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三项重大使命赋能先行示范发展

在先行示范中,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未来、赢得时代

茅洲河见证深圳治水蝶变。图为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

宝安建设了全国第一家纯中医治疗医院。

滨海文化公园雏形已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被赋予更重更大的光荣使命。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全市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在先行示范的使命中,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未来、赢得时代。

过去一年,宝安区委把宝安的工作置于国家和省、市全局来思考,放眼“双区”建设大局来谋划,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结合“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宝安在“双区”建设中的三项重大使命:

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

打造“西协”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过去一年,宝安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求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经济特区”到“城市范例”,从过去的大胆闯、大胆试,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既要先行,还要示范带动,从过去主要在经济领域先行探索,到现在“五位一体”各方面各领域先行示范、走在前列,时代不同,角色不同、使命不同、内涵不同、功能不同、标准不同、要求不同。

过去一年,宝安思考在先行示范道路上的使命,要求全区上下要强化先行示范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放眼全球、放宽视野,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城市,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在“双区”发展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善于把国家、省、市的重点设施、重大项目、科技平台等资源投放,深圳的市场化国际化创新优势和宝安的区位优势、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结合起来,放开胆子想、迈开步子争,开动脑筋谋、撸起袖子干,干成自己的事,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为全市先行示范赋能助力。

过去一年,宝安充分认识自身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抓抢机遇求发展。

今天,宝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在先行示范旗帜引领下继续前进,肩负起宝安在深圳工作大局中的应有担当,当好先行示范“主人翁”。

1

新时代新宝安

携手前海共造“新中心”

在宝安先行示范的前行路上,宝安中心区发展是其龙头。中心区和前海只有一桥之隔,一衣带水,在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过程中,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128米高的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重构深圳天际线,拥有1500个座位的大剧院、600个座位的多功能剧场的“湾区之声”——演艺中心精彩亮相,“高山流水”新地标——湾区产业投资大厦项目动工开建,滨海文化公园(一期)8月底将开园迎客……《意见》下发一周年之际,记者走进宝安中心区看到,中心区发展迅猛,变化巨大。

蓝天白云下,滨海文化公园雏形已现。“公园预计8月下旬开园,向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献礼。”滨海文化公园建设方、华侨城滨海公司总建筑师郭志伟高兴地说。宝安还计划引进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及世界湾区帆船赛,未来,市民还能在此欣赏到海湾上演的高质量帆船大赛。

在滨海广场一侧的滨海廊桥主体工程项目B地块工地上,记者看到滨海廊桥工程工地上热火朝天。滨海廊桥将串联宝安区体育场、中央绿轴、滨海文化公园等宝安中心区重大公共文体设施,大大提升通达性,强化中心区与滨海的联系,将滨海活力引入城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中心区更是宝安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龙头,重点布局科技研发总部和现代服务业总部,近年来更是积极引入一批优质企业总部入驻,至今已有8个总部项目落户。其中,总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的vivo深圳总部项目也将落户此地。

在携手前海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过程,基层治理则夯实宝安的发展基础。

“宝安有560多万人,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大。要管理好、服务好,突破口是做好社区治理。”宝安区委书记姚任介绍说。宝安近年来推进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不增人、不增编、不增费,对社区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社区党委平均可调动120多人、1400多万元资金,打造成“独立战斗连队”,基层治理格局焕然一新,初步实现“实时、泛在、有效管理”,获得老百姓广泛认可。

新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实践中证明了自身的强大战斗力。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宝安沉稳应对,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变身为高效运转的“防疫体系”。693名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压到124个社区进行督导,286个一线临时党支部党旗飘扬,2.48万名党员当起“值班长”,各项防控任务迅速得到落实。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勇于探索,宝安为深圳努力打造“中国之治”的城市范例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宝安将继续巩固、优化、提升,打通管理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厘米”,其中包括继续优化调整社区布局和网格划分等工作。

与此同时,针对宝安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宝安将继续推动三调联动、交通安全宝九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比如,去年12月,宝安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确定为“三调联动”试点,宝安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便民利民、调解优先、诉调对接、履约执行的“三调联动”机制。

水污染曾经是宝安发展的痛点,但如今,痛点正变成亮点。

曾经,宝安的大地上有66条河流,其中61条为黑臭水体,占全市的38%。如今,61条黑臭水体已稳定消除黑臭,其中40条以上水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V类水体。

曾经,流经宝安的茅洲河,是“全省污染最严重河流”,如今,茅洲河是“深圳水环境显著改善的典型代表”,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见证着深圳治水蝶变。

据了解,在水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转变后,宝安正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将高标准新建255公里碧道、121个2600公顷湿地,推动河道两岸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治水道路。

“宝安的发展越来越好。”宝安市民赵家明对记者表示,“我们生活在宝安越来越便利,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诚如其言,宝安的发展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比如,在教育方面,近年来宝安区中高考成绩逐年高位攀升,2020年,宝安高考高分优先投档率、本科率、专科率均创历史新高, 4名学生中考进入全市前10名,均为全市各区最多。

更让市民高兴的是,宝安今年还取得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今年5月,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项目选址宝安区凤凰岭,该学院是《意见》中明确支持建设的项目,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也实现宝安区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2

抓实业撑企业

建设高质量发展“智创高地”

