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创文故事 | 40年革故鼎新春风化雨,精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前,宝安区正如火如荼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西乡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全力做好该项工作,为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贡献西乡力量。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明素养,增强市民的家园意识,即日起,宝安日报开设《西乡创文故事》专栏,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来西乡的发展变化,对西乡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故事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从简陋的表演舞台,到现代化的会堂;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场表演,到“精品文化进社区”周周有活动……40年革故鼎新,40年春风化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0年里,西乡群众文化活动方式不断变迁。
1986年,送电影下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和精神,群众文化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40年来,西乡街道经济迅速腾飞的同时,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文化”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完善热爱是不变的情怀
没有演出舞台,没有背景音乐,没有音响,幕布用旧衣服制作,服装自己找裁缝缝制……但所到之处,演出特别受欢迎,西乡街道流塘社区居民李婉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演出场景。
李婉今年76岁,是土生土长的西乡人,十多岁就到各个生产队演出,这些经历最让她引以为豪。她介绍,当时演出没有幕布,就用废布搭建,没有音响,大家就清唱,演出基本都是骑着自行车前往,自行车上驮着简陋的演出道具。
“群众只要听说有演出,就高兴得不得了。”李婉告诉记者,只要听说有演出,大伙儿都去凑热闹。西乡戏院是他们经常演出的地点。
据《西乡文化志》记载,改革开放后至1994年,西乡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公园、电影院、歌舞厅、卡拉OK厅等相继建成,形成了城乡相连、点多面广的社会文化市场网络。2002年6月28日,西乡会堂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0290平方米,观众座位1038个。会堂场内设计、音响、灯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座现代化综合文化场馆已经成为西乡人的文化新阵地。
这些只是西乡街道公共文化体系日臻完善的一个缩影。如今,西乡文体中心、西湾公园等一大批文化场所遍地开花,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
1997年,西乡“故乡情”文艺晚会
文化产品从“复制”到原创创新是不变的选择
“那个时候,看电影、听广播是我们最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西乡市民张群芳告诉记者,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看电影,缓解疲累,邻里之间热热闹闹的,孩子的笑声传到很远,场景十分温馨。
1995年8月10日,西乡“送戏下乡”演出小分队成立。小分队下工厂、到边防演出。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赞扬其是特区乡村舞台上最早开放的一束文明之花。20世纪90年代末期,西乡艺术团等各个文艺团体相继成立,大型文艺演出慢慢多了起来,看演出不再是一种奢侈。“但那时候原创节目相对较少。”原西乡艺术团成员介绍。
2013年起,随着宝安区“文化春雨”活动点的实施,西乡群众文化发展迎来了一波高潮。大批热衷公益文化事业的市民被纳入“文化钟点工”。基于“文化春雨”平台,“青春话剧社”、“原创音乐公益活动点”、“航空模型公益活动点”等84个活动点相继创办,在此过程中更涌现出一大批原创精品。原创音乐活动点创作了多首原创作品,原创作品《远方》《城中村的春天》《云上》等获国家级、省市区级奖项52个;航空模型公益活动点组队参加2018年及2019年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共获4金8银4铜,应邀参加了“2019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的演出;西乡木偶活动点原创的“学习强国”木偶戏不仅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更是在市民群众的朋友圈中刷屏。
世界级手风琴比赛在西乡举办,创造了2260人同奏手风琴的吉尼斯纪录;西乡街道三月三北帝古庙会万人空巷,成为展示宝安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家门口欣赏高端演出,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的日常。
2004年,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西乡
从群众当观众到群众唱主角文明是不变的追求
2018年,西乡文化艺术节期间,一项群众性文艺赛事——西乡梦想秀吸引了近千名群众报名参赛,普通群众走上舞台中央,成为主角。
这样的舞台在西乡还有很多。如果说让群众“唱主角”是满足了居民的“表演欲”,那么西乡开出文化“菜单”让群众免费“点”,进而培育出文化精品,则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西乡在社区、企业、机关广泛开展文体公益培训活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让群众自己“点菜”,街道定期进机关、社区、企业烹饪色香味俱全的“文化佳肴”,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交给群众。
这两年来,西乡每年开展50多场“精品文化进社区”活动,由群众点单,街道输送。群众想学摄影,街道就找来摄影老师,给他们做培训。暑期开展的美术书法培训深受青少年欢迎,家长自愿报名成为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西乡街道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创作、文艺表演等系列工作中,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坚持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夯实“跟党走”的理论基础,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化作品大量涌现,把真、善、美深深根植在了人们心中。
在文艺的熏陶下,市民文化审美素养、道德修养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文化的巨大力量,让无数追梦人对西乡这片热土心驰神往。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群团工作部部长李金宇表示,站在新起点,西乡将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强化理论引导,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绘就文化发展的新蓝图。
2017年,2260人手风琴大合奏
■评论
打捞历史碎片 汲取前进动力
照片不会说话,却以其客观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触摸到西乡的历史脉搏。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场深刻变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今日之西乡已经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凝聚力日益增强,西乡展开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城市画卷。西乡的城市内涵不断扩充和延展,成为了人人向往的文明家园,成为了奔跑追梦的奋斗天堂,成为了企业成长的发展沃土,成为了温暖人心的民生乐园。当然,所有光荣和成就都属于过去的西乡,未来的西乡正等着你我去书写、去创造。
岁月无痕,静水流深。老照片穿越时空而来,背后藏着耐人寻味的“西乡故事”,提醒人们今日富足家底来之不易,也激励我们迈步向前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打捞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碎片,从中汲取源源不绝的前进动力,将帮助我们打造名副其实的湾区胜地,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和惊喜。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杰
评论员:刘昌伟
通讯员:彭赐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