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规划设计专访:最具生活魅力的国际滨海休闲岸线

万众期待的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中区昨日试开园,市民又多了一个春节必去的“打卡点”。公园在规划和设计上有何玄机,未来将为市民打造哪种休闲体验,将为深圳的城市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在依然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深圳华侨城滨海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规划设计部总监郭志伟带着本报记者走了一圈,逐一介绍公园的“解锁方式”。

国际范

国际化滨海休闲带

“公园从最初就定位为国际滨海休闲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我们一直遵循这样的设计原则。”郭志伟说,华侨城于2017年拿下地块,项目当年就捧回了有“景观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公园由LLA、SWA等国际知名的规划设计公司倾力打造,拥有多个国际认证和奖项,是国内首批获得LEED-ND认证的项目。

中区最夺目的建筑——有“海上歌剧院”美誉的“湾区之声”演艺中心“秀外慧中”。香港著名建筑设计师严迅奇设计的独特音符造型建筑之内,设有1500个座位、国家标准“台口”的剧院和6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满足国际大型巡回剧目的演出,“类似《阿依达》这种大型剧目以前在深圳是演不了的,演艺中心弥补了深圳在演艺场所上的缺失。”郭志伟介绍,除了18米宽12米高的舞台,剧院的装备水平和运营团队均为国内一流,可以说是深圳演出效果最好的剧院。

深圳正在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绿化设计是滨海文化公园的亮点之一。“我们选择了适合岸线边生长的植物,种植乔木3000余棵、灌木50余种,在设计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全过程海绵系统,是一条国际化的海滨休闲带。”郭志伟说,公园规划、建设、生态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市领先。

超亲海

深圳岸线3.0升级版

作为一座滨海公园,海洋元素必不可少,如何发掘出湾区的岸线魅力是公园在设计中的重头戏。“深圳最早的是岸线是海边自然生态的郊野公园,第二代是深圳湾这种一条跑步道到底,只限于十几米宽的岸线。我们的海边有海堤岸线,岸线后有公园,纵深有300余米,公园和岸线实现了有机的融合。”郭志伟介绍,滨海文化公园在设计时吸取了深圳现有滨海公园、岸线的设计经验和教训,实现了跑步道、人行道、巡逻道和消防通道分离,避免人流交叉。

公园内设置了多重曲线、台阶,具有三种不同的观海层次和视觉效果:第一层是沿海岸线;第二层是公园内穿插的滨海廊桥,市民可以站在桥上看海;第三层园内建筑上。公园内还13个造型独特、飘逸的钢结构装置,飘带形、云朵形、飞鱼形、贝壳形的装置既与海岸线相呼应,又充分融合了海洋元素。面海而设的景观坐凳兼顾观海和休憩功能,身后就是结合声光电效果的灯光秀所在。

“我们结合了华侨城30多年旅游业经验,将第五代旅游产品‘全域旅游’概念引入滨海文化公园,公园全天候免费开放,配套的多种业态将满足各类人群需求。”郭志伟介绍,公园二期、三期将具备更多国际化功能和海洋元素,成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落点之一。

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