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宝安样本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沉淀和魅力,伴随着发展,城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城市在市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和印象。昨日举行的“师徒同台表演,共展醒狮风采”展演展示系列文化活动是彰显“城市美学 印象宝安”的有力举措,也是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宝安区文化总分馆呈现的携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美答卷。

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是2019年宝安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18年启动宝安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以来,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条件,以“1个中心总馆+10个街道分馆+N个社会特色主题馆”的建设思路,完成全区10个街道文化馆分馆和1个社会特色主题馆挂牌。目前,宝安区文化馆总分馆“城市美学 印象宝安”展演展示系列文化活动已开展数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运作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缺一不可。政府的作用是保基本、促公平;市场用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社会的作用则在于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上川黄连胜醒狮文化馆作为社会特色主题馆,利用实景、实物、图片、文字、绘画、雕塑、宣传片等手段,全方位展示了上川醒狮的渊源、流传、继承、发展的辉煌历史。该馆详细介绍了黄连胜醒狮武术团的兴起、鼎盛以及传承的故事,狮头、旗帜等一系列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还制作了一系列影像纪录片,呈现出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本次“城市美学 印象宝安”——“师徒同台表演,共展醒狮风采”展演展示系列文化活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从娃娃抓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部门除了为社会企业等落实好相关的保障政策外,更要善于开拓创新,探索一些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的新模式,以共赢的手段实现服务效能的提升。在组织架构上,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区文化馆总馆)立足建成“1+10+N”纵横交错、统筹联动的宝安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广泛整合吸纳各类优质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网络。其中,1为区级总馆,指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宝安区文化馆总馆),10为10个街道分馆及辖区内社区基层服务点,N为社会特色主题馆,将具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群团组织、学校、企业的文化活动中心及社会机构一并纳入宝安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中。

在职能上,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对体系内各单位进行业务领导和监督评价,引领开展标准化、均等化和数字化建设,推动全区文化品牌、公共服务和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机制创新。而分馆则承接总馆的文化指导和供给,并实现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目录、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平台、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人员派遣、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考评标准“八个统一”,大力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打造“城市美学 印象宝安”的城市人文空间和品质形象。

据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介绍,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区文化馆总馆)将对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各单位进行实地走访交流,并吸纳更多具备条件的社会主体加入总分馆体系,逐步探索“纵向联动、横向合作”的可持续、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服务“宝安样本”,积极推动宝安区文化馆分馆各种模式的落地实施,在组织架构、受众覆盖、效益考核等多方面将精细化管理层层渗透。

据悉,宝安区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多方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手、品牌联创、统筹联动”的创新型、特色化、生态型总分馆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宝安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唐冉 通讯员 左汀汀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