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排渠上好风光

铁岗水库排涝河成宝安黑臭水体治理修复样板。(资料图片)

工作太忙,有一阵子没去铁排渠巡河了。在西乡街道工作时,我是铁排渠的街道级河长。到了区直机关后,本来调整我做别的河长,但我申请继续挂点铁排渠。在西乡短短五个来月,我无数次来这里巡查,协调拆迁和建设管养等事宜,因为有投入,所以,有感情。

发展之殇

河和渠不同,河是自然形成的水道,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历史上有郑国渠,现代有红旗渠,那都是人工修建的伟大水利工程。铁排渠也叫铁排河,它本是铁岗水库配套建设的灌溉渠,上世纪九十年代拓宽成铁岗水库备用的泄洪渠。它从水库溢洪道开源,经铁岗、凤凰岗、臣田、固戍、南昌五个社区,全长6.95公里,到航城街道入海口接入珠江。

听人讲,铁排渠建成后,只在2008年发大水时启用过一次。以前也没有补水,所以,渠底基本都是干的,上游部分地带硬底化,平时积满了厚厚的淤泥,长满了青苔。这二十年,两旁建了大量工业厂房和民宅,以前没有任何截污设施,我在巡河时看到,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顺着105个排污口直接排放,没有清水的冲刷,淤泥更深,水黑如墨,臭气熏天。随意丢弃的塑料瓶、垃圾袋等比比皆是。有些工业废水,有时是黄色,有时还有红赭色,夕阳西照时,泛起的油花如七彩飘带。

除了脏,铁排渠的破旧也是不忍直视的,整条渠就像一个老态龙钟、衣衫褴褛的老者。从源头开始,挡墙就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在铁岗社区路段,河岸一米左右就有裂痕,很让人担心会有崩塌事故发生。上游很长一段,河床和墙都做了横撑梁,感觉就像是心脏搭桥。这梁无意中成了独木桥,让两伙拾荒人员趁机借桥在山坡上安营扎寨,养了大量的鸡鸭和狗,更是加剧了污染。总之,二十年的历史,在造就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承载了一条河的伤痛。

碧带之姿

以上所述,皆是过往。今再巡河,焕然一新。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厚重,水是灵动。没有水的滋润,城市就没有生气和温度。铁排渠原本是干涸的渠,现在,从源头开始就有了补水,补水设施设计得很精细,先引水到半月槽里,然后槽满时以瀑布之姿飞流如下,在夕阳的映射下,如点点繁星竞相辉映。源头处河水不深,30多厘米,清澈见底,汩汩地流淌,像是涌动的小卒,你追我赶。在河道中间,还铺了大石头供行人游玩,很有亲水的氛围。大约半里地,有一处平峦山流下来的山水出口点,清澈的泉水与岩石撞击,发出悦耳的声音。周围还铺垫了一些假山石和水草,犹如一个精微的水帘洞。

好的风景,少不了动植物的点缀。水清了,就自然招来了鱼和鸟。

水光潋滟,鸟鸣啁啾,白色的鸟不时在嬉戏和捕食,特别是下游宽阔的河面上鸟越来越多,对行人也不怎么畏惧。如果我们的鸟能像欧洲那样,主动地走向人类,我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就真正实现了。河里应该是罗鲱鱼吧,有些专业的钓鱼人在这里垂钓,想来也不是钓来吃的,只是一种消遣和情趣。

通过整治,铁排渠的整个基础设施都有大的提升。河、坡、墙、路、牌等相对完善。很多地方都竖立了指示牌,河的基本情况,河长、段长等标识都很清晰。从源头开始,有条件的地方都做了梯形的生态护坡,护坡里面,种满了各类芦苇和花,我也叫不出名字,看起来绿叶红花,生机盎然。在河道两旁,建了蓝色的绿道,路边还种植一排细竹,有的地方全都种上了艳丽的簕杜鹃,姹紫嫣红。人们三五成群,悠闲自得,或漫步,或慢跑,或骑行,描绘出一幅幅慢生活的长画卷。

汗水之成

天上掉不下来馅饼!几十年积累的问题,两年内解决,是靠大家的双手干出来的!

