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宝安湾②|搏击时代大潮,一张蓝图绘到底

对于一座城区而言,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风雨中蹒跚走来的路,既是今日之基石,亦是明日之航灯。

孕育出深圳经济特区的热土宝安,尤其如此。从东晋咸和六年建制,经历更名东莞、新置新安、复名宝安、撤县设市、恢复建制,至1993年撤县设宝安区,再到2010年划入深圳特区版图,宝安的每一步发展都深刻着历史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走过的路,会惊喜地发现,无论是产业结构更迭、城市空间重构,还是湾区核心价值的发现,城市文化的传承创新,原来都已在年轮中埋下一个又一个伏笔,就像一曲乐章的前奏,错落有致,起承转合,只为等待高潮的到来。

建区之初绘就蓝图 付诸行动实现目标

1993年,深圳奠定关内外一体化的基本格局,深圳市宝安区宣告成立。这个位于特区西北部的关外大区,和同日成立的龙岗区一起,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最早腹地和承接特区内产业转移的最初落脚点。宝安自此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建区伊始,首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就对宝安的地理位置、区域功能、发展模式进行了广泛调查和研究,深感新的宝安要成为特区发展的重要地,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宝安业已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拥有绵长海岸线和广阔黄金宝地,是未来深圳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步伐,以求与深圳发展要求相衔接。

与此同时,首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从战略高度对宝安的区域功能作了理性的定位:

——宝安,将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充当西部开发主力军,尤其是在国际保税航空港和现代化航空城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宝安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郊区,也不是卫星城,而是深圳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中心区之一。

——宝安,将为深圳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并同时成为特区产业转移的基地和现代化创汇基地。

——宝安,实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将为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同年,宝安还完成了中心区规划方案,提出将在宝安新城广深公路以西的海滨,新建一个环境优美、商业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区,使之成为与罗湖、福田中心区相呼应,最具特色的中心区之一。

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规划,令全新的宝安引起了社会关注,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将当时宝安的发展战略形容为“向前的、发展的、热气腾腾的规划”。

从建区之初的规划可以窥见,宝安的“一张蓝图”从那时就开始确立,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长海岸线和广阔黄金宝地已成为今日宝安最受人瞩目的优势,深圳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主力军、现代化创汇基地、与罗湖及福田中心区相呼应的宝安中心区等目标都已成为现实。

一张蓝图绘到底,宝安用几十年的行动践行了这个承诺。

产业布局循序渐进 产业根基坚实铺就

作为工业大区,产业一直是宝安最重要的发展动能。经过多年发展,宝安已经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800家,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各区首位。但是,从“县域经济”走向“湾区经济”,宝安并非一蹴而就,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转折,都是其基于自身发展的深谋远虑,都是为今日铺就的坚实根基。

宝安产业起步于“三来一补”,深圳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港怡高发热线圈厂1978年落户于石岩街道上屋村。这种产业形态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仅1995年,宝安引进设备投资额1000万港元以上的大型“三来一补”企业就达78家。

随着不断积累和产业基础实力日益雄厚,千禧年之际,宝安的产业发展战略悄然转变,开始主动与高科技“结亲”。

1999年,深圳举行首届高交会,北大方正集团和宝安区政府签约,合作投资5亿元在石岩兴建占地27万平方米的石岩湖科技园项目,重点安排计算机、计算机外设、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等信息产业入园,与南山科技园内的北大生物谷互相呼应,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石岩湖科技园是宝安着手布局高科技产业的起点。之后,宝安开始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打破传统工业区占地多、产出低的窠臼,规划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工业园区,带动宝安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还制定扶持高技术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政策规定,部署未来10年科技发展战略。从那时候起,三诺电子、奋达科技等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宝安迅速崛起。

更大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后。这一年,宝安加大产业机构调整力度,对高科技企业大开绿灯,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纷纷落户。2009年,面对突然来袭的金融危机,宝安区政府带领全区企业积极自救,一方面加大政策奖励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奔赴世界各地参加展会,工艺与科技兼具的“宝安品牌”开始享誉世界,宝安企业由“宝安制造”转上“宝安创造”的轨道,从“制造业大区”向“智创高地”的蝶变拉开序幕。

打造西部经济新引擎 奠定湾区枢纽地位

在“双区建设”中,宝安承担着三项使命: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打造“西协”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

宝安凭何完成这些使命?是什么让宝安有底气喊出“打造湾区核心引擎”?把时针拨回十几年前,其实宝安早已做好了准备。

伫立珠江口东岸、伶仃洋畔,宝安俨然占据了大湾区桥头堡的位置。尤为可贵的是,早在20年多前,深圳市和宝安区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并开始谋划布局。

最大的手笔就是西部经济新引擎——宝安中心区的规划建设,这也是未来宝安携手前海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推动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的的重要支点。

“2000年以前,宝安中心区可以说是不毛之地,宁要关内一张床,不要关外一套房,那时宝安中心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还是‘远’。”说起20年前的中心区,许多“老宝安”印象深刻。

宝安中心区于1994年开始规划,从2004年开始升温。经过10年的规划建设,决策者和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充分认识到,宝安中心区可谓是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金矿”,必将对深圳西部片区的发展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珠江口东岸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升级。于是,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宝安中心区拔地而起,宝安中心区的地位与日俱增。

很快,宝安中心区西部经济引擎的地位再次得到了印证。2007年,深圳市提出要构建双中心城市体系,既福田中心和前海中心,前海中心包括前海、后海和宝安中心区,主要发展区域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

