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海底立交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计划年内动工,西乡段交通疏解进入倒计时

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计划年内动工(图为沿江高速前海段现状)。

宝安湾畔,机场卫星厅、机场三跑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助推宝安空中通道遍布全球;伶仃洋内,“陆域地下五层+水下三层”的超级交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内首座海底立交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已完成项目营地建设,其中位于珠海市桂山岛的沉管预制场正抓紧建设,西乡段交通疏解工程开启施工倒计时,计划于年内开工。

建设水下3层地下5层立体交通空间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沿江与南坪项目途经宝安区、南山区和前海,是国内首次采用“立项+工可+EPC”模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涵盖项目立项到竣工移交全部工作,工程内容包括沿江高速前海段下沉改造、南坪快速衔接大铲湾(A/B匝道)、南坪快速衔接沿江高速(C/D匝道)、收费站北移四部分工作内容,其中沿江高速下沉改造段全长6.398公里,设隧道5060米/1座,其中沉管隧道全长2310米;AB匝道全长3.587公里,设隧道3242米/1座,其中叠层盾构隧道长2310米;CD匝道全长5.5公里,设隧道4667米/1座,其中叠层盾构隧道3380米;将现状前海主线收费站北移7公里至西湾公园处。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该项目对宝安的意义,记者前往中交沿江与南坪项目总经理部。据勘察设计部经理杨军超介绍,项目所处区域水下、地下交通布局复杂,沿江与南坪项目和13条轨道交通、3条高快速路(深珠通道、滨江大道、妈湾通道)立体交叉,共同形成了水下3层和陆域地下5层的立体综合交通。

“该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城市新中心核心区,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典型示范工程,也是中交集团向‘现代综合交通+城市’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杨军超表示,项目总经理部对设计和施工方案开展了充分研究论证,不仅保证了区域内项目间工程方案的可实施性,也将最大程度地释放前海湾海域、土地资源,实现项目与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土地规划、城市景观艺术的融合。

项目是集国内最大断面钢筋混凝土沉管、国内最大直径叠层盾构、填海区多层大跨明挖隧道、长距离水下互通“多维一体”的隧道集群工程。“比如,项目沉管断面达42.8米×10.9米,盾构直径达16.2米,桥梁拆除达43.8万平方米,都是全国之最,整个项目的建设难度将超过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项目总经理部工程管理部经理邱燕群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宝安湾区的海景也将露出完整的样貌。

5G与北斗等新基建先进技术赋能

面对这样一个超级工程,中交沿江与南坪项目总经理部开展了浅海域沉管隧道装配化智能建造、浅海域复合地层超大直径单管叠层盾构隧道装配化智能建造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这将填补我国在浅水非自浮沉管设计理论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空白。

除此之外,项目将以新基建技术赋能,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深度融合。杨军超介绍,项目正积极推进全寿命周期BIM正向设计、物联网、5G、北斗、智慧交通等先进技术,基于BIM+GIS综合管理平台,提供项目全寿命周期智慧化施工、运维管理应用平台服务;基于IOT技术的隧道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实现设备状态自动巡检,信息联动,及时进行主动交通管理控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采用智能养护系统,实现项目养护信息可视化、智慧化管理。“比如,我们通过BIM正向设计研究,融合不同节点的数据进行移交,构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及模型,工程运营维护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宝安日报记者 何柳 通讯员 刘灵君/文 雷小舟/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