河长制在这里得到了坚决的贯彻落实。从区到街道到社区,依次有区级河长、街道级河长、社区段长,对巡河频率、职责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大家都能很好地做到。记得有一次,区领导在三十几度高温下,带着大家从铁岗源头,穿街过巷,尘土满面,汗流浃背,全程步行,一直走到入海口嘉禧酒店,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在这一路,我们记下了所有五清(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问题,形成了一份翔实的底账,事后还一一跟踪解决,有力地推动了铁排渠的整治工作。

两年时间完成该项整治工作需要强大的施工力量。中电建作为国字号的央企,承担了这个艰巨任务,高峰期时组织了三百多工人,一百多台机械全线奋战。令我难以忘记的是,宝安大道箱涵段,只有一米多高,大型机器无法进入,是工人们猫着腰一锹一铲,硬是在臭泥中挖出通道。在最紧张时刻,24小时挑灯夜战。

河道五清工作中,清障、清违最难。我们的机关和社区干部们,发挥了重要作用。记得在凤凰岗,有两伙人员在山上搭窝棚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在这次整治中,社区极尽人文关怀,帮他们联系租金最便宜的房子,执法队一遍遍讲道理,最后终于做通了工作顺利拆除。如今,这里被建成一个微型公园,红花绿树,草木芬芳,还修建了亭子,周围还有跑道,经常有很多居民来这里健身。

河道整治,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记得在宝田二路有一个汽车修理厂,距离河道六米之内,有该厂的临时车库,影响了巡河道的建设。我找老板讲道理,他爽快地答应了,几天时间就自行拆除,真为这些质朴的群众衷心点赞!

文商之域

铁排渠,由东向西,横亘西乡,既是水脉,也是文脉。连接着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农耕文化和基围文化。

铁排渠源头地带,有浓浓的客家文化韵味。讲客家话的多,客家菜馆多,臣田那还有客家围屋、池塘等,还保留一些戴凉帽等客家习俗。

在客家话中,岗用得比较多。例如龙岗、横岗、凤岗、铁岗、凤凰岗等。铁岗是个很有文化情调的小村。祠堂门口是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容纳了民间文艺组织打铁文艺社,免费提供文化长廊和一些住宅、工业区的立面作为涂鸦艺术区,艺术家们发挥了天才般的想象力,创作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作品,无意间将社区打造成了一个很有艺术气息的风情小村。

过了107国道是固戍社区,这可是宝安的大社区,一个社区就有20多万人。固戍社区建村三百多年了,村里最有特色的文化点是姜氏祠堂和文昌阁,姜氏祠堂的对联很有底蕴,“祠对鳌峰直蹑鳌头而上,堂环虎石应登虎榜之先”,对仗工整,巧妙地结合了本地的山川地貌,又对宗族耕读传家寄予了厚望。文昌阁是镇村之宝,是几百年前立村时按阴阳八卦钉下的一根拴牛桩,保佑了村里太平祥和。文昌阁建得也很有讲究,阁顶葫芦座上的木质笔状刹尖被称为文笔,在夕阳的照射下,阁顶刹尖的影子可以延伸至对面的水井处,整体来看就像毛笔和砚台一样,但是由于现在寸土寸金,两个建筑之间修建了楼房,这种精致的场景也荡然无存了。文昌阁已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和左岸不远处的绮云书屋、王大中丞祠、锦庭书室、铁仔山古墓等,共同书写了西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一条凝缩传统文化的纽带,也是打造沿河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纽带。源头之处,就是科技孵化器桃花源创新园区,这里山清水秀,绿草如茵,依山傍水,风光旖旎。从这走出了多家知名企业,去年区里又花大力气,将附近的铁岗工业区等一起拿下,成规模地升级改造,建设智创小镇。顺流而下,铁岗那有即将城市更新的西成工业区,臣田那有定军山电影产业园、华讯方舟园区。过了国道,是正在施工的南太工业园,南太园区是美资独资上市企业,集中了大量先进工厂,华为某一个型号的手机就在这里生产,以后它将成为电子、生物等高新园区。南太对面是中德工业园,一大批德国精密制造企业即将落户。到了下游南昌社区,有华丰机器人产业园,整齐划一的厂房,黄红蓝相间的装饰,充满了动感。入海口是易捷通收款机产业园。以铁排渠为纽带,集中了西乡的制造业,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历史赋予铁排渠的神圣使命。

漫步铁排渠,一路观光,一路遐想。渠面虽窄,却在思绪中情不自禁地荡漾起《我的祖国》的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白政瑜)



[责任编辑:舒芳莉]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