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棉塑"《草原牧歌》获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品类二等奖
“肖氏棉塑”第四代传人罗晓琳分享她的“非遗”故事
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获奖作品颁奖仪式现场,左四为罗晓琳。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记者 曾舒琪 通讯员 左汀汀)5月28日,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棉塑造作品《草原牧歌》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品类二等奖,这也是广东省唯一的获奖作品。作为《草原牧歌》的作者,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肖氏棉塑”艺术第四代传人罗晓琳来到颁奖仪式的现场,捧回了这座奖杯。
回首《草原牧歌》的创作经历,她说,感谢关心和支持她创作的市、区各部门及领导,感谢引领自己走进“棉塑”艺术的母亲,感谢坚持创作、精益求精的自己,更感谢这个时代,让民族文化艺术熠熠生辉:“感谢和感激我们在一个好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好时代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才能跨越民族,穿透心灵,沟通思想,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更加精彩的绽放。”
棉塑作品《草原牧歌》。
细看《草原牧歌》,朴拙的草原风情扑面而来,八个棉质彩衣小人形态各异,男女老幼各具特点,服装配饰藏族风格浓厚,每个细节都充满了草原上藏民的生活气息。这是的“肖氏棉塑”代表作之一。“肖氏棉塑工艺作品”在国内具有唯一性,从本世纪初至现在已发展至第四代传人。罗晓琳就是从母亲丁维桂的手中接下了艺术传承接力棒。
从小耳濡目染,母亲对棉塑艺术的不离不弃的追求,让罗晓琳深深地认识到传承了传统文化遗产棉塑的基本——坚持不懈进行全面挖掘和努力积累拼搏进取的精神实质。正是母亲以源源不断不受任何外力冲击而改变的执着之心,无私地将所有经验和技艺不遗余力传承给下一代急迫之意,激励罗晓琳更加努力,做好传播传承的工作。
棉塑作品《草原牧歌》细节。
“草原上质朴醇厚的原生态给予我深刻记忆和灵感,他们彪悍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我,表达草原上原生活中的人本色才是吟唱的草原生命之歌,才接地气、感染人。”说起《草原牧歌》的创作灵感,罗晓琳如是说。《草原牧歌》的创作主题内容源于她对草原生态的记忆,彪悍淳朴的民族生命力,质朴醇厚的原生态人民,他们融入自然、努力生存、追求美好心灵、热爱生活,顽强的生命力的品格和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罗晓琳,在她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赋予她无限灵感。
《草原牧歌》创作过程。
“棉塑”创作十分不易。材料和技艺如何精准把控?不同人用那种服饰布料、穿戴用具和装饰配饰材料?棉花的塑造是否到位?罗晓琳都要细心琢磨,反复推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点点滴滴的成果来自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观察、积累、总结、推敲、领悟、尝试和琢磨。她说:“掌控工具特性才能发挥到极致,尊重材料的质感和规律才能传达的准确。”
对于“棉塑”,罗晓琳认为目前而言,对传统的技法了解和对材料驾驭的能力仍有欠缺,只有通过更多的创作实践来尝试各种可能。她认为,好的作品一定是把社会效应正能量放首位和个人创作思想统领材料技艺的语言,多方面不同材料的表达及详细的品鉴,才能更好的将想法和内容以及材料的特性,综合绘画针线塑造技艺相结合进行准确表达。
罗晓琳编著出版《中国国粹艺术读本——棉塑》。
保护非遗的核心是延续非遗的生命力。为了让“肖氏棉塑”走近更多人,让“非遗”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自2009年起,罗晓琳就常年进校园、进社区企业展演,如今已达上百场。“把‘棉塑’文化转化成教育资源带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与优秀传统文化接触。”罗晓琳高兴地说,孩子们非常喜欢她的“棉塑”进校园活动,在棉塑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造力,“这也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这个过程中,她发掘新学员并辅导教学,编著出版《中国国粹艺术读本——棉塑》一书,参与策划制作纪录片《一朵棉花的故事》,更有助于培训、教学、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