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举行“4·26”知识产权日活动
宝安区举行“4·26”知识产权日活动暨“扫黄打非”快闪文艺巡演启动仪式
深圳新闻网宝安讯(记者 张钊 通讯员 邹力维)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持续优化创新和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造活力。4月26日,宝安区第十九届“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暨“扫黄打非”百场文艺快闪巡演启动仪式在海华社区公园举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扫黄打非”办、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教育局、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及宝安124个社区工作站代表、翻身小学120名师生代表、海华社区300余名居民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尊重知识产权融合宣传方式”为主题,由区“扫黄打非”办、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新安街道办事处主办。活动旨在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宣传渠道融合,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决策部署,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提升知识产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印刷盗版行为,在全区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充分展现新时代“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新进展、新风貌、新成效,为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扫黄打非”工作舆论宣传氛围。
活动现场,举行了“扫黄打非”快闪文艺巡演启动仪式。群口快板《“扫黄打非”牢牢记》、小品《报警》、相声《颂“扫黄打非”》、音乐快板《五要五不要》等节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普及意义突出,通过曲艺“快闪”的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将“扫黄打非”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宝安居民生活。其中,小品《报警》讲述了一位对非法出版物完全不了解的书店老板,印制了大批量非法宗教类书籍,凭着免费赠送书籍的幌子将非法出版物带给孩子们。不曾想被网络监管员发现并通报至扫黄打非办,工作人员重拳出击,一举歼灭贩书窝点并销毁。相声《颂“扫黄打非”》用辛辣、直接的语言讽刺了一些对非法出版物不懂装懂的人通过成语接龙的方式强调“扫黄打非”的重点。
本次文艺快闪演出是宝安区“扫黄打非”办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创作出小品、快板、相声等节目,通过文艺快闪的形式宣传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是全国首创的一种创新性宣传渠道。据悉,5月1日至7月31日,将在宝安各街道社区、公园、广场等地组织“扫黄打非”百场快闪文艺巡演活动。
此外,现场还设立了“一查五看”教你辨别正版书籍和“扫黄打非”常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宣传咨询台,指导市民辩识正版与盗版书籍的常识,引导市民拒绝盗版、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当天,还开展了游园知识竞猜获礼品活动。
“扫黄打非”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基层。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是维护群众利益并获得群众支持的重要措施,是确保“扫黄打非”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宝安区按照国家、省、市“扫黄打非”办对“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定机制、强举措、抓创新,通过动员部署、统筹推进、迎检验收等阶段的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任务,通过省、市“扫黄打非”办的线上系统、线下站点“双”验收。
近年来,宝安区创新系统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在全市率先推行文体旅游市场信用建设,形成了“1区+10个街道+126个社区+4833个网格”的四级联动全覆盖工作格局,3500多家经营场所连续7年实现“零事故”,新安街道荣膺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据悉,目前,宝安区共有“扫黄打非”基层站点134个,国家级示范点1个,区级示范点2个,均完成工作站牌匾、机构人员、制度、奖励办法、举报电话、宣传专栏“六项”公示工作,初步实现有办公条件、有骨干队伍、有相关制度、有依托平台、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的“六有”目标。
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宝安区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宝安区不仅强化顶层设计,为全区124个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点统一制作、配送标牌、制度、职责等“六上墙”牌板共计248套2480块以及档案资料盒500个,还以“实地检查+培训”的形式对各街道和社区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行考核。此外,街道、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现有品牌融入“扫黄打非”元素。其中,海华社区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妇儿友好型”社区建设结合,打造“扫黄打非”专题公园;甲岸社区创新台账规范化管理,在全区推广复制;黄麻布社区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党群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九围社区、怀德社区、和平社区等以综治网格管理为依托,实现日常市场巡查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