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深圳创文的宝安力量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深圳市第六次获评并受通报表扬,宝安全民共创精准发力

宝安志愿者服务在各个岗位上。

执法人员巡查“三小”场所检查灭火器。

宝安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后的茅洲河水清岸绿,成为市民周末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傍晚,伴着些许微风徜徉在宝安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车水马龙,文明通行;夜景璀璨,流光溢彩……一个转弯、一次凝眸、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正悄然提升着宝安这座城区的品质,改变着市民的精神面貌!“创文”,让这座城市有了灵魂,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更加美好!

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133个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和151个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并对复查测评成绩排名靠前的33个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通报表扬,其中,广东省深圳市榜上有名,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目标。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中,宝安区众志成城、全民共创、精准发力、立足长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映射着城市发展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梦想,助力深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目标。

“软硬件”着手将“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届。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一块“牌子”,而是宝安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的应有之义,也是宝安树立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形象的“金名片”。近些年,560万宝安人民共同见证了宝安创文成果从量变到质变,全区上下都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都在享受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红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责任,是使命,必须“蹄疾而步稳”。5月21日,宝安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的召开,忽似一阵急风暴雨,在铺天盖地的“创文”宣传动员和严格的检查督促下,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为确保深圳文明城市“六连冠”,宝安区奋力开创创文工作新局面,以“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求实,致力于“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时不我待的城市攻坚。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众志成城办大事,一直是宝安干事创业的优良传统。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牢固树立起“一盘棋”意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区委书记姚任挂帅,四套班子领导齐上阵,分片包干抓落实,每周深入到基层一线,全员覆盖无死角的检查创文工作。今年,宝安区还将“治水提质”“环卫一体化”“城中村治理”等6项“创文”重点内容与“巩固创文成果”一起列入“全区十项重点工作”。

宝安区逐一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180条指标,让“创文”工作有章可循。一方面将中央文明办的实地考察点位测评标准逐项重新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标准,并编订成“口袋书”,重构创建工作“宝安标准”。“硬件”标准明确了点位的基础设施数量、质量、规格、位置等要求;“软件”标准明确了点位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服务标准,为基层干部群众抓创建提供了可操作、可实施、简便易行的操作指南。此外,还制定一套工作指引,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从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个方面制定一套具有“宝安特色”的工作指引。

“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宝安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群众中寻找破解创文难题的灵丹妙药,从基层检查中触发创文攻坚的智慧灵感,让解决民生问题变为衡量创建的“刻度盘”和“坐标尺”,真正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是文明增量的过程,是分享文明成果、为民谋福祉的过程。在“创文”工作中,宝安区既注重民生幸福,更注重顺应民意心意的要求,把为民惠民靠民贯穿始终,持续补齐民生短板,深化“九大提升行动”,推出“交通宝九条”“水十条”“无废八条”等专项措施,开展交通整治、环境卫生等专项行动。

为让每个宝安人都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宝安区结合“双宜小村”建设加强文明宣传,在改善环境面貌的同时,融入文明文化元素,因村制宜设置景观小品、文化长廊,推动城中村“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此外,还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借力农(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硬件设施,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卫生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

听民声、纳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宝安区在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做到了以精神文明建设谋利民惠民之“实”,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全国文明城市,深圳当之无愧,宝安当之无愧。我们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道路更干净整洁了,交通秩序井然有序……为宝安点赞!”家住新安街道洪浪社区的王春凤笑着说。

茅洲河(宝安段)燕罗湿地公园,孩子们在戏水玩乐。

西乡街道福中福社区,市民按垃圾分类投放垃圾。

“百千万”工程周末音乐会活动现场。

下足“绣花”功夫带着“放大镜”精准督查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城市管理做出科学论断,这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明了方向。宝安区精准谋划、精细施策、精确实施、精心保持,真正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战略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用精细化管理,增加城市文明的有效“像素”,正是这样的思路,强有力地支撑宝安整个“创文”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次“补齐短板”的主动冲刺过程。宝安区下足“绣花”功夫,牢牢牵住问题导向这个“牛鼻子”,无论是交叉督导检查,还是网格检查;无论是“啄木鸟”媒体暗访行动,还是市民“不文明行为随手拍”,都做到了“眼睛向下”,带着“放大镜”,进社区、上大街、去市场,到背街小巷、空白盲点去找毛病、找不足、找差距、找短板,以刮骨疗毒的姿态对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确保不留死角。

42类点位全覆盖,织密网格检查“网络”。网格检查以全区124个网格为基本单元,每周末下午常态化开展创文检查。在日常检查阶段,全区网格员对各自辖区内的42类实地考察点位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辖区内所有点位每周全覆盖。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成员结合“五员”进社区工作每周二到挂点网格,按照文明城市创建软硬件标准开展检查。在集中攻坚阶段,全区网格员提高巡查频次,做到辖区内所有点位每72小时覆盖一轮,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成员和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周固定一个下午到挂点网格分主题开展检查。

