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教授与宝安市民面对面 畅谈世界名曲《梁祝》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记者 曾舒琪 通讯员 左汀汀 郑璇 马佳骥)5月31日上午10时,宝安区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是“《蝶之恋》——何占豪教授谈世界名曲《梁祝》”的专题讲座现场。何占豪教授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与三百多名热情的宝安市民分享了这部经典作品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并畅谈了他半个世纪以来“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心路历程。

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何占豪与陈钢在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共同创作的作品,1959年5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兰心大剧院进行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梁祝”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中的部分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是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何占豪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历任多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国金唱片奖评委、金钟奖古筝专业评委会主任。他的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合作)、交响诗《龙华塔》、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二胡协奏曲《别亦难》、《乱世情》、《英雄泪》,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孔雀东南飞》。主要中小型作品有管弦乐《胡腾舞曲》、《伊犁河畔》,古筝独奏《茉莉芬芳》《姐妹歌》,歌曲《别亦难》等。

何占豪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一条“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路子。他的众多作品,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旋律优美感人,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国内外许多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经常上演他的作品。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上海、杭州等地有关单位多次举办过“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专场。他的作品中,“梁祝”协奏曲,多次获中外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白金唱片奖,他编配的高胡协奏曲《梁祝》,由香港中乐团主办的世界华人地区投票选出二十世纪最佳十首民乐作品中,获最高得票奖。《临安遗恨》《茉莉芬芳》1995年获文化部教育司颁发的“优秀创作奖”,由于他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突出贡献,二〇一三年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何占豪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二〇一四年上海市委宣传部授予何占豪“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本次《蝶之恋》——何占豪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专题讲座活动由中共宝安区新安街道党工委、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宝安区新安街道宣传工作部承办,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文体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文艺志愿者协会、深圳市宝安区音乐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流行音乐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协办,并得到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深圳市宝安区胡琴艺术协会以及何占豪工作室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千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具体执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此次活动之后,新安还将陆续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大家前来宝安开展讲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文化人,坚持文化浸润,充分发挥文化“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惠民”润物无声的软治理优势,形成新安特色的社区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社区治理中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助推力,增强城市竞争力,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治理相得益彰,彰显“城市美学、印象宝安”的独特魅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责任编辑:张钊]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