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企业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传来喜讯

安科向武汉市江夏中医院无偿捐赠CT设备,帮助开展救治工作。

3月25日,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凭借在CT研发创新和生产制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科)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全身螺旋CT”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自全球首台头部CT“诞生”,经过40多年的技术发展,CT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对全身及各器官进行快速成像的临床诊断和疾病普查工具。不同的类型和配置的CT机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各地医院,在发展中国家,医用CT的使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CT逐渐成为高端医疗器械中市场需求最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非常高的产品。

安科此次获奖项目“全身螺旋CT”历时5年,一举攻克了CT产品核心部件探测器、多层图像重建算法、高级临床应用等核心技术门槛,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至256层全身螺旋CT系列产品,为国产高端CT产品的全面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其CT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在同类型产品中媲美国际品牌,为医疗行业添加了又一利器。

据了解,安科公司长期致力于医学影像工程化和成果转化工作,建立起国家授予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广东省及深圳市医学影像工程中心,确保了高端医学影像成果产业化渠道畅通。其科研创新团队在CT核心探测器、图像重建算法、高速机架和高精度检查床、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功能等CT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填补了数十项国内技术空白。

安科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高端产品国产化程度,极大地促进医学影像技术进步,推动了广东乃至全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包括国外厂商在内的用户综合满意程度评比中,安科名列前茅,“全身螺旋CT”获得了专业协会及专家的大量好评和奖项,如:荣获2017首届医学影像图像展示高峰论坛“CT类最佳国产精确成像奖”、2017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疗装备名录……目前,安科“全身螺旋CT”项目成果已在全球各地医疗卫生系统实现了广泛应用。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产品系列累计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安科作为整个华南地区唯一一家CT研发制造企业,在此次疫情期间,充分发挥CT对病情诊断的重要作用,一系列CT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并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疫情发生地医院进行CT无偿捐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科技贡献。

安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此番获奖是对安科科研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医学影像实践者不断突破技术,以科技实力将产品和服务推广至全球医疗卫生系统,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大族激光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东莞理工等共同完成的“异种金属激光微焊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深圳市索诺瑞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共同完成的“高分辨率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探头研发及产业化”两个项目也摘得全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宝安日报记者 高山 通讯员 谢涛 黄海波 文/图


■延伸阅读

安科“全身螺旋CT”创新亮点

1

高灵敏度陶瓷GOS探测器及数据采集管理(所属学科:信息光学)

本项目对探测器的研发实现了一款32排探测器产品,该款产品研发除了能够满足完成单位自身CT制造对探测器的需求,其灵活性也可以满足其他CT民族品牌对探测器的需求,可以减少对国外专业厂家的依赖。探测器作为CT产品最贵重的核心部件,其自主研发成本的降低也带来了CT整个产品成本较大的下降。

2

多层CT图像重建算法(所属学科:医学成像技术)

CT图像重建算法一直都是CT研究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算法的优劣决定了图像质量和图像重建速度。本项目核心算法创新如:基于投影数据校正的解析重建模型构建;基于系统建模的迭代重建模型构建;重建模型求解的优化算法设计等。

3

CT机架系统设计(所属学科:机械零件及传动)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旋转Disc设计和固定Frame设计。本项目设计以5吨自重,0.25秒/圈自转,10年使用寿命为目标,同时在临床应用中Frame在机架倾斜时承受了Disc的重量。利用短几何设计,铸件模具加工完成高性能机架的设计与制作,结合探测器、球管、高压等关键部件,并最终选择相对应的旋转速度。

4

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功能

多层螺旋容积优异的断层图像使临床可以实现更多诊断功能。除了主控操作界面,将建立较为完备的诸如三维重建、最大最小密度投影、仿真内窥镜、心脏提取、灌注分析等高级软件,为医生带来更多的诊断手段。

宝安日报记者 高山 通讯员 谢涛 黄海波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