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沙井大街(下)

▲沙井戏院(后改为沙井影剧院)。(摄于1994年)

▲沙井供销合作社陶瓷门市部(缸瓦铺)。(摄于1994年)

多年以后,再回到沙井大街,即使古老的建筑已断壁残垣,千疮百孔,爬满青苔的墙角,偶尔露出一枝青葱的植物,也能深深地勾起我的童年、童趣、童真。后来我想,沙井大街于我,是一个乡村孩童对成长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城市的向往。她见过繁荣,也耐守了清寂。愿它日归来,被温柔以待。

粮站:

大人眼里神圣的地方

粮站是儿时一直让我困惑的地方。它处于大街的正中央,似乎代表它在沙井无可撼动的地位。我不解为何爷爷、妈妈每天起早摸黑,两脚泥土,回家没一天干过的裤脚,每年辛辛苦苦的收成,一大袋一大袋地拉到粮站这地方去,而那些坐在粮站里扑扇子的工人手指指,过过秤,点点数,几个动作就把我家大部分的粮食留下。但在爷爷和妈妈看来这是个神圣的地方,只要来过这里,就与远方的战士心连心。或许换个角度去思考,正是粮站这地方燃起了广大农民的爱国之情。

沙井戏院:

现场即作的戏剧宣传画

第一次去沙井戏院,并不是看戏,而是学校组织去听宣判大会。那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戏院门口摆着的戏剧宣传画,那是现场即画的,根据戏院将要演出的节目,或是电影,或是粤剧,画师把剧中的主角画出来,配上简介以吸引观众。戏院古老得很,但在我仅十岁左右时,它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后来和我一起工作的一位即将退休的阿姨常回忆她年轻的浪漫史,她在十八九岁时,就有很多小伙子偷偷塞戏票到她手里,约她去看电影。那时看电影很流行,粤剧几乎天天上。可见,沙井人民的文化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岗瓦铺:

挑选瓦煲有方法

岗瓦铺同样是妈妈在沙井大街的必逛点。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每次妈妈挑瓦煲,总是挑五六个出来对比,从色泽均匀与否开始到,煲底平整、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最后一个过水,把瓦煲浸在一盆水里,慢慢看锅里有没有进水,判断这煲是否有漏水。我最喜欢做这项工作,妈妈把筛选出来的瓦煲一个一个交给我过水,我就蹲在那里盯,看水有没有渗透过煲底,肉眼不可靠时,就要伸手检验。我自小喜欢到岗瓦铺逛,特喜欢那里面的大砵头和瓦煲,因为我和伙伴们玩“做新抱”(过家家游戏)最缺这些宝贝。岗瓦铺至今还在沙井大街上,几十年如旧,门口那盆水依旧摆放在那里,等待检验瓦煲是否漏水。

金铺:

奶奶的金戒指

奶奶喜欢用十几条黑布白布包裹着一只金戒指。舍不得戴在手上,就是喜欢久不久拿出来欣赏,陶醉。到后来,邻居的婆婆说她还不戴戴,就要带进棺材了,她突然“醒悟”,开始天天戴上她的金戒指,据说是我的太妈留给她的。为了保持戒指的干净美观,奶奶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金铺,找打金的老板帮她洗洗金戒指。每次从手上摘下戒指,奶奶都要盯得紧紧的,生怕打金佬会在洗的过程中,刨走一层金粉,打金佬说,我们是老字号,诚信写在额头,如果你回去发现戒指轻了,来找我,我十倍还你!尽管打金佬说得信誓旦旦,但奶奶还是每次来了都要盯紧着。打金铺,除了洗金,当然有卖加工金银首饰,松了的可变紧,紧了的可拉松。奶奶钟情于金镶玉这饰物,打金佬帮她在金戒指镶了一块玉,让奶奶喜欢不已。打金这门手艺和做牙一样,要求精湛,考验耐性,是否能世代传承,确实需要思考。

烧鹅濑粉味道独特 鸭粥飘香诱人馋

沙井大街上的烧鹅虽然没有新桥的安记远近闻名,但是,也许因为大街的历史原因,她始终有着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味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加浓烈。当我们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旅游团一窝蜂涌去全聚德吃北京烤鸭,而一回到沙井一尝烧鹅,便知北京烤鸭并没有我们的沙井烧鹅味道好。所以宣传确实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我们也敢打上一句广告语,让全中国的人知道,“北有全聚德烤鸭,南有沙井烧鹅”。

如今沙井特色的美食也渐渐吸引外来人口。大街尾榕树头的鸭粥店就是个好例子。刚开始只是婆媳俩在夏夜里把家中的两煲鸭粥,加上沙井人特爱的“薯生”(生地瓜刨成丝加糖醋再以炸粉条和花生为佐料),挑到蚝业小学对面的那棵大榕树下摆摊,没想到鸭粥飘香,到榕树下乘凉的人络绎不绝,一传十十传百,随着客人不断增多,小食由原来的鸭粥薯山,增加了鸡粥,卤水鸡鸭翼、鸭肾、鸭肠、香肠,五花茶、茅根竹蔗、廿四味等凉茶等不同的沙井人喜爱的小食。如今坐在榕树下,你听到的不仅仅是沙井本地人的口音,更多的是五湖四海的普通话。

潘惠茹 文/图

■编后语

时代的亲历者

“看似平淡的沙井忆事读来却有感染力。”这是上期《印象沙井大街(上)》刊发后,读者对此文发来的评价。作者潘惠茹在沙井土生土长,亲眼目睹沙井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一步步繁荣发展,时代的变更改变了岁月,让她有着满腹的话想说——尤其是对沙井大街这条古老的街道。她从牙牙学语到成年至中年,看着这些建筑从崭新到泛黄,然而心里的乡土情却愈发深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当拿到潘惠茹的稿件《印象沙井大街》后,第一眼看到便觉得一股老宝安的气息迎面而来,认准这便是“深圳1980~”栏目需要的稿件了,但数字洋洋洒洒七千多字,于是便有了上下之分。

宝安作家潘惠茹迄今出版过《活在感觉里的人》《到远方去》两部长篇小说共40万字,撰写沙井记忆丛书系列之《站在高岗上——农民口述史》《何处是家乡——墟镇居民口述史》近90万字。扎实的文字功底加上对沙井的了解以及情感,《印象沙井大街》在她笔下娓娓道来,像是对一个刚到沙井的朋友介绍沙井的前世今生——潘惠茹是一个亲历者。

在潘惠茹看来,沙井大街不仅是一条街一座座建筑物,更多的是承载了她无限的向往,许多的梦想在这里萌生然后开始具象,直至慢慢实现。如今的她偶尔伫立在这条街上沉思,仿佛看到一个小小女孩尾随大人身后,进入百货商店、文具店、戏院、金铺等各种地方,伴随着新奇、惊讶、满足以及感叹声,静静聆听生命在这条街上成长和开花的声音。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