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哪天做不动了,我才会放弃它”

陈师傅在工作中。

▲陈师傅整理以前的客户记录。

▲陈师傅为客人套上新做好的西服。

“陈师傅,我想订制一套西服,但不知哪种布料和颜色适合自己,您帮我参考一下。”一个晴天的下午,在流塘旧村的一家约20平方米的私服订制店里,陈师傅正忙着赶制客人订制的衬衫,这时有老熟客进来咨询。这样的情景,在陈师傅的店里极为常见。

20岁拜师学裁缝,26岁来宝安开服装订制店。这门传统手艺,陈师傅一坚持就是26年。“哪天看不清了、做不动了,我才会放弃。”这是陈师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左撇子”学裁缝 锁扣眼练到手磨破

“嗒嗒嗒嗒嗒嗒……”出生江苏的陈伟,十几岁时就经常听到家中缝纫机的声响。“家中兄长就是做这行的,可他们都不让我学,因为这门手艺不但累而且脏,太辛苦了。”但高中毕业后,曾尝试去工厂上班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裁缝这门手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聚集了全中国最多的订制西服店。陈师傅“近水楼台”,直接奔到上海拜师学艺。

“我是个左撇子,学裁缝要从先学习用右手拿剪刀、拿针线这些工具开始,可以想象有多痛苦。”陈师傅说,最先练的就是缝直线、锁扣眼之类的基本活。勤学苦练的那段时间,手指磨破是常有的事。在上海学了两年后,陈师傅便到大连自家兄长开的订制西服店里帮忙。“这一行的学问太大了,去之前我以为自己可以‘出山’,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还差太远。”陈师傅就一边实践一边继续学习。

量体、裁剪、缝制、整烫……在陈师傅看来,哪一个环节都不简单,都需要一丝不苟。“我们最开始的西服订制是以来料加工开始的,经常陪着客人去选面料,很多是上海的老牌子,客人都熟悉。后来有了布料色卡,进口面料也越来越多了。”陈师傅回忆说。

来宝安开店 凭手艺收获“铁杆粉”

1999年,一直对深圳充满向往的陈师傅毅然决定南下广东深圳,在以前的宝安流塘影剧院附近开了一家私服订制店。“那时的店面是间铁皮房,旁边都是工业区。”陈师傅说,20年的时间里,很多客人都成了他的老朋友、“铁杆粉”,也有人从外地慕名而来。这背后,是陈师傅的手艺被认可。

在陈师傅的店里,有几撂厚厚的记录本,里边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位客人的基本信息、衣服尺寸、具体要求等内容。“测量好尺寸后要根据每个客人的身材特点进行一对一裁剪,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有挺胸的、驼背的、溜肩的、平肩的、腰粗的、腿短的等。”陈师傅举例说,做西服时处理颈根水平线与肩线的垂直高度就有不同,正常是5厘米左右,但如果平肩就是4厘米左右,溜肩的则会处理成6厘米至6.5厘米。陈师傅透露,就是这些细节的区别,才能让每一件衣服都是“量身订制”的,适合特定的人。

采访陈师傅的当天下午,有位客人专门从龙岗过来取订制的西服。“我在陈师傅这里订制过4套西服,每一套都挺满意。这套是最近参加培训要用的,陈师傅处理细节很用心。”何先生一边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欣慰的笑容。待客人走后,陈师傅坦白,“其实这套衣服我还不是非常满意,你们发现了没?这位先生有一点驼背,驼背的位置要是再收紧0.5厘米,整体效果就更好了。”

守着老手艺 适应市场新变化

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陈师傅的店里请了3个师傅,收了1个徒弟,再加上自己夫妻俩,每天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客人对衣服特别满意,会直接穿着离店,那个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说话间,陈师傅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20年下来,陈师傅的客人也越来越年轻化,“喜欢订制私服的也越来越讲究,都是比较追求细节和品位的人,而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接受这样的理念。”随着西服、衬衣等的款式的变化,相应的裁剪方法也在发生变化,但陈师傅还是充满信心,“万变不离其宗”。他经常去逛商场,看看一些服装款式的变化,然后回到自己店里摸索。

陈师傅回忆说,刚来宝安开店时,片区一共有6家私服订制店,现在只剩他这一家了。“这门手艺需要沉下心,需要耐性,很多人坚持不了就转行了。像这样的传统私服订制,也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了。”陈师傅坦言,做这行这么多年,他没有收获多少财富,但磨练了自己的耐性,还学会了自己独处。“现在我可以一整天待在店里,就静静地做衣服,不会感到坐立不安。也许只有等到哪天,我实在是做不动了,才会放弃这门手艺。”陈师傅的语气十分坚定。

宝安日报记者 何冬英/文 记者 刘安邦/图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