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恋《西厢》

《西厢记》中单凤雨剧照。

《西厢记》剧照。

单凤雨所获荣誉。

单凤雨所获荣誉。

带着严重的职业病咽喉炎,坚持17年,花光积蓄,四处拜师学唱京剧,只为12月20日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在深圳市少年宫剧场,为票友们奉献一出好戏——张派名剧《西厢记》。

京剧《西厢记》根据古典名剧改编而成,是张派唱腔(代表人物为张君秋先生)的著名代表剧目。宝安中学退休英语教师单凤雨,既是剧中女主角崔莺莺的饰演者,也是本文的主人公。

爱就爱了

单凤雨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酷爱唱歌。9岁时,父亲曾一板一眼、逐字逐句地教她学唱京剧《霸王别姬》《女起解》等,却并未形成爱好。

1978年,国家全面恢复高考,单凤雨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1980年,她凭借英文歌曲《孤独的牧羊人》,一举夺得湖南省大学生文艺汇演民族组第一名。1986年,又荣获湖南省“芙蓉杯”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

1994年暑假,她到宝安度假,通过收看电视,得知宝安电视台即将举办“百歌颂中华”十佳歌手大奖赛,且参赛歌手不限户籍,毅然报名参赛,凭借一曲《父老乡亲》荣膺“十大歌手”称号。

“颁奖晚宴上,我与颁奖嘉宾们同桌。”单凤雨介绍,“席间,嘉宾听说我是英语教师,大学学历,而且会唱京剧,一时兴起,约我现场合唱京剧《智斗》(《沙家浜》选段),并由我一人唱两角——胡司令和阿庆嫂。”

颁奖嘉宾对单凤雨唱戏的表现大加赞赏,“认为我唱戏,也绝对能拿十佳。”单凤雨说,“如此高的评价,让我很惊讶,但很快也就忘了。”

走火入魔

之所以改学京剧,是因为已是宝安中学初中英语教师的单凤雨,一场大病后让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嗓子倒了,只剩一线小嗓(又叫假嗓),而且人也瘦了,容颜憔悴。

“歌唱,需要大嗓和小嗓的结合。只剩小嗓,虽不能再唱歌了,但却可以唱京剧。”朋友的建议,让单凤雨瞬时联想到此前“百歌颂中华”十佳歌手大奖赛颁奖嘉宾对她唱京剧的评价,从而坚定了中途改学京剧的决心。

身为教师,她教学任务繁重,除了每天恒定的8—10个小时上课、备课,她利用每天的6个课间休息,每个课间各“抓”2个学生进行辅导,同时注意培优辅差,今天下班后留10个尖子生进行培优,明天下班后便留10个学困生进行辅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20个班中始终位列前三名。

为了学京剧,她克服困难并见缝插针。由于唱京剧声音很大容易扰民,邻居甚至联名向管理处投诉,要把她赶出小区。为此,她只能在晚上改完作业后,在深夜十一二点时,躲在被子里模仿张派唱腔录音学唱。

“有时遇到技术瓶颈,或不懂声腔如何处理,便立即打电话向专业老师请教。”单凤雨笑着说,“深更半夜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我已经走火入魔。”

单凤雨对张派京剧的痴魔远不止于此,因为当时深圳还没有京剧团,她只能对着电视或跟着磁带学唱。严重的咽喉炎,是教师易患的职业病,也给她学戏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几乎每周都要打消炎针,但她从不间断,一直坚持练习。每遇五一、国庆或寒暑假,她还坐飞机前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跟京剧团专家学习。

长梦未央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单凤雨取得不菲成绩:2013年,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京剧艺术比赛金奖;2014年,荣获“和平杯”十大名票第二名;2017年,荣获全国京剧票友大赛华南赛区金奖。

其中,为了备战“和平杯”,她在天津住了一个月,排练30天,并自费邀请22个乐队老师(含5位指导老师),进行排练和合乐。

“和平杯”作为中国京剧业余活动的最高竞技和展示舞台,能够荣获十大名票第二名,对于一个普通的京剧票友而言,当有“会当凌绝顶”之感,然而单凤雨却长梦未央。

“从唱歌改学唱京剧,如何去掉‘歌’味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我一定要努力跨越。”单凤雨说,“此外,此生我一定要完成主唱一出戏的夙愿。”

为了去掉京剧唱腔中的“歌”味,首先必须学会气息运用,掌握用嗓方法。“一张薄薄的餐巾纸,贴在墙上,先近距离向纸吹气,不让其落下,然后渐渐后退,以此训练气息。”单凤雨每天练15分钟,现已坚持了4年,“如今我的最好成绩,是在30公分外吹气,接连15分钟纸巾不落。同时,也从中学会用气息吹动声带来发声,而不再单纯用嗓发声。”

此外,她坚持高模仿、努力探寻唱戏的发声原理与共鸣区,并通过反复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之类的口诀,来控制嘴型(外小内大)和增强唇齿力度,确保膛音标准而响亮。同时,熟记京剧13辙并反复寻找各辙的共鸣区,通过唱腔收声归韵提升专业水平。

好戏登场

今年12月20日晚,由单凤雨主演的张派名剧《西厢记》如期登场。

“国粹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仅能唱好一段戏,是算不上名票的,还必须具备唱念做打的功夫,手眼身法步样样都得会。”单凤雨说,“只有登台演几出戏,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名票。而演好一出戏,至少也得3—5年的准备与积淀。如今,由票友而非专业演员主演的京戏寥寥无几。”

4年来,为了能登台演一出戏,单凤雨从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等方面,逐一加强学习和训练。“初期,我对着视频练习打基础。后来,我找专家一对一辅导求提升。”

为了演好《西厢记》崔莺莺,每年她利用两次假期前往北京战友京剧团,向张派名家张萍学“唱腔”,每次2天;为了学“身段”,她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向在深名票杨晓芸取经。

不仅如此,为了本场《西厢记》公益演出,她还添置了一整套的京剧行头,并重金邀请福建京剧团近40人的团队,包括2位国家二级演员和乐队、灯光、音响、剧务等专业人士,前来联袂打造。

在长达2个小时的剧中,她的个唱部分足足55分钟,另有近半个小时的念白。“为了这一天,我苦苦坚守等待了17年。”谈及当晚的演出,单凤雨说,“如果不是重感冒未愈,鼻塞、咽喉痒痛,我原本可以唱得更好。不过,在带病状态下完成全场演出,虽有瑕疵,但也无憾了!”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文/图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