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宝安湾①|深圳步伐一路向西 “宝安时间”已然来临
40年,是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一抹浪花,却足以谱写一座城市奋进探索、风雨兼程、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
珠江湾畔,南海之滨,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宝安,这座因“革故鼎新,得宝而安”得名的千年古邑,款款而来,带着“敢为人先”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跟随着40岁的深圳特区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奋楫拍浪,步履铿锵。
曾经,她是深港文化之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航道必经之路;现在,她是深圳西部智创高地,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区;未来,她将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西协”桥头堡,成为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
深圳步伐一路向西,“宝安时间”已然来临。
一
十年一变,对宝安来说尤为如此。如果说,深圳特区成立前三个十年是宝安发展的序章,那么,2010年特区一体化之后的十年,便是宝安腾飞的开始。
这个十年,宝安坚守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以“创新+智造”为特色的产业链不断完备。全球每100台无人机里就有21台来自宝安,全国智能穿戴产品每10个就有3个是宝安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00多家,连续三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区县第一。
这个十年,重大项目和新的空间布局一浪高过一浪。128米高的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全国第一条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的滨海廊桥,包括vivo深圳总部在内的8个优质企业总部项目,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国际会展城、宝安综合港区,沿着45公里海岸线一路向西,初现峥嵘。
这个十年,宝安和谐美丽,宜业宜居。构建了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实时泛在、有效管理”;打造了全国首个纯中医治疗医院、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中医药发展基金会;180座公园鳞次栉比,闻着花香,在画中畅游;66条河流全部消除黑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来了就是宝安人。
40年的栉风沐雨,近10年的转型变革,宝安,已破茧成蝶。
二
特区40周年,深圳再次翻开新的篇章。随着深圳向西再向西,未来10年,将是属于宝安的时间。
“双区”时代,宝安有望以其地理位置、交通优势、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承担起“深圳与世界产业交互的窗口”角色,成为连接湾区的“新入口”。
宝安是湾区“魔方”里的那根“轴”:地理位置上,宝安中部是正在建设的大空港地区,南面是前海,东面连通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往西面对着规划中的海洋新城,往北则是全球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交通上,宝安境内有机场、码头、深中通道、穗深城际铁路等,对内连接深圳各区域,对外连接国际;产业发展上,前海自贸片区、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中山的翠亨新区、广州的南沙新区和珠海的横琴新区环绕宝安四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交互地带。
宝安区是大湾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前海和宝安区交界的双界河上,十一号桥正式通车,宝安中心区更紧密对接前海;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成,有望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人流,成为大湾区新的枢纽;穗莞深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深圳段4个站皆在宝安,宝安与广州、东莞进入“一小时生活圈”;深中通道通车后,由宝安机场、前海等地驾车去中山,车程将由12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宝安是打造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的领航者:工业互联网率先在宝安进行探索,将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贡献“宝安路径”;“四大经济”正在宝安布局:以5G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打造智能经济高地,以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以海洋新城规划建设为载体布局发展海洋经济,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依托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用不断深入的实践持续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
三
日前,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在《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发表专题文章《从宝安视角看“经济特区”到“城市范例”的使命变迁》,从宝安视角回眸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眺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
文章总结了从“老宝安”到“经济特区”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宝安经济产业和社会管理的演变进程。文章提到,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宝安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从陆域经济走向海洋经济,实现了从“县域经济”到“湾区经济”的转变;宝安的社会管理则从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到现代城区管理体制,从传统熟人社会到现代共享家园,从粗放被动式管理到实时泛在、有效管理,实现了从“乡村管理”到“城市治理”。
“‘深圳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和强大优势。宝安要以舍我其谁的胆略、当仁不让的胸怀、先行一步的行动,为深圳跻身世界一流城市贡献宝安力量,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奋勇前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当历史照进现实,当梦想照进未来,昨日的宝安,今日的宝安,明日的宝安,就在如海浪般起伏的岁月中,继往开来,奔涌向前。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