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交叉督导检查。区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带队组建5个督导检查组,分片包干10个街道,每月组织区文明办、各街道、各职能部门人员及区内媒体记者,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交叉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发各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区文明办以街道为单位每月通报检查测评结果。

在集中攻坚阶段,在日常检查阶段的人员基础上,从相关创建责任部门及街道抽取处级干部联合检查,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检查频次和通报频次。

每日一主题,开展“啄木鸟”媒体暗访行动。由区委宣传部统筹,以区内媒体为主、邀请省市驻区媒体参与,联合开展暗访督查专项行动,组织专门的记者团队,按照已制定的主题安排,每日一主题,调查拍摄各类点位的不文明现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登记造册,纳入全区文明创建问题台账,实行清零消号管理。

市民“随手拍”,常态化设置全媒体监督渠道。“滨海宝安”微信公众号开设“市民不文明随手拍”专栏、“宝安通”客户端设置“文明监督平台”、深圳宝安网设置“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专题网页、宝安日报开设“不文明现象曝光台”专栏、宝安交通频率FM90.5开通不文明现象举报热线、区政数局持续开通85908590监督举报电话,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曝光不文明现象,对举报线索被采纳的人员给予奖励。

如何破解“难点”、消弭“痛点”,更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于此而言,宝安区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真正沉下心来、沉到一线中找差距、定措施、赶进度,既补齐硬件上的短板、又堵住软件上的漏洞。对已达标的,巩固成果,提高标准,确保优势;对不达标的,找准问题的症结、存在的差距,集中扫尾一批遗留问题,集中解决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顿、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等热点难点问题。

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创文强大合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最大限度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变“星星之火”为“燎原之势”,激发出最广泛的生命力。为此,宝安区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制定了《宝安区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方案》。

在宝安日报、宝安融媒体中心、区“双微一网”平台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宝安在行动”“你我共建文明家园”等专题专栏,全面报道宝安区创建工作动态及阶段性成果。报道创建工作的积极成效,全面展示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的积极成效,突出报道宝安区近年来在社会治安、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法治建设、诚信教育、市民素养提升等重点工作,展现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创建的生动景象,全面反映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积极评价,反映文明创建给城市风貌带来的点滴变化,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深化共识。

多渠道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宣传。利用大型户外LED屏、公交候车亭、建筑工地围挡等载体广泛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文明家园”“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公益宣传。各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开展“地毯式”全覆盖入户宣传,派发调查问卷、市民文明手册。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开展主题活动、展览展示、巡演巡讲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将文明理念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区文明办牵头组织“文明从这里出发”主题系列活动,分阶段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传播文明行为新风尚;组织开展精神文明评选表彰活动,做好“道德模范”、“广东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选树、宣传工作,统筹开展各类关爱行动。

此外,区文明办还协调各相关部门加强“宝安第一课”常态化全覆盖培训,以安全文明常识培训为主线,开展一系列市民素养提升培训、专项宣传教育活动、文明行为引导活动。

现在的宝安,以尊重个体生命的“斑马线礼让行人”已转化为每个人内心的自觉追求,街道马路随处可见的志愿者让人们肃然起敬,公交车上年轻人看到“老弱病残孕”会主动起身让座……

完善长效机制让创文成果持续惠民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宝安区狠下功夫,全民行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蓬勃展开,取得了喜人佳绩:街道干净整洁、交通顺畅有序、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使宝安变得更美了。然而,成绩不是终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持续发力。为此,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宝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创建,把立整立改、狠抓落实和构建常态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常态化创建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让“创文”行动成为日常、平常、经常,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宝安态度”。在去年制定的“1+5+N”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的思路,宝安区制定了“点、线、面”相统一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通过将各项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平常、经常,实现创建成果长效巩固。

其中,“面”是指全区性工作机制,包括创建责任机制、台账管理机制、整改落实机制、督查督办机制,按照“明责任、清底数、强落实、严督办”的内在逻辑制定,是全区所有创建工作的基本遵循。“线”是指专项工作机制,包括市容环境管理机制、公共交通秩序管理机制、公共场所秩序管理机制、公共设施管养机制、公益广告管理机制、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窗口行业服务管理机制、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机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等。“点”是指实地考察点位工作机制,共41项,主要由实地考察点位牵头单位制定各自责任点位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工作管理模式、巡查检查等机制,旨在确保实地考察点位常态规范管理。

文明程度的高低,彰显的是城市底蕴、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追求、一种力量。宝安会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创建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不断巩固、扩大并发挥好文明城市的“发散效应”,让宝安可贵的“创文”热情保留下来、延续下去,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宝安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愿景紧密结合起来,与宝安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04~05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