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楼坐看风轻云淡 曲艺社演绎繁华落寞

红门楼。

延龄公家塾标牌。

文璨田老人在拉二胡。

松月文公祠。

◆村名:潭头古村

◆地址:松岗街道潭头西路66号

◆坐标:潭头社区位于松岗街道的南部,东与公明街道交界,南与新桥街道相接,西邻沙井,北与东方社区,红星社区毗邻,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潭一、潭二、潭三、潭四、潭五5个自然村。

◆文脉:潭头社区1951年时属报岗小乡,1956年成立潭头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称潭头大队,1983年7月改称潭头乡,1986年10月改称潭头村,2004年7月26日改称潭头社区。据资料记载,潭头起源于宋末元初,战乱时文天祥后人在此开村始居、繁衍生息,故潭头社区村民90%以上为文姓。至今,整个古村落建筑多数已毁坏或改建,仅留个别古单元房零星点点地散落在现代建筑里,若是无心,踪迹难寻。

『村标1』 松月文公祠

炎炎盛夏,清晨已是燥热难安,而潭头古村前的月池却是难得的宁静超然:深潭碧水,闻风起,涟漪荡,微波泛泛,粼粼而闪,好不惬意。

建于清嘉庆庚辰年(1820年)间的松月文公祠,并坐落在这月池不远处,与它正面相对。文公祠坐北朝南,是一座广府式建筑。三进三开间院落布局,有前、中、后三堂,中间两天井,侧边设四廊房。正门屋檐下两侧设有塾台,以条石砌地台,麻石地脚,墙面为青砖。上立4根红砂石柱,分别以石枋相连,置以雕花石墩。木雕花草人物封檐板,硬山式屋顶,船形正脊、垂脊,两面坡,早前以红瓦覆顶,近代重新修葺时改成绿瓦,低调地与门前月池的碧色相映衬。祠堂中央开凹斗式大门,红砂石墙面,石制门框,上方正是嘉庆庚辰年所制的阳刻石匾,“松月文公祠”几个大字遒劲有力。祠堂面宽12米,进深19.5米,后堂梁与檐步架均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雕花草柁墩,瓜柱承檩,正房两侧有次间,以门相通,次间后部有阁楼,分别设有船形正脊、博古正脊,博风以灰塑装饰,明间供奉祖先牌位。

说到祖先,松月文公祠前的一副楹联“烟楼世泽 正气家风”足以诠释潭头社区文氏的出处。

相传,元朝大德年间,文天祥的胞弟文壁之孙文应麟随父辈辗转迁至福永大茅山岭下村(今凤凰山社区)。当时战乱连连,亦是岁荒之时,文应麟为了便于体察民情,每每傍晚时,爬上大茅山顶,眺望山脚的炊烟袅袅。如见有农家无炊烟,晓得是断炊了,则即刻遣人前往送粮接济。久而久之,他索性在山上建了一座望烟楼,凭烟济民。文氏族人为了感恩,遂将他普济百姓的事迹代代相传。至今,潭头社区的文氏后人对“烟楼世泽 正气家风”仍可叙述一二。他们所传承的不仅是宝安文氏始祖的事迹,更饱含着相助相携、彼此依托前行的信念。

旧时,松月文公祠还是潭头社区的学堂,供老师教导莘莘学子。公祠的后堂并是教室,老师则住在偏房,朗朗书声、童言稚语,扶摇冉冉升向公祠的上空,好不热闹。这份欣欣向荣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潭头小学建成投入使用。随着学生们的离开,公祠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不变的是,文天祥的画像依然悬挂于后堂,千古流芳。

『村标2』 红门楼

潭头社区共辖五个自然村,攀上高处俯瞰整个社区,现代民居纵横交错、村道四通八达。而社区的交通要道处却出其不意地“杵”着一座矮小斑驳的朱色门楼。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原来,这是潭头古村落的后围门,它东北朝向,正面墙体以红砂石砌筑,两米余高,上方再以青砖堆垒,屋顶为仿悬山顶,船形正脊,两面坡,红瓦覆顶。门框以红砂石砌筑,正上方有一牌匾凹槽,只是牌匾已不知去向。背面墙也砌筑了相同大小的门框,穿行而过,远处的景色一览无余。走进红门楼,内墙则是由细小的青石砖井然有序地堆砌而成,或许岁月曾无声地冒充路人走入它的内心,不经意间,磨平了它的棱角,淡化原色。门楼左侧墙角以长方形条石筑了凳形地台,不知是否是为了便于路人歇脚。右侧墙边则设了神龛,供奉着一尊神像,龛前砌了一长方形香案,似往年农家的柴火灶,在小小的门楼里,足以表明这是不少香客前来上香焚烛进贡之地。神像两侧一副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引人遐想,莫非是红门楼坐落于此的缘由?不得而知。

红门楼的始建年份已无从考究,简陋的建筑风格也让它的出处成谜。相传自开村以来,村民们无论是远行还是返乡,都得从红门楼经过。而红门楼选材为红色,其缘由之一是为了提高门楼在村落里的辨识度,亦是希望来到此处的人们皆可沾沾喜气。远行人以此为行程始点起航,回乡的游子未进家门先过红门楼。哪家有女出嫁,由此拜别故乡;谁户有儿娶亲,到此祈求神的护佑。除此之外,每年春节,社区的舞狮队来到潭头,第一件事就是先进红门楼“打卡签到”后,再走街串巷去拜年。

看过了天边的云卷云舒,也看过了世间的繁华落寞,风轻云淡间流年已逝,红门楼像是潭头古村的地标,静静地伫立着。只是如今在高楼林立间,渺小的它已不再起眼。一旁放置的垃圾桶仿佛暗喻了它的尴尬地位。光怪陆离间,又还有多少人记得,红门楼曾像一位史官般,事无巨细地记载着潭头古村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见证着村民们的油盐柴米?

