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改革泥土汲力量 擦亮时代底色铸精品

歌曲及朗诵《宝安有你》。

快板式说唱《湾区新家园》。

杂技《晃圈-科技灵光》。

情景合唱《深圳观念组歌节选》。

昨晚,“忆峥嵘岁月,看宝安今朝”——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宝安原创文化艺术精品巡礼活动在宝安体育馆上演。一个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一个个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一个个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原创文艺精品,展现出丰富而有内涵的宝安元素,描绘出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40年来,宝安为时代、为人民奉献了一批文艺精品,在一系列国家级和国际性文艺评选中,“宝安制造”文艺精品都榜上有名,“五个一”工程奖、金栗子奖、兰亭奖、群星奖、鲁迅文学奖、梅花奖、山花奖……“宝安制造”文艺精品收获满满。

文艺精品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宝安区有关部门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各类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很好地激发了社会力量介入文艺创作的热情,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全区上下共同聚焦文艺创作的生动局面。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文艺精品首先要有时代的温度和人的温情。宝安是文艺创作的“富矿”,给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宝安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把镜头、笔头、旋律对准了从革命历史时期到当今改革开放年代的“宝安特色”“宝安故事”。40年来,宝安涌现出无数惊人的创造、感人的故事、动人的事迹,汇聚成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蕴含着无比丰富的题材素材。在当晚的巡礼活动第一部分《潮起宝安》中,女子歌舞《我不想说》和男子歌舞《打工谣》均来自于宝安,展现了改革开放“三来一补”时期,外来打工人群虽然远离家乡和父母,但是依旧积极乐观、坚韧阳光的人生态度。

“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文艺创作“身入”“心入”“情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信仰变成动力,把情怀变成操守,才能有直击心灵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40年来,宝安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用文艺作品讴歌反映岭南儿女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伟大实践,通过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以生动笔触抒写人民,以优美旋律歌唱群众,使作品始终保持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使作品的泥土味更重、百姓情更浓、生命力更久。摄影《昔日农家女》(1988)、粤剧《大潮》(1998)、舞蹈《传人》(2010)、广播剧《达人马大姐》(2017)……这些作品都是宝安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文艺精品。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文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巡礼活动第三部分《百舸争流》中,杂技《晃圈-科技灵光》从音乐、编排、创意都体现了宝安特色,展现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而具备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意性的特点,也诠释了原创文艺作品之“精”。40年来,宝安文艺工作者秉持一颗“工匠心”,有着“望尽天涯路”的追求,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作为时代标志的原创艺术精品,一方面要深接地气氤氲,吐纳人间烟火,倾听民众呼声,另一方面又要升腾于云端之上,展现面向未来的眼界。宝安在“双区”建设征程中,要更加深刻地反映火热生活,忠实地记录伟大的历史进程,激情地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真实地表达百姓的心声,创作出具有宝安特质、中国气派、世界水平的精品力作。宝安日报记者赵盼盼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