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治理的宝安经验——备案纳管强力整治 精准施策综合治理

工作人员演示电动二轮车上牌流程。

市民体验VR虚拟危险驾驶。

面对电动二轮车治理的难题,宝安区找准症结、主动出击,积极探索摩电综合治理协同化、管理规范智能化、源头管理常态化、执勤执法高效化、设施建设加速化和宣传攻势立体化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启动电动二轮车备案工作,并首战告捷。研究出台2020交通安全“宝九条”,采取严查摩电、严查货运车辆、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交通科技管理水平、降低重点路口通行速度、抓好安全教育、优化危重伤员救治链条、建立安全工作机制等九大举措,与20项摩电治理强化措施同步推进实施,形成了同频共振,叠加补充效应。

自3月26日启动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宝安共查处摩电违法29.63万宗,查扣摩电2.3万辆,实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涉摩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7.37%、43.33%,抽查路面头盔佩戴率从1月份的54.05%提升至91.59%。

抓源头 推行备案纳管 建立三级交安机制

在整治过程中,宝安区充分意识到:想破解摩电交通安全难题,科学引导、备案纳管是关键。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宝安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电动二轮车备案工作,紧扣“社区建点、宣传发动、安全学习、信息审核、标识安装”五大环节,按照“五部曲”抓落实。成立了由区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安、交警、市监、街道等部门组建交通管理、综合治理、牌证管理、基础保障四个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在全区铺天盖地式普及备案流程和政策。从4月9日至6月中旬,短短两个月即完成全区75万辆电动二轮车的备案纳管。

此外,宝安对全区电动二轮车销售门店授权,现全区689家门店全部实行“带牌销售”,实现新增电动二轮车购买、上牌一体化。

源头治理是基石,宝安区各街道坚持完善街道交安委办—社区交安站—专业交安站三级交安机制,共建立社区(企业、园区等)交安站975个,配备专人实体运作。各社区交安站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例如新安街道利用科技手段,首推在小区出入口安装头盔自动识别系统,配套共享头盔箱,同时安排专职人员值守劝导,对未佩戴头盔者实行不许进、不许出、不许离开的“三不许”措施,该系统正在全区各街道推广,今年预计在全区建成200套。

强整治 持续保持铺天盖地的高压态势

加强路面整治是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的最有效手段。宝安区每周末常态化开展“1+3”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区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全区所有干部共同参与,区、街道网格长、网格员约2400名公职人员、800名义工到挂点社区参加行动,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公安、交警联勤联动,以全区各重点部位、巡段为“点”,以107国道(宝安段)为“线”,以各街道、各派出所辖区为“面”,从三个维度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并借助大数据建立重点违法人员库,运用人像对比,研判重点时段、地点等特征规律,对非法营运团伙开展静态“掏窝”行动。

交警部门在日常“猎虎”行动中,将涉酒驾驶电动二轮车违法行为列为重点对象,今年以来共查处电动二轮车醉酒驾驶970宗,酒后驾驶1178宗。

更便民 优化交通保障电动二轮车路权

“不是不想走非机动车道,但宝安大部分道路限行,不少人行道马路牙子过高,护栏设置不合理,走机动车道会快很多。”这是不少电动二轮车骑乘人员的心声。

为了让电动二轮车有路可走,宝安加快非机动车道建设,现已建成非机动车道41.07公里,排查整治33处人车交织路段,改造过街安全岛6个,改造红巷工业路等31条道路的人行道;7月6日起,解禁辖区电动二轮车限行路段189条,进一步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路权。

为了让电动二轮车行驶顺畅起来,宝安区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对107国道、西乡大道、宝安大道、洲石路、松白路的标线、护栏进行完善提升;对路口过多、大货车右转盲区、安全岛设施不完善、人车混行、道路照明不足以及绿化遮挡、工地围栏遮挡等6类突出隐患,以及非机动车道建设不齐全、主干道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不齐全、人行道设施不齐全、人行天桥配置不齐全的4类薄弱交通设施排查治理,现已在全区封闭或优化100处隐患路口,重点路口施划减速带219处,改造“锐角”路口29个,后移路口车辆停止线2处。

宝安日报记者 徐迅/文 宋璐/图


[责任编辑:谢莹]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