在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的十几年间,各类交通枢纽同步向宝安汇集:宝安大道建成通车,107国道宝安段三期全线贯通,深圳机场、西部港区、西部通道、沿江高速、地铁1号线环伺周围,宝安成为深圳唯一拥有国际海港、空港的城区,其在大湾区中“融入湾区,对接全球”的枢纽作用开始形成。

城市空间之变,昭示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渐渐地,坊间开始流传“80年代看罗湖,90年代看福田,世纪之交看南山,21世纪看宝安”的说法,深圳城市中心不断西移成大势所趋。

文明温暖成城市底色 百万人才追寻梦想

“从整个珠三角来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那么,你准备好了吗?你能像宝安那样做吗?”2000年12月11日,《南方日报》在头版发表题为《宝安经验的启迪》评论员文章,称赞宝安区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在城市化、现代化等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充当了全省的模范。另一篇同样刊发在《南方日报》的通讯《阡陌崛起现代都市》则称,昔日渔舟唱晚的宝安,如今已经融进现代化都市之内。

城市文明,温暖宜居,自那时起就成为宝安的底色,并延续至今。

从建区的那一天起,宝安就把“塑造现代文明宝安人”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文明镇(街道)、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活动,提出“科教兴区”和“育人工程”,提高居民素质,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宝安有大量村改居的社区,从那时起就认识到社区是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基石,必须固本强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区之基,实现工作中心下移,培育社区管理人才,探索社区管理体制,将触角伸向最基层。因此,此后的十几年,宝安一直将基层社区治理摆在城市治理的重要位置,用和谐美好的社区实现宝安人“理想诗意的栖居”。

无数充满爱心的人在宝安涌现。十九大代表费英英,2002年进入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照顾超过400名孤残儿童,不少孤残儿童经她亲手照顾后得以康复,并被一些家庭领养;陈锦华,30年的老义工,多年如一日助养地贫孤儿浩浩,如今重新恢复健康的浩浩已经长大成人;刘德英,宝安一家工厂的清洁工,无私抚养4个没有血缘的孩子……时至今日,她们仍是宝安的“精神标杆”。

有活力、有温情、有梦想的宝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纷至沓来,为建设宝安凝聚了蓬勃力量。不仅有超过500万外来劳务工涌入宝安,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有大批海归、高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创业者来到这片热土,与时代大潮奋勇搏击,让人生梦想在南海之滨闪光。

2005年,宝安中心区的地标——海滨广场启动。海滨广场这个名字是由宝安人民自己命名,“海是它的灵魂,海是它的特点,这是一座令海失眠的城市”。

海浪奔腾,永不停歇。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 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宝安镜像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深圳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上,永远镌刻着许多与宝安息息相关的事件,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宝安;中国第一个村级股份制企业在宝安诞生;新中国第一支股票在宝安问世;落下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槌”……在这些事件里,更有一个一个的人,他们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走过,每一个场景,都斑斓而鲜活。

梦想让种子生根发芽

17岁从家乡来深圳,在一家外资工厂当学徒。1996年,创立三诺公司;2007年,三诺成为全球第一家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外国企业。

这是深圳市宝安区五类百强企业联合会会长、三诺集团创始人刘志雄的故事,也是宝安万千企业和创业者成长发展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诺在宝安从做模具的小作坊起家,而后转型勇闯音响市场,再到发展培育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三诺将业务拓展到全球80多个国家,与众多全球500强企业建立了合作,成为全球最大的多媒体音响产品提供商。

近年来,三诺再次转型升级,依靠灵敏的市场嗅觉及设计制造能力,推出各类智能产品,成为一家物联网科技企业,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企业”。

谈起20多年的创业之路,刘志雄感慨地说:“深圳是热土,创业者是种子,梦想让种子生根发芽”。

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

2008年初,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雪阻碍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回乡之路,响应政府号召,宝安百余万外来劳务工留在深圳过年。在一次座谈会上,一名来自湖南的女工谈及已买好回家的火车票,准备回老家结婚,可是到火车站挤了两天两夜火车也未能走成。经了解,宝安还有不少类似的情况。

风雨无情人有情,了解到这些,宝安几个部门有了联合行动、为滞留宝安的外来务工者举办集体婚礼的想法。可是,天气寒冷,怎么让新娘子穿婚纱呢?工作人员打听到一种暖身贴,可以为身体提供8至12小时的温暖。由于交通原因,深圳大多数商店已经断货,工作人员就在100多家网店寻访,终于找到50片暖身贴,以加急快递的方式于婚礼当天送到。

2008年2月6日下午,12对留深务工者在由140多人组成的亲友团陪同下,幸福地举行了集体婚礼。“爱到宝安,天长地久”,这是冰雪天里最温暖的誓言,成为所有留深务工者最难忘的回忆。

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槌

2013年12月20日下午3时许,深圳首宗入市的原农村集体土地在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成功出让。该地块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由深圳市方格精密器件有限公司以挂牌底价1.16亿元竞得。这是深圳推出“1+6”文件后首次原农村集体土地公开出让,也是继1987年深圳首创国有土地拍卖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改革破冰之举,宝安成为全国首个“农地入市”试验田。

为了同步增加土地附加值,凤凰股份公司决定将出让获得的收益不直接分到每个村民头上,而是用于产业发展。凤凰股份公司入股方格精密器件有限公司(后经过股权重组更名为深圳市美格智能公司),占有9.5%的股权。这种方式让凤凰股份公司可以分享合作企业发展成果,促进社区发展转型,达到社区资源的资本化。

不久之后,凤凰股份公司的愿望就实现了。2017年6月22日,深圳市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举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拍”结出了硕果。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