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力和说服力让调解更高效

福海派出所调解室里,调解员正在处理一宗纠纷。

调解员入驻派出所调解室,以其中立态度带来的亲和力和法律背景带来的说服力,在矛盾的最前沿“冲锋陷阵”,极大地缓解了基层民警压力,同时帮助减少基层矛盾激化的可能性,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据宝安区司法局基层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人民调解入驻派出所以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积极作用,成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包工头拖欠工资引发的冲突

陈某承包了福海街道和平社区一个工程,分包一部分给李某施工,口头约定每人每天200元工资,完工付清全部工资。李某带领十几个工人于8月底完工,陈某多次口头承诺付清工程款,却以各种理由拖延不付款。气愤之下,李某带领十几个工人到工地关电闸,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报警后,经查该纠纷属于可调解纠纷,遂移交至调解室调解。

双方当事人共十几人情绪都很激动,进入调解室后仍在激烈争吵。调解员了解基本案情后,要求陈某和李某参与调解,其余人员先回去,并要求双方冷静下来,相信调解员会公平、公正、依法调解。

陈某和李某冷静下来后,分别向调解员讲述了案情和自己的诉求。李某说,陈某说话不算数,每次都忽悠他,这次不得已才来工地闹;陈某则称,工程还没有验收,他也没收到钱,实在没钱付款才导致违约。经计算,陈某还欠李某工程款一万余元。调解员了解各方诉求后,分开做工作,陈某承诺可以付款,但要扣除停工损失的3000元;李某说陈某再三违约在先他们才来闹的,这是他们的辛苦钱,要求全额付款。双方仍僵持不下,调解员劝解道,幸好双方的冲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否则都要负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下,陈某考虑到李某这方的工人赚的是辛苦钱,不全额付款李某也不好回去交差,同意只要李某道歉,他就全额付款。双方在调解室达成了和解协议。

“事情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是怎么减少损失。”福海街道派出所调解员张建伟说,调解时告诉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举动肯定就要付出代价,如果纠纷可以调解,对方也愿意调解的话,要承担的责任就会小一些,如果对方不同意调解,要走法律程序,就可能涉及治安拘留,依法调解,对双方都有威慑力,能起到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一方欠货款,一方砸车,调解员中立立场化纠纷

余某公司欠张某二十余万元货款未付,张某找到机会,在福海街道某工业园门口堵到余某的汽车,要求其支付之前的货款。双方发生争吵,张某一时气愤砸坏余某的汽车玻璃,余某报警求助,派出所移交给调解室调解。

刚进调解室时,双方情绪非常激动,张某说余某公司欠他货款二十几万元,打余某电话,对方不仅不接还把他拉进黑名单,自己已经找他很久了,必须让他马上付清货款。余某则称,货款的事张某可以去法院起诉他,但今天自己的汽车被砸,张某必须马上赔偿。

调解员认真听完双方叙述后表示,双方的心情都可以理解,随后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为双方做调解,告诉张某故意损坏别人的车有可能触犯法律还要赔偿;告诉余某欠钱不还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有可能触犯法律。调解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责任。在调解员的细心劝说下,余某当场打电话借钱支付了部分货款,张某看到余某确实有困难也同意剩下的货款分期支付,并减免一千元作为汽车的维修费。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都表示可以退一步,在调解室达成和解协议。

“做调解工作要很细心、很耐心。”调解员古小敏说,很多纠纷的起因是很小的事,但双方都在气头上,容易演变成肢体冲突,调解员要擅长化解双方的情绪,进而通过讲理讲法来化解纠纷。

“在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方面,调解员能起到公安民警替代不了的作用。”福海派出所副所长庞虎说,调解员有法律背景,有调解经验,对纠纷双方来说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也就更容易化解纠纷。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文/图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