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波凝会展城 十九展厅博览全世界

▲展厅注入了智能化特色。

▲一名工人在高空车上进行搭装作业。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鱼骨式布局寓意“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鱼骨式布局寓意“海上丝绸之路”。

现代感十足的连廊顶棚。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角。

宝安区北部的一片滩涂上崛起一座“超级工程”,如同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长条形“鱼骨式”布局,1.75公里中央廊道串联19个展厅、南北登录大厅和南入口,布局结构清晰,客货流线高效;屋面呈现彩色丝带花纹,寓意“海上丝绸之路”;52项全球领先绿建技术,保证绿色环保;加强版消防设计和智能化设计,展现世界一流展馆的与时俱进……即将竣工落成的、创下世界八项之最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颜值与实力双高,简洁而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堪称世界顶尖水平。国庆节前夕,记者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探营”,了解其设计搭装全过程。

立足项目核心进行规划设计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信息、商品、技术、人才的汇聚为它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深圳面向世界的展示窗口,也将刷新世界对深圳的印象。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筑设计方案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邀请了全球20家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参与。经国内外专家评审,最终由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与深圳欧博设计公司联合中标。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经济环,我们要用独特的结构形态、丰富的立体人车分流交通网络,构建出科技高效、包容开放、合作创新、智慧安全、文化艺术交流的国际平台,充分体现‘丝绸之路’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精神。”这是法国VP中国区总经理宋国鸿和团队成员的设计理念出发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了该项目的区域、功能、环境等多方因素,从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可持续发展、建筑特点、室内设计等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把握了项目核心关键。

首先,用一条城市景观带作为城市绿肺,连接城市公园,将会展核心区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右侧设置商住区,为展馆提供优化配套服务,地下空间则可作为公共交通枢纽和停车场。其次,沿机场跑道延长线的交通连廊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为东西两体块,然后融入波浪形态打造一条贯穿展厅南北的交通连廊,引入红树林概念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展厅屋面造型,并借用红树枝干理念描绘出展厅立面细节。

高效便捷的大“鱼骨”布局功能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总体布局采用了最高效便捷的“鱼骨式”,沿中央廊道两侧串联了南区16个2万平方米的标准展厅、北区的2个多功能展厅和1个5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厅,展厅全部采用单层、大跨度空间设计。南入口大厅和南北登录大厅将人流引导至中央廊道二层,使人流和货流避免交叉干扰,布展和撤展的货流组织也将更为灵活。

为何会选用“鱼骨式”布局?法国VP中国区总经理宋国鸿给出了答案,“今后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各类世界级主题展会将越来越多,这种布局方式保证了全部展厅可灵活组合,既能满足各类大型展会的需求,也能为小型展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中央廊道配有简洁清晰的交通指向,从会展中心各登录大厅进入的人流可快速到达各展厅。”

据了解,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还引入了红树林概念,采用的简洁分叉柱如同红树枝干,支撑并勾勒出连绵起伏的中廊屋顶,突出南入口广场及登录厅的四个入口广场的活力氛围。建筑立面以闪银灰铝板及深灰色铝板为主,南入口展厅及靠近登录厅一侧设计了蓝白相间的特色立面,造型简洁宏大。

蓝色屋顶和彩色丝带寓意“海上丝路”

确定好了功能和造型后,要如何让平淡无奇的“鱼骨”变得灵动好看,并代表新时代的深圳特点呢?“我们就开始不停地寻找经过沉淀后的深圳元素,包括山海花城、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的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宋国鸿介绍,期间法国VP设计团队尝试过云海、丝带、花瓣等多种元素,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以海浪为原型,采用蓝色层顶,屋面呈现彩色丝带花纹,寓意“海上丝绸之路”。

这让全球最大展馆的金属屋顶拥有了超高颜值,且可覆盖106个标准足球场。站在屋顶上放眼望去,屋面如起伏的波浪,中央廊道则宛若巨龙出海般南北延伸。展厅及登录厅屋顶规则的曲面形成丰富的光影肌理,构建出充满生机及未来感的建筑空间。而这样灵动的造型也体现出展览建筑特有的韵律感和统一性,展示着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紧跟时代步伐的先锋性和开创性。

确保多功能复合和“快进快出”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北区的3个展厅定位为多功能展厅,提供了甲等体育赛事、特殊和特大展品展览和会议活动等多种可能,其弹性使用的灵活性和复合性,充分保障了展厅的利用率和未来会展活动的需求。同时,均布在展厅的会议和餐饮功能为展厅提供了高效率的配套。其中,分设在两个登录大厅中的1800座国际报告厅,以及可分可合约3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会议中心和高端餐厅,在满足展会期间自身使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外独立经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快进快出”的高效交通。南北近1.7公里长的“鱼骨式”展厅规划结构,所带来的交通效率直接提升观展体验和运营的效益。南北登录大厅东广场的2个地铁出入口又为展会社会人流集散创造极佳的条件。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地下室共约57万平方米,含9000多个停车位、近20个出入口,采用3级车行通道的创新设计和单向循环流线,有效保证社会车辆在1.5个小时内全部完成“快进快出”。人流通过地下多个均布的公共交通核直至中央廊道和登录大厅,同时与东侧地铁和东西侧公共交通进行多维度立体衔接。

运用52项全球领先绿建技术

“这样一个超大建筑群的设计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要在建筑设计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尽量符合建筑功能、排水、防水的特点,不做多余的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林建军透露,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运用了52项全球领先的绿建技术,是全球首个三绿色认证(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LEED-NC金级、英国BREEAM三星级)的会展中心,旨在全力打造规模宏大、节能环保的一流绿色展馆。

“日安装5000吨,周安装2万吨,月安装6万吨,相当于1个月就建成一座鸟巢。”这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采用绿建技术刷新的钢结构施工里程碑式的纪录。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用钢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总用钢量达27万吨,相当于32座埃菲尔铁塔、6座鸟巢。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框架——钢桁架体系,充分利用钢结构体系的施工条件优、标准严、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大大缩短工期,并增强抗风抗震性。深圳为台风多发地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历经2次风洞试验研究和多次抗风设计专家会论证。

另据初步测算,目前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实现年节水42万吨,年节电2740万kWh,节约水电费约2820万元,年减少碳排放1.3万吨。“贯彻绿色环保理念,既是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尊重,也是对会展中心后期运营降低维护成本的充分考量。”林建军表示。

加强版消防排水和智能化设计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标准展台平面尺寸达100米×200米,超大展厅平面尺寸达200米×460米。这类超大建筑空间已经超出正常消防设计要求,需要采用加强措施满足防火疏散的需求。于是,设计团队找到了特殊消防设计策略,即运用水幕和屋面开启对超出规模的展厅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并严控规范执行,保证消防设计不留死角。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场地属于海河混合堆积地形,原为鱼塘等滩涂地,现人工堆填为储备用地。为此,设计团队也进行了细致周密的防水设计。例如,展厅屋面雨水采用虹吸雨水系统排出,天沟位于屋面南北两侧。据介绍,该屋面设计排水能力为100年。

此外,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智能化设计也是其对标国际领先、一流定位的重要体现。设计团队充分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得到深圳高科技企业助力,有效整合了防线设计、票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技术、人车安检系统、人车导航系统、门禁系统、面相识别技术、人数控制技术、消防控制系统、通讯保障、公安安全指挥系统、城市联防联动体系、应急保障系统、对外信息发布管理中心以及会展大数据运用和手机会展APP等各类先进技术。

宝安日报记者 何冬英/文 雷小舟/图(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贺靛婧]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