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非遗海外展文化自信

国外小朋友对棉塑表现出浓厚兴趣。

棉塑作品《草原牧歌》。

国外友人体验棉塑制作。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左汀汀 刘红 文/图)眼前这两组做工精致的棉塑作品《舞狮传承》和《草原牧歌》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近期,宝安的省级“非遗”项目——“肖氏棉塑”代表性传承人罗晓琳携这两组作品,同深圳歌剧舞剧院艺术团赴黑山、丹麦举行2020“欢乐春节”非遗展示专场演出。深圳歌剧舞剧院艺术团为当地观众奉献了一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圳现代化国际都市气质的文艺盛宴,由深圳选派的中国剪纸、中国结、棉塑等与春节氛围高度融合,这些极具中国民俗特点的“非遗”作品也受到了当地观众的高度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得以传承、弘扬。“肖氏棉塑”工艺作品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它是以棉花造型和成胚,再以针线经手工缝制、塑造、刺绣、绘染、定型等多道复杂工序,辅以不同装饰、服饰于一体的软雕塑,表现形式多样,可单体展现或以群体场景立体反映某一主题。在“欢乐春节”非遗展示专场演出期间,“肖氏棉塑”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的关注,黑山的波德戈里察、布德瓦和丹麦的哥本哈根、霍森斯、科灵、森纳堡、奥胡思等城市充满浓浓的中国“年味”。

“这些天,看着黑山和丹麦友人对《舞狮传承》和《草原牧歌》两组作品的喜爱与惊奇,我特别自豪,他们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热爱和向往,让我很骄傲。”罗晓琳说道,作品《舞狮传承》体现了中华传统的醒狮文化,通过作品《草原牧歌》,他们还能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当看到国外小朋友迫不及待地体验棉塑制作工艺的时候,我感觉所有的付出与辛苦都值得了。”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草原牧歌》曾获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华奖民间艺术奖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赴黑山、丹麦参与展演的棉塑作品均由罗晓琳亲自设计、印制。此外,在体验结束后,罗晓琳还和现场的小朋友们用汉语说起了简单的“拜年话”,如“鼠年快乐”“大吉大利”等。

除了本次宝安的省级“非遗”项目——“肖氏棉塑”走出国门、绽放新魅力外,宝安非遗项目“华林螳螂拳”、“黄连胜醒狮”、粤剧也纷纷走出国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也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弘扬起来,让根更壮、叶更茂、魂更强,也进一步推动宝安高质量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当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先锋样板城市。

■相关新闻

针线穿梭守护民俗记忆

——民间艺术家罗晓琳谈省级“非遗”项目——“肖氏棉塑”的传承与发展

精美的造型、柔和的质感、逼真的人物、不同的服饰和佩饰,塑造的人物组合和场景都展现出其所表达的民俗风情,宝安“肖氏棉塑”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造型文化艺术的精巧与神奇,现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罗晓琳在她的母亲丁维桂(第三代传承人)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渐渐为棉塑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征服。

棉塑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艺术。据了解,罗晓琳2010年后相继创作了一批反映客家风情和民俗文化的作品。用针线、棉花、布、丝绸纯手工缝制、塑造了多个棉塑作品,如歌颂母爱力量的作品《母爱》;展现非遗传统技艺的作品《舞狮娃娃》《鱼灯舞》《孝德传承》等。目前,罗晓琳也是唯一一位传统美术棉塑纯手工技艺的传承人。

“棉塑的造型缝制工艺独特,反映了民族民俗的风韵,特别是棉花造型的表现,无不透射出棉塑独特的韵味。棉塑赋予针线以灵性,创作不同民族、地域个性化的不同人物,展现了手工技艺的创意和艺术构思。”罗晓琳介绍道,棉塑作品拿在手上轻盈方便,生活观赏性很强,同时,棉塑造型优美,配饰花纹别致,作为中国文化非遗传承特色工艺赠送外宾,体现了民族民俗、地域特色和美感,“在展示展演期间,就有很多人向我们询问哪里能买到棉塑作品。”

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这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有着灿烂的未来,这体现在今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上。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自2009年起,罗晓琳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展演共上百场,并公益辅导手工棉塑制作,让孩子在“棉塑”制作中领略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传承“棉塑”这一非遗项目,罗晓琳编著了《中国国粹艺术读本——棉塑》,详细介绍了棉塑艺术的历史沿革、造型语言,制作过程、工艺要则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此外,罗晓琳还有计划地组织棉塑艺人在民协、文化馆进行展演、授课,扩大影响,深度发掘热爱棉塑艺术的人才,保护棉塑工艺的发展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精神富矿,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成就,而且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今天依然充满着智慧的力量。罗晓琳说:“棉塑缝制技巧繁琐,精准度要求高,制作人要具备生活的阅历和对艺术的追求(即做针线的功底),习艺周期长。如今想做针线和会纯手工缝制做针线的年轻人如凤毛麟角,这一民族技艺的传承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