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视界VOL.9 | 记忆中的老物件 就藏在宝安这家创意馆里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舒芳莉/文  谢莹 刘玲/图  温海峻/视频)十一月的宝安,格外温柔。下午两点,田洋南三路静谧的就只剩下风吹树叶的簌簌声。这一条路基本都是电子零件公司,人们都在各自的空间忙碌着,鲜少有人会出来。

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即便走在这条路上,你或许也很难留意到这儿还藏着一家创意馆吧。门口橱窗里展示了几台老式电话机、电影放映机等。“宝安区文化馆再生资源回收创意馆”是它的招牌,并不算太醒目,一眼看过去总会误以为这只是家普通的电子废品回收公司。

但走进去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自己错了。一整面墙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各个时期的老式电视机,如果认真审视的话,你也许还能找到小时候的“同款”。在中间的展示台上,大哥大、BB机、缝纫机、留声机、打字机……填满整个台面,琳琅满目,每一件物品都镌刻着时代的痕迹。

对于怀旧的人来说,这里就是一座记忆博物馆。

记忆深处的老物件

斑驳古拙的表面,记录着过往,藏着我们不可言说的情感。这些曾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物件,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便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最后消失。

有些记忆往往依托物而生,看不见的时候,想不起;可一旦看见了,回忆便会被唤醒。这,大抵也是我们舍不得扔掉那些老物件的原因吧。

手摇缝纫机

在那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一台缝纫机成为了很多女孩出嫁时的嫁妆。机轴不停转动,机针上下跳跃,一针一线,缝出了一家人一年四季的衣物。这个见证过一代人成长、一代人老去的物件如今依然能正常工作,“咯噔咯噔”的声音仿佛在讲述着那个年代的家庭故事。

黑白电视机

现在,一台电视机已基本是家庭标配了,但在六七十年代,电视机绝对是奢侈品般的存在。一旦有谁家买了一台电视机,那定会引来左邻右舍围观。每到饭点,小孩们总爱端着饭碗,去“别人家”蹭电视看。小小屏幕上流动的画面,承载了那代人的童年欢乐。一方黑白的小天地,装着人们心中多姿多彩的大世界。

拨盘电话机

“叮铃铃铃……”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里,电话是两个不同空间的人联络感情的重要设备。电话的那头,是许久未见的父母,或是日夜想念的妻儿,千里传音,一通电话连接了多少相思情愁。拨盘电话机如今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出,但拨盘上的斑斑锈迹却也在真切地告诉我们,那些年家长里短间的喜怒哀乐都曾通过它而得以传递。

老式留声机

唱针在黑胶唱片上一圈圈划过,微妙的旋律从古铜色的喇叭中流淌而出。你或许会看到有人轻闭双眼坐在沙发上,指尖随着旋律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打,亦或是一对男女在相拥共舞。留声机赋予了声音浪漫的色彩,慢慢流过的音乐,把人勾回到旧时光里的纸醉金迷,你能从中听到万千风情。

电影放映机

在七八十年代,一个空旷地、一台放映机、一块银幕布、两个音响便能凑成一个“电影院”。村里头要是听说晚上要放电影,家家户户都会赶着去,生怕占不着好位置。不论放的是什么电影,只要投影灯一开,大家总能看得津津有味。时代推着村庄走向高楼,那些男女老少围着银幕,抬头便是星空的场景,到现在也只存留在某些人的记忆深处。

铁皮手电筒

小时候,这样一只手电筒是农村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那时候,泥泞的小路上看不到一盏路灯,走夜路的人啊,全靠这一只手电筒。装上两节大电池,按下开关,便能搅动整个夜空。那一束暖黄色的灯光,曾经无数次照亮夜行的路;如今灯火通明的晚上,它依然还在很多人心中亮着。

老物件里的旧时光

有人说,大多旧物都是纷繁记忆的碎片,当我们拾起这些“碎片”,我们同样拾起了一个个无法复制的故事。

在这看似不大的创意馆内,像这样的老物件有超过7000件,大多都是馆长李一航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淘回来的。

在展馆门口,陈列着一台电视机,它不是最起眼的,却是李一航最骄傲的藏品,连它的说明书,李一航都还保留着。

1958年3月17日,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黑白电视机填补了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是我国电视机生产史的起点。

同年,工厂经过昼夜不停地连续奋战,赶制出了第一批电视机,创意馆的这台便是其中之一。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台电视机是李一航刷抖音刷回来的。

电视机的原主人在抖音上传了一个家庭视频,画面无意中扫到了这台电视机,便被眼尖的李一航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直接奔赴苏州,经过多番沟通,最终把这台电视机带了回来。

在众多老物件中,角落处的一个电报机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李一航从一位参加过越战的老军人那里收来的。

因为亲历过战争,老人对这些军用品有着特别的感情,起初是不愿卖给李一航的,经过一年的沟通,老人也因为年纪大了,担心将来孩子们会把它扔了,便转手给了李一航。

今天,这台电报机再次发出“滴滴滴滴”声响,似乎耳边回响的还有峥嵘岁月里的炮火轰鸣。

如果你来到这里,你或许还会注意到一样物件,在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创意馆里,这个东西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这是李一航从宝安书法家宁起兴那里收来的,是一套修补瓷器的工具。

我们常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金刚钻说的便是它,以前瓷器破了会找人来修补。修补的人便用这金刚钻在破的地方各钻上2个窟窿,用铜锔钉,把破碎的瓷器一片片“锔”起来,将破瓷器修复得滴水不漏,这是民间一门古老的手艺,叫“锔瓷”。

如今,这门传统老手艺也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把这个东西展示出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以前还有这么一门手艺。”李一航说。

浸染着过往的老物件,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保留着那些正在消逝或已然消亡的“存在”,替逝去的它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在李一航的保存下,馆里的这些老物件大多还能正常使用,用李一航的话说:这些都是“活的”。

对李一航而言,这些老物件价值几何,他并不在乎,创意馆开馆6年以来,一直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即便有人出高价来买这些东西,李一航都是一口回绝的。

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李一航,对这些老物件情有独钟,加之从事废品回收行业,便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每每去到居民家中回收废品时,李一航都会多问一句是否有旧物需要处理。

起初是基于情怀开始收藏,久而久之,随着藏品越来越多,李一航便萌生了创办一家专门展示这些老旧电子产品的创意馆,希望能让更多青少年看到曾经的电子产品,通过老旧电器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同一时期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同时也希望他们明白和平年代一切智能生活都来之不易。

创意馆里,这7000多件来自不同地方、生于不同年代的老物件,因为“需求”而存在,也因“需求”被淘汰。

它们,凭借其特有的功能性服务了一代甚至几代人。时代更迭,如今,它们正以另外一种形式温暖着我们。

离开创意馆的时候,墙角处那台60年的老式风扇,还在呼呼吹着。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