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志敏:坚守信访工作8年 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再次收到致谢锦旗。(中间拿锦旗的为全志敏)

古时百姓有冤情往往是通过乡老宗堂、递状子、击鼓鸣冤等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一心只想寻求公平和正义。到了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则是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福海街道一线信访工作岗位上,就有这样一名默默无闻的信访干部——全志敏,他是一名有近20年西藏高原兵龄的转业复退军人,几经转折从2013年起到街道信访部门从事一线调解工作,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一分光热。

信访是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缓冲区,有时候能救命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已8年有余。全志敏始终把上访群众当朋友一样处、把困难户当亲人对待,用真诚倾听、用真心办事,让上访群众找到了“靠山”。多年以来,经他一手主持解调的大小矛盾不下万余宗,他说“来上访的群众,大多数都有难以诉说的苦衷,我们每办好一件事,就会让他们少一点苦!”

全志敏说,“信访是解决社会矛盾纾解不稳定因素的有效缓冲区,有的时候还能救命。”时间回溯至2015年2月,有的工厂准备放假回家过年,辖区一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青年和一伙老乡在下班后去KTV喝酒,由于年轻气盛与另一伙喝酒的年轻人发生口角、打架,被对方持刀捅伤致生命垂危,伤者被送医院后因没有医疗费无法组织抢救,伤者老乡就急急忙忙找到信访办哭着讲述问题。

接访后,全志敏当时就感到事态十分紧急,处置不好就成了重大刑事案件,他便迅速与伤者所在医院联系协调,要求医院立即组织抢救,一边将相关情况汇报分管领导,一边到医院看望伤者,稳定其老乡及后续来深的家属的情绪。经医院全力救治,伤者顺利脱险。在后续的调解中全志敏积极联系KTV履行主体责任,对伤者给予了慰问,安抚了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时隔一个月后,信访办收到了来自四川凉山的一个快递,打开来是伤者从老家邮寄来的一面锦旗,伤者对全志敏尽心尽力帮助自己表示衷心感谢。

化解矛盾犹如解难题,路子要对,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信访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需要技巧,更多体现在用心、用情上。全志敏常说,信访工作千头万絮,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变成一个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犹如解难题,路子要对、火候要掌握得当,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全志敏坦言,在信访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和把握住矛盾双方的“契合点”,这样才能成功化解矛盾。他说,做好矛盾调解第三方就是要牢记“五字诀”,即“听、解、调、引、和”,只要用好“五字决”,那么绝大部分矛盾就会解决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缓冲区也就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全志敏解释称,“听”,就是要沉下身、静下心去听上访人的倾诉,态度要诚恳,还要有及时的回应,使上访人倾诉得顺畅顺心。“解”,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面对牛角尖式的信访问题。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对来访的各类问题依法进行解答,该分拨职能部门解决的提出处置意见由职能部门快速介入解决,让信访问题件件有回声、事事有回应。“调”,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依照规定的工作步骤去完成调解的,其中就有一部分矛盾纠纷,存在弱势的一方。在此情况下,全志敏会始终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也不示弱,抓住双方问题的“契合点”,寻找突破。“引”,即为引导,全志敏对在信访平台遇到的每个案件,都认真细致地钻研,能调解、愿意接受解调的尽力化解双方矛盾,对不愿解调的则引导双方走司法途径解决。“和”,万事和为贵,做好信访工作更加要讲究一个“和”字。

宝安日报记者韩翀通讯员夏建利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