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宅家“抗疫”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疫情期间,你的家中是否上演着这样的场景?被迫上网课的孩子心不在焉、完不成作业,出现抱怨和不满,甚至激发亲子冲突;年轻人整日抱着手机刷微博、微信,寡言少语;事业刚有起色的家人一边紧盯着电视上的新闻一边焦躁地来回踱步;老人默默望向窗外,大多数时间则独自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尽管宅家让身体得到了休息,但因生活、工作方式的猛然转变及长时间居家引起的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却困扰着大多数人。那么在对抗疫情的同时人们该如何调节这些不良情绪呢?

区心理专家说,在非常时期产生各种情绪是正常合理的,无论人们处于哪种角色,在面对这种大范围的疫情危机很容易感到害怕、焦虑、恐惧、甚至是愤怒。要学会接纳自己存在情绪问题,也要允许别人的各种情绪反应,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和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应主动积极地处理自己和家人的情绪困扰。

要多从官方渠道获取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状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减少自己无谓的情绪消耗,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自我暗示能直接影响言论和行为。懂得接受现实、直面现实就是最科学合理的自我释放,也是对自己最大保护。”专家表示,家庭成员要制定劳逸结合的计划,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做些感兴趣的事情,如看书练字听音乐等,并享受整个过程;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交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做些简单的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思考自己从这次体验中可以获得哪些人生经验,让意外的长假变得更有意义。

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市民遇到任何心理困惑,欢迎随时拨打宝安区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5-29916168)或关注宝安区心理服务云平台(微信搜索小程序“宝心爱聆”)。

宝安日报记者 杨林 通讯员 卿利 陈卿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