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基层大抓支部 推动党建向纵深发展

宝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18年10月12日,宝安区十个街道党校集中挂牌(揭牌),在全市率先实现“一街道一党校”规范化建设。(资料图片)

区委常委会带头,全面推行“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创“三会一课”观察员制,每月深入相关党支部,“一对一”实地督导8840余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六定三下沉”,重构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不增人、不增编、不增费,社区党委平均可调动120多人、1400多万元资金,初步实现“实时、泛在、善治”;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将支部建在物业小区、股份公司、“两新”组织、工程项目,新增党组织228个、党建百强企业20家;创新“党建+工程建设”“党建+一水拆迁”等做法,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共促,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宝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宝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018年,宝安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区委常委会带头,推行各级党委会、党组会、支部会“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必学首学内容。据统计,区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4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39次,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2万余期。尤其是精准对标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区副处以上干部开展两轮“转作风、大调研”,区领导牵头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等6项重大课题调研,在全区形成调研成果669个、工作建议266项,全部转化为工作方案,其中631项已落地见效。

宝安区坚持立足群众实际抓创新,以系列创新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宝安落地生根,深受党员群众好评,反响热烈。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全区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班次的必设教学单元;对处级干部、党组织书记等进行全员轮训;发挥十九大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优势,设立十九大党代表费英英工作室;成立全市首个“新时代大讲堂”,形成区-街道-社区全覆盖宣讲学习体系;在深圳电台湾区之声104.3频道开设“用声音致敬新时代”原文诵读专题,推出党员群众“诵读十九大报告”“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特色项目;开展“站在党旗下”电台重温入党时刻活动,推出以爱党爱国为主题的“快闪”演出180场……

为着力抓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落实,宝安区创新实施“三会一课”观察员制度,选派党性强、懂业务的党员担任观察员,每月“一对一”驻会实地督导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情况,共选派观察员1200余名,对接1919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观察督导8841次,不断提升支部组织生活严肃性有效性,有关经验做法被省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刊物收录,市领导予以批示。同时,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依托优秀党支部打造“三会一课”示范课,举行“书记带教”,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和录制课程视频,各级书记累计讲党课1960余场,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持续大抓基层大抓支部 推动基层党建向纵深发展

去年,宝安区重构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在不增人、不增编、不增费的前提下,对社区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推动管理、资源、服务下沉,让社区党委有职有权有人有物,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领导核心作用,使宝安基层治理格局焕然一新,初步实现“实时、泛在、善治”,获得老百姓广泛认可,摘得“南都街坊口碑榜民生实事金奖”。

“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都高高飘扬”,去年,在基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中,宝安区从组织覆盖和质量提升两方面着手,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123个社区党建标准化通过市达标验收,92家一级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创新“支部建在小区”,通过在每个街道建立一个样板,推动建立小区党支部102个,辐射带动52万余人,其中西乡街道丽景城小区党支部获评“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区入选2018年全国十个“幸福小区”。在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中,京东尚科、双赢伟业等2家企业的党建创新做法,在中组部举办的全国互联网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进行案例展示。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质量,新建“两新”党组织141家,成立全区首个商圈党委,新增“党建百强企业”20家、总数达到66家,“党建强、企业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办“头雁工程”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展党务干部大轮训、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社区专职工作队伍……去年以来,围绕“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目标,宝安区坚持党建引领、需求导向,统筹全区党政群团窗口服务资源,打造涵盖民生服务、组织、文化、研究、救济等多个领域的“党建+”服务项目,通过党建工作项目化,以“绣花”的功夫服务群众,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2018年基层党群服务专项资金共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实施党建服务项目207个,累计开展活动2157场次,惠及群众54.4万余人次。

强化正向激励和教育监督 党员干部敢于作为当先锋

去年,宝安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大力发挥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的先锋作用。区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到一线,担任治河的河长、网格管理的网格长和专项工作指挥长等,带头挂点推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全区处级干部带领“两代表一委员”,每周“五员”进社区下访接访,化解矛盾3618宗;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派380名干部参加重点任务攻坚;到工作现场一线开展专项考核,近距离考察使用干部,一批在治水、查违、土地整备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出台“两令一书”制度,专项工作专项激励,颁发嘉奖令4份,嘉奖37个单位和87名党员干部,为尤为突出的5名干部记功;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规定容错免责的12种情形,区分失误偏差与违纪违法的界限,及时为被错告的党员干部予以澄清,最大限度保护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把“做合格党员”落实到岗位奉献上,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治理等工作中创先争优,开展“做合格党员,为人民服务”系列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服务”,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立“党员服务示范岗”,1500多个支部、23100多名党员响应,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1040个。如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国率先实施“5+2”“白加黑”弹性时间工作制,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岗位上,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廉洁、优质服务。

2018年10月12日,宝安区十个街道党校集中挂牌(揭牌),在全市率先实现“一街道一党校”规范化建设,创新“九有”标准,做到有名有实高质量,充分发挥街道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作用,当年建设当年开班,由街道书记主讲第一课,培训35场、5606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宝安以“党建+业务”服务中心大局,创新“党建+工程建设”“党建+一水拆迁”等做法,将急难险重工作作为锻造党员干部队伍的“磨刀石”,以攻坚克难成果来体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省、市下达硬任务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筑物征收处置工作中,全区抽调以党员为主的299名精干力量,在项目现场指挥部建立临时党总支,通过9个月连续奋战,平稳和谐拆除了493栋“一水”遗留建筑群,坚守了政策底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用3个月强力拆除了侵占国有土地8年之久的“光之明”违建,成功完成一批“硬骨头”任务。

宝安日报记者 何艳 通讯员 康勇斌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