日前,海滨广场出现一辆智能警务巡防车,引起市民的浓厚兴趣。

该巡防车不仅具有流动巡逻、视频监控、安全、防疫宣传及远程对讲等功能,同时通过5G网络实时接入公安应用系统,与L4级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巡防监控的4K高清画面抓拍、回传,为警方执法提供有力依据。这是宝安在5G上的最新应用。

改革开放为宝安积累了雄厚的实体经济家底。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新起点,宝安正心无旁骛抓实体经济,以“智创”赋能,推动产业链发展不断完备、不断发展,5G是一个最新方向。

作为“新基建”的领衔项目,宝安区对5G基站建设高度重视,2019年,宝安5G基站计划数和建成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今年8月底,宝安区将实现全区5G网络全覆盖。如今,各个5G应用场景在宝安也加速铺开。特别是以入选“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基地”为契机,宝安区出台了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计划,全国率先发布了县区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上线了宝安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并引进了第四届全国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推动宝安区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宝安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宝安通过5G等技术为制造业赋能同时,不停为企业和企业家“打气撑腰”,用心对待,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比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举行的“宝安发布”,大量宝安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亮相,近眼虚拟投影、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吸引投资人的眼光。这个平台旨在解决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成本高、缺人才、缺设备等痛点难点,为前沿性产业准备好跳板。

再比如,从今年6月起,宝安按每周一场的安排在10个街道举行重大项目与产业空间资源对接会,多方资源轻松对接,空间需求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宝安已举办的8场对接会共推介了205个产业载体空间,建筑面积达3754万平方米,累计招引重点项目146个。

去年12月初,国家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在百强城区名单中,宝安区位列第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名次较去年上升一位,这得益于近年来宝安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

无论是出台“1+5+7+N”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组合拳,还是在全市率先出台“稳租金8条”,在全国率先建成审批监管服务信用一体化平台实现221项事项“秒批”办理,宝安都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和企业家。

去年8月底和今年的宝博会上,宝安连续两年对实体经济发展标杆企业进行表彰,这样的举动让企业家感到暖心。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就表示,这是极大鼓励,身为企业家,要发展好自己的企业,为宝安发展贡献力量。

疫情发生后,宝安更是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护航:“撑企十条”出台,全年撑企资金预计发放4.727亿元、产业专项资金发放16亿元,全方位、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一个月内,宝安区属国企等主体累计减租总额达6.7亿元;创新推出的“租金贷”叠加各种利息补贴后,企业实际承担的贷款年利率不到1.1%……一系列撑企政策大大减轻企业压力,让企业轻装上阵。

“4.7万家工业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就是宝安的最大底气、最大财富和顶梁柱,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就是宝安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姚任表示。

为企业和企业家搭建的平台不断扩大。目前宝安正全力推动新桥智创城、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等8个平方公里级旧工业区连片改造,清理“散乱污危”腾出产业空间,有效盘活低端产业空间,为好企业“筑巢”。

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中德(欧)高端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后,宝安将搭建优质交流平台,借助德国的先进技术,引导宝安各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肩负先行示范的崇高使命,宝安如何再出发?据了解,宝安未来将重点抓好“四大经济”:

以5G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打造智能经济高地,以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以海洋新城规划建设为载体布局发展海洋经济,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依托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3

乘东风谋发展融合“引擎”发展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叠加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趋势,宝安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发展不断加速。

去年10月,宝安北部“超级工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用。乘着东风好发展,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连续两年在宝安“家门口”举办,打开了深圳、宝安与全球产业联动交往的“又一扇窗”。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无疑将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产生“虹吸效应”。宝安因势利导,去年10月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会展业发展的重磅政策和实施细则,发挥会展业的“助推”“引擎”作用,推动宝安走向中国乃至世界。

今天,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在这一“全球最大会客厅”的周围,宝安正对标“先行示范”标准,谋划推进由国际会展城、海洋新城、会展田园城和综合港区组成的“三城一港”规划,以全方位发挥重大会展设施对片区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大空港片区建设,奋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锋样板城区。

“脚下这片土地是一片热土,肩负使命。”姚任这样形容。宝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产业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这是责任也是挑战,“三城一港”正挑起未来宝安发展的大梁,重点布局商务会展、航空航天、海洋经济、科技服务和文旅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宝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空港片区,宝安还加快规划建设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全球跨境快邮集散中心,为深圳、宝安的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

从空港片区出发,沿着海岸线往北走进入沙井街道,已签约的宝安冰雪文旅综合体项目将落户该街道,预计投资367亿元,将大大带动辖区发展。

从空港片区出发往南走,便来到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施工现场。未来深中通道后,沿线与沿江高速、领航高架、广深高速设置互通立交,服务会展中心、机场、宝中等片区的宝安将是深中通道进入深圳的“桥头堡”。看准这个发展趋势,在去年底深圳市面向全球的招商大会上,宝安推出了深中通道门户片区,重点布局现代物流和高端装备产业。

与深中通道遥遥相望,在大铲湾半岛东侧,便是占地80公顷、投资370亿元、由腾讯主导建设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动工,2024年完成一期工程。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宝安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文化。

比如,宝安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近年来,宝安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先后打造了全国首个纯中医治疗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如今,宝安将继续联合香港、澳门高校及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展现代中医创新研究,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联盟,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研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实践基地。

守初心逐大潮,乘东风谋发展。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的宝安,将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承担更多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