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记忆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晓林。

任晓林做客宝安区委党校讲“延安经验”。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晓林日前做客宝安区委党校,他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十三年的历史经验及其所形成的知识图谱。任晓林指出,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记忆,是“延安经验”的实践基地,是中国共产党成长成熟的保育床,延安执政十三年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延安是党成长成熟的“保育床”

任晓林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十三年的时间里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延安经验成为1949年以后党的执政的基础,是中国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逻辑起点。

在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闭幕的时候,毛泽东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叫“愚公移山”。毛泽东说:“今天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我们决定了党的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此外,党的七大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确定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延安十三年期间所形成的思想之本,是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我们进北京“赶考”。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赶考”是成功的,延安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逻辑起点,这个经验是不可替代的。

延安到底是什么?任晓林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记忆,延安十三年对于党来讲,形成的是集体的记忆。在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头,这些共产党人保持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延安精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认为,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成长成熟的保育床,党完成了从理论不成熟、组织不成熟,到理论成熟、组织成熟完整的过程。

延安十三年的知识图谱

任晓林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局部执政获得的是一个知识体系。如何理解这个知识体系?他围绕政治权利、政权模式、政治领袖、政治规矩、政治生态、政治关系、政治交往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生动阐述。

●第一个是政治权利。他介绍,中国共产党依靠在延安的十三年,完成了国家权利更替的问题,取得了国家政治权利博弈中的胜利与政治革命的成功,实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革命的转型,包含了对无产阶级执政合理性的阐释。

●第二个是共产党在延安完成了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的任务。共产党在1949年以后有资格和有能力去领导和管理这个国家,这变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通过延安经验所获得的。任晓林说,从旧国家变成了新国家,旧政权变成了新政权,旧民主变成了新民主,这是延安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提出来的民主思想、民主理念在今天看来都是进步的,延安时期是民主制度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非常公开透明。

他表示,延安时期所实行的“三三制”政权模式,也就是在政府干部当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基层政权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按照一定的结构比例选举。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制定《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十六岁(后改为十八岁),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选举是最平等的,是最公开的。任晓林说,“民主制度的推动实质上为1949年以后国家实行民主制度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所以延安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基地。”

●第三是政治领袖。依靠延安十三年,实现了人民救星的身份认同。

●第四个是政治规矩。任晓林说,依靠延安十三年的实践,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党内基本的政治纪律。党的十八大以后,以至于到党的十九大以后,我们制定的很多党内的规矩跟延安时期是一脉相承的,延安时期制定的规矩放到今天来看一点都不落后。比如1938年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几个党的重要规矩,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制定的,强调党员必须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个原则今天也没有落后。

还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政治决议案,同时强调增强党的团结和加强党的纪律的重要性。他说,“对于我们党来讲,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团结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纪律的问题,八十年前强调团结和纪律,今天依然在强调党的团结和纪律,没有落后。”

●第五个是政治生态。任晓林介绍,依靠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生态的基本和谐。

●第六个是政治关系。任晓林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最重要的有三个关系,不管是在延安时期还是在今天,强调的只有三个基本关系,一是党和军队的关系,我们始终讲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二是党政关系,三是党群关系。党和群众是鱼水之情。

●第七个是政治交往。任晓林介绍,依靠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与国际、国内社会的基本联系。延安不是封闭的,不是跟外面没有接触的,延安十三年期间,党跟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自己的主张。他讲到,1938年梁漱溟到延安来,毛泽东多次接见梁漱溟,两个人是非常随和地谈话,以后梁漱溟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还有一个是黄炎培,黄炎培从重庆带领国民党视察团到延安来,回去以后写了长篇文章《延安归来》,在当时的国民党的报刊上发表。他在文章中盛赞中国民主的希望在毛泽东身上。

任晓林说,延安十三年所形成的知识图谱,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对于我们理解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宝安日报记者 张萍 文/图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