『村标3』 延龄公家塾

相较于修复后色调鲜明又不失古韵的松月文公祠,与其毗邻的延龄公家塾却落寞得黯然失色。位于潭头二路103号旁的这座古建筑,其实早在2012年5月就被宝安区文体旅游局确定为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

延龄公家塾始建于清末,坐北朝南,三进两开间。分为前后两堂,内有一天井,两侧设廊房。面宽10.8米,进深16米。前堂开凹斗式大门,青砖墙面,地脚、墙角以条石砌筑,檐壁、檐板分别用彩绘、木雕等工艺饰以花草、人物、虫鸟等多样的图案。屋顶为仿悬山顶,船形正脊、垂脊,两端都加博古,博风有宝瓶状灰塑,两面坡,玻璃瓦覆顶,墙檐灰塑虫鸟栩栩如生,仿佛一不留神便会展翅冲向云端。天井两侧的廊房则为卷棚顶,覆盖琉璃瓦。后堂内立有4根圆形石柱,梁架为穿斗式与拾梁式相结合,木雕花草柁墩,瓜柱上再承檩木。

令人惋惜的是,家塾的大门不知何故已用砖头完全封闭,就连窗户也被钉了木板,彻底与外界隔绝。若不是门上方依稀可辨的“延龄公家塾”字样,还以为这是一座寻不着主人的私宅。门前墙角边,两条长麻石默然地倚着墙,似乎在回想着往日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家塾的屋顶上已是杂草丛生,随风摇曳着;一簇簇瓜藤沿墙往上攀爬,肆意地滋长……小巷的上空,错乱无章的电线接驳在家塾的屋檐下,悄无声息的境地愈发显出此处的荒凉与颓废。

据史料记载,延龄公家塾正门两侧,原设有两尊石狗公。石狗公是古时乡村所信仰的一种守护神,代表忠诚。它多以蹲坐式雕像呈现,刻画简单,仅雕以犬首和上身的粗略轮廓。相传有石狗公坐镇,即可安定、辟邪,守护一方安宁。古时,村民逢初一十五还会来烧香供奉它。深圳地区的石狗公并未广为流传,可见这是难得的两尊石狗公。即便如此,它们终究消失在岁月的长湖里,无迹可寻。据80岁的村民文璨田老人讲,原来放置石狗公的位置现建了曲艺社,成为了村民们发挥文艺特长之地。

『村民』 文璨田老人和曲艺社

每周一、周三下午,赋闲在家的村民会经过萧条的延龄公家祠,走进一旁的老中青曲艺社,这个时段是曲艺社的演出时间。曲艺社里,摆放着吹奏、弹拨、击打、拉弦等各种传统乐器,社员或弹或唱或和声,以扬琴、琵琶等乐器说唱着民间流传的经典故事,给喜爱曲艺的村民表演一场听觉盛宴。曲艺社展示墙的相框里,有社员们参加各种演出时的照片。二十多名社员各有所长,偶尔也受邀去其他地方表演。负责曲艺社各种大小事务的社长文璨田恪于职守,每天负责早晚开门锁门,平日就在曲艺社打理乐器,偶尔有人过来参观,兴致来了就顺手表演一番。逢表演日,他一早就开始忙碌,检查各种乐器、布置场地以及协调社员出场顺序,除了让前来听唱的人们舒适地置身其中,还要保证曲艺表演的欣赏性。

曲艺社社长文璨田是潭头二村人,现已八十高龄。自十多岁起,他就开始接触民族乐器,扬琴、二胡、打鼓等。儿时曾以为人生如乐,悠然自得,未曾想,时局动荡,几经艰辛困苦。当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时,哪里还能一门心思地沉浸在音乐里安之若素?文璨田不得不舍下他中意的民乐,寻找谋生之路来养活妻女。就连最心爱的二胡,也被束之高阁,只是偶尔在忙碌生活的空隙间,回味一下那时的青春年少,阳光正好。

随着膝下唯一的女儿从红门楼拜别父母,嫁作他人妇,文璨田的日子也越来越清闲了,他才又重新拾起有些生疏的民乐。文璨田最喜欢的是那首古曲《平湖秋月》,他用二胡、扬琴演绎着静、淡、虚、远,音符悠扬悦动。老伴去世后,文璨田开始变得寡言,神情越来越寂寥的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乐律里。晚风轻拂,残阳西斜,细碎地打在银发如丝的文璨田与他身前的扬琴上,又道是一段交口称誉的说唱曲艺素材——人生如乐,乐似人生。

笔者手记

辗转于潭头古村的曲街陌巷,日新月异的现代民居与败井颓垣的残存古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建筑是悠长历史的层层积淀,破旧如满容文公祠、众圣宫、东园文公祠等,当年或也承载着潭头文氏的家风传承之重。莫让历史的痕迹成为时光深处的沉疴,莫在喧嚣红尘中遗失了本该好好珍惜的美好。给它觅一安放之所,你会发现,历史其实是一本人生攻略,适时地指引着你前行,延绵深远。叶汐 文/图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