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培训班举办提升宝安应急救援水平

2019年中国工程院跨区域联动创伤急救体系建设院士论坛暨“MCI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培训班”在宝安举行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谢莹 通讯员 吴晓文 卓彬)为培养专业化医疗紧急救援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培训平台,12月5日至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宝医(集团)一院)、深圳大学医学部共同承办的2019年中国工程院跨区域联动创伤急救体系建设院士论坛暨“MCI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培训班”在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行,通过院士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紧急救治实操培训,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伤亡事件与创伤救治需求,建设跨行政管辖区域的一体化、多样化、全方位、创新型的医疗救援体系。


大规模伤亡创伤性事故应急演习现场 

12月6日,大规模伤亡事件与跨区域联动救治培训班在宝医(集团)一院举行。据悉,此次活动也是深圳市基于医院集团创伤救治工程中心技术平台开展的大规模伤亡事件的演练。演练按照“练、评、教、训、演”的模式开展。实训现场分为现场检伤分类桌面推演和急救技能操作比赛两部分。在现场检伤分类桌面推演中,假设场景为:大型爆炸事故现场,2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来自医院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把伤员分为“立即处理”、“延迟处理”、“轻微伤”、“濒死”、“死亡”五类。随后,医护人员在大规模伤害事件急救模拟现场对“伤员”进行急救技能操作,确定和施行具体救治措施。

桌面推演

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付小兵教授对实训演练进行了现场点评。他认为,宝医(集团)一院是广东省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院士工作站和广东省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中心,该院充分发挥了创伤救治培训区域基地的作用。开展大规模伤亡事件与跨区域联动救治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训,不仅能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现场诊断救治水平,而且能确保科学高效专业地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既锻炼和加强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又可以对减少伤病员早期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起到关键作用。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跨区域联动创伤急救体系建设院士论坛在该院19楼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郑静晨、李校堃、陈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宝安区政府党组成员李懿,深圳大学副校长杜宏彪,宝安区卫生健康局领导,以及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香澳和国内的百余名专家参加了论坛活动。

活动为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颁发了“深圳市创伤救治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临床转化与再生医学研究所”牌匾。

李懿表示,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加快医院建设,加大医疗“三名工程”团队引进力度,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等举措,构建了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宝安区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措施。构建国际一流急救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宝安区正在谋划以空港区域新建医院为核心,针对宝安机场、深中通道、107国道、福永码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立体化急救体系,打造空海陆应急救援高地。在宝安举办院士论坛和“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培训班”的形式,开展多样化急救实操培训,能够对专业化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让宝安的应急救援水平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