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宝安“西伯利亚” 如今会展“会客厅”

遥望和平,正变身会展“会客厅”。

和平女子舞龙队尽显宝安巾帼风采。

咸水歌表演,传承基围文化。

“家宅何嫌泛兴浮,栖迟福海恍瀛洲。停侥结伴依芦苇,比户为邻侣鹭鸥。市傍蜃楼人迹密,居连鲛室客纶投。江千一望烟村似,罢钓归来不系舟。”据《宝安志》记载,《怀溪八景诗》中所描绘的正是清咸丰年间福海的自然与人文风光。而这里的“福海”,就是如今的福海街道和平社区。从诗中看来,当时和平好比偏安一隅的“桃花源”,居民靠渔业谋生,“钓罢归来”则居住在小舟上。

沿着历史的脉络,时光回溯至上个世纪初,和平社区应该是一片茫茫大海。然而,沿海而居总能让人们的生活得以自足。于是,来自广州、番禺等地的渔民逐渐在此围垦而居,他们依旧靠打渔为生,其居住方式就是当地至今盛传的“水流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政策引领下,“水流柴”洗脚上岸,开拓了万亩良田,并将其勤劳、拼搏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来,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基围文化。

奋进新时代,和平社区正因其位于空港核心区位优势,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文传承等多方面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播种希望 谱写基围人劳动赞歌

步入福海和平社区,基围菜馆就会相继出现在你的眼前,基围虾、黄油蟹、沙煎鱼、鸡蟹煲等特色基围菜或许是你对“基围”的初步认识。

记者与当地居民深入交谈,才知道基围人其实是最早来到深圳的追梦人之一,他们被称为深圳的“犹太人”,南海边的第一批“拓荒人”。他们为深圳建设注入第一股力量,大多来自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地。在深圳还只是一个渔村时,他们就来到这里围垦荒滩、播种希望。聪慧的他们,开创了“基堤鱼水围”,也就是“基围”,用来养殖鱼虾,因此被称作“基围人”。

基围人的生活、劳作及婚嫁葬娶等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基围文化。说起基围文化,其中不得不说咸水歌。

咸水歌源远流长,明末清初就已十分流行,又称疍歌、蜓歌、蛮歌、咸水叹等。据了解,因为生活在海边咸水之中,渔民所唱的歌被称为“咸水歌”。显然,咸水歌是水上劳动者的赞歌,既是抒发内心喜悦、点亮美好希望的呐喊,又诠释着渔民对大海的敬畏、对劳动的赞扬和对梦想的追逐。

梁桂妹是咸水歌传承人之一,在和平,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桂妹姨”。认识她,正是在福海街道举办的咸水歌演绎会上,她撑着花伞站在舞台上重现咸水歌经典《膊头担伞》,歌声动听而悠扬,仿佛将观众都带回到上个世纪基围人劳作的田间。

桂妹姨告诉记者,自己9岁就跟着母亲种田、捕鱼虾,咸水歌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如今一首一首整理、传唱,记忆也一点一滴涌上心头。“嘿呦嘿呦……让河水上山坡……”桂妹姨说,每当唱起这首《水利歌》,当年大家修水库时的情形就清晰地浮现在她脑海中。

茅屋变瓦屋 瓦屋变楼房

时光荏苒,和平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茅屋变瓦屋,从瓦屋变楼房。”这是和平人对居住环境最贴切的描述。

新中国成立前,“水流柴”沿海而居,搭建的主要是茅草屋;上岸后,大家逐渐盖上瓦屋和楼房。土生土长的和平居民郭志贤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记得自家用瓦片盖的老房子中间是木板,房子很小,仅有一个小灯泡,每年打台风时,窗户就会被打烂。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和平社区家家户户陆续盖上小楼房,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来一补”企业陆续落户和平开建厂房,使得该村集体经济逐渐上升。据介绍,2000年,和平村委集体经济产业厂房面积达5000平方米,如今的和平,已经拥有集体经济产业厂房面积达50万平方米。

舞龙精神 凝聚和平人心

舞龙俗称龙灯舞,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在和平,就有这样一支女子舞龙队,她们赤手空拳,却让手中的“龙灯”摇头摆尾,释放出无尽的巾帼魅力。

在和平社区工作站,记者见到了和平社区党委书记文碧姬。作为和平本地人,文碧姬从事村委工作20余年,和平女子舞龙队正是由她一手打造。

“和平人是百家姓、没有根,凝聚力不强。”说起女子舞龙队成立的初衷,文碧姬打开了话匣子:2006年,和平社区女子舞龙队正式成立,成员多为人妻、人母,起初大家都是抱着好玩、好奇的心态参加舞龙队。时至今日,舞龙精神已经将和平人心拧成一股绳子。

舞龙是门技术活、力气活,男子舞龙尚且不易,女子舞龙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每当聊起舞龙,文碧姬的眼中就会噙着泪水,坚持、自豪及荣誉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这让她颇为感触:“记得有一次女子舞龙队去参加比赛,队员陈惠玲还发着高烧,她硬是坚持表演完后才去了医院……”

参加广东省龙狮大赛,《巾帼显英姿》节目获女子规定套路冠军……记者看到,从最初的11个人发展到如今的百余名队员,和平女子舞龙队参加省、市各级比赛均取得不俗成绩,如今的她们仍然会定期举办交流会,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学习,并希冀将“龙”的精神久久远远地传承下去。

空港核心 未来发展可期

和平社区,位于福海街道西部,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老一辈居民常常会调侃,这里曾是宝安的“西伯利亚”。奋进新时代,和平社区俨然变身为会展门户的“会客厅”,重新燃起和平人的新希望。

在和平社区的最新地理位置定位中,位于大空港核心腹地,西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与会展中心南大门仅一路之隔,穗莞深城际线福海西站正位于此地……这充分说明了该社区在新时代的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

“未来和平,发展可期。”福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和平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史闯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农业、渔业发达富庶,曾有“农业学大寨,广东学和平”的说法;现如今,和平社区又将迎来配套会展中心产业布局的新一轮发展,其前景可以预见。他表示,搭乘福海街道打造“智创高地、博展都会、精彩福海”这股东风,和平社区内的产业业态也将重新布局。目前,该社区内大型工业园分别有大族激光、和泰、和景、和盛、德金、万利达、骏丰、美盛、科上美等54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有5家。

近两年来,和平社区顺利完成党组织架构调整和支部分设工作,通过换届选举配强书记队伍,使党建工作更加扎实。该社区党委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完成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980平方米升级改造工程;解决了悬而未决十多年的1148亩鱼鳁地征转问题,化解集体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打造和平工联会,探索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推进基层工会建设创新之路;用心挖掘与传承本土基围文化,进一步擦亮“和平舞龙”品牌;自编自导自演《点亮渔火》舞台剧,用“乡音、乡情、乡味”原汁原味重现基围人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的过程。

回首过往,和平社区的光辉历史历历在目。放眼未来,和平屹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将不辱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奋勇前进。

宝安日报记者 韩翀 通讯员 刘让文 谢坤平 文/图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