们长大后,都陆续离开,现在都生活在香港,颇有成就,偶尔回到故土来探望曾奶奶。也曾想接曾奶奶去香港生活,但曾奶奶难舍故土。自打20年前丈夫去世后,曾奶奶一直与小儿子生活在现在的这栋小楼房里,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曾奶奶的身子骨十分硬朗,天气好的时候,她会带着小儿子一起在村里转转。走那些幽静的巷道,回忆从前一家人贫苦却又不失欢乐的日子:一件衣服从老大传老二传老三,一直传到老小;而口粮,先在厨房把丈夫的留出来后,再给孩子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分配好,她自己却总是等孩子们吃好后再收拾着残羹剩饭果腹。很多时候,不得不饿着肚子,却要教给孩子们好好生活的信念。

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只有曾奶奶自己才知道,那些年,是如何瞒着家人熬过那些偷偷饥饿的日子。所幸,苦尽甘来,如今衣食无忧,每个月还能领到一笔养老金。她希望余生可保持现状,她已经习惯了与小儿子一同闲坐在屋前的石板凳上,看门前的人来车往,看前方那风水池塘边恬静的风景,看篮球场上奔跑着的青春少年。偶尔,与不太言辞的儿子述一段从前。习惯,是最温暖的存在。

只是,曾奶奶家的墙上,也被盖上了“拆”的戳。

她默默地收拾着家里的细软,做好了随时搬走的准备,却又迟迟不愿搬走。

她流连于这方已生活了六十余年的故土。或许这儿有太多割舍不掉的回忆,或许是已近耄耋之年无法再接受变迁。“等新的楼房建好,总会再回来的。”邻居安慰着她。只是,再见时东塘村已不会再是曾奶奶记忆中的样子。可人们总得与时俱进,去迎接新的生活。

叶汐 文/图

笔者手记

东塘古村别有一番韵味,比如位于曾氏大宗祠后方那栋上下全由长方形麻石堆筑而成的石头屋;比如立在巷口旁那一米余高的无字界碑;比如风水池塘前那坐着轮椅静看人间的104岁老人;还有古村深处那矗立在荒废老屋前的百年桂圆树,都是故事,却又无从寻起。最终,这些人、事、物是否都会随着“拆”而烟消云散?

走在东塘村,三月的风轻轻吹来,阳光下,池塘边的人们在打牌、下棋,一幅自得其乐、悠然恬静的画面不由得让人停留下来,多希望能为东塘古村留下些什么。然而,新的故事已奏响序曲,那就前行吧。未来,想必将如那墙角透出来的一枝三角梅般,十分绚丽!叶汐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