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宝安新闻

以学定教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2022-10-10 来源:宝安日报

核心提示

艺术学科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演唱能力、绘画创作与表达等7个监测指标位列全区第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参加全区教学质量抽测,综合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学区之首、宝安区前列;多名小棋手,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4段以上业余段位,今年暑假学校捧回“全国围棋特色学校”殊荣;乒乓球队参加国家级比赛,先后揽获5项冠军6项亚军……这所全面发展的学校,便是已有95年办学历史的福永小学。

为了“办社会满意的新优质化学校”,近年来,该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创新推进“双减”,“新课程新课标”落实落细,同时以师资培养为抓手、以全员教研为引擎,以以学定教为路径,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强化专业引领

打造卓越教师团队

胡钊2005年本科毕业进入福永小学,受益于学校自2008年坚持开展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成为福永街道第一批首席教师刘文波传帮带的徒弟。

2017年,胡钊已成为在宝安区、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屡获大奖的名教师,在又一次师徒结对活动中,成为新入职教师张静莹的师父,实现从“为人徒”到“为人师”的角色蝶变。

福永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平均年龄逾40岁。本着“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教师发展理念,近年来,该校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一”的思想,提出“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经验,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观念”的新结对理念,根据各科组人员结构、教师基本素养等情况,确定梯队名单,制定培养计划、考核要求,再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科组优秀的老教师和名师资源,开展主题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每一名新入职教师匹配双导师,即一位学科导师和一位班主任导师,实现精准培养。

在此基础上,该校发挥内外合力做实教师培训,除了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精品课、教研员进校指导课、同课异构、“一课多上”外,不断把区内特级教师、区教研员和区名师工作坊主持人等名师请进来,还创造机会组织管理干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分批走出去,或参加国家级教育发展论坛培训,或参加省内各地市学术交流,或参加区教科院、学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学科培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

同时,学校大力倡导“共读教育经典”,为每位教师购买10-15本教育专业经典书籍作为案头、床头书,随时汲取教育智慧;积极鼓励“以赛促练强技能,比武竞赛励精英”,通过团队合作和赛场取经不断积累经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近3年来,福永小学语、数、英、科学等学科共25位教师,在深圳市、宝安区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狠抓教学教研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谭木燕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深圳市英语课本剧比赛多次荣获一等奖,个人也多次获评宝安区和福永街道优秀教师。迄今,她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有28年,其中在福永小学工作18年,担任科组长10年。每学期,她都带头在学校第一个上公开课。

如今,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已成为福永小学各学科每个月的“例牌菜”。同时,各学科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与学法”、“两关注——关注学情、关注实效”。其间,每次集体备课,首先都对上一周的公开课进行评课。

同时,各学科还在大课题引领下,开展小课题研究,精准聚焦大课题中遇见的一些细小问题,例如新课导入、游戏应用、文本再构、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研讨问题解决方案。

上述举措,成为该校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原则,通过强化科组建设、狠抓教学教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

该校各学科教学教研自选动作,同样扎实高效。以英语科组为例,上课、听课、作业评改、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方面面,均已常规化制度化,还通过“电影配音”与“新闻播报”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基本功展示,全方位打造乐教、勤思、善研的教研团队。

举办教师朗读、现场写作、教学设计和课标解读等比赛;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申报,结合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做实践性研究;每学期于学期中和学期末共提交两篇思考心得或教学案例、论文、教育叙事……以上这些,则成为语文课组构建科研型、反思型、分享型科组的常态化手段。

受益于科组教研的深入开展,福永小学课堂减负增效得到很好落实;各学科齐头并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保障,其中英语科组成为深圳市示范科组和宝安区示范教研组,英语、语文科组同时成为宝安区首批小学学科教研基地,美术科组获评区优秀示范科组。

践行五育并举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每周五中午,刘晨浩校长都走进“红领巾广播站”,通过校园广播为学生讲述革命先烈或科学家的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好评。

“校长伯伯讲故事”,现已成为福永小学的思政课品牌,以及践行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路径。

五育并举,立德为先。基于“福润生命,养正笃行”的办学理念,该校积极倡导并实施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创建了分管校长——德育处——年级组、家委会、学生自管会、大队委——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义工、中队委的管理网络,让学生在实践中觉醒自主意识;以学党史、爱环保、爱心义卖等德育主题活动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新高度;健全学校评价机制,完善班级评价体系,为自主德育保驾护航。

五育并举,以智为本。该校自2008年开展“围棋进校园”活动,打造以棋益智的校本特色。学校聘请专职围棋教练,长期驻点授课;将围棋课纳入课表,并创新教学方法,让深奥的围棋技法变得浅显易懂;积极搭建平台,特邀世界冠军等久负盛名的围棋大师,到校分享围棋技艺、解惑答疑;举办校际联赛,以棋会友。学校小棋手在区级围棋比赛中,5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0次荣获组别(高、低年级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五育并举,健体为要。乒乓球作为该校龙头项目,20余年来坚持走普及教学与尖子发展的路子,曾揽获国家级冠军5项、亚军6项,省级冠军5项、亚军3项,市级团体冠军4个、单打冠军6个,4人获评“国家一级运动员”,10人获评“国家二级运动员”,3名队员分别效力“八一”队和广东队……

此外,学校积极响应“戏曲进校园”号召,大力推广粤剧教育;扎实打造科创、合唱、羽毛球、版画等特色,共开设了羽毛球、舞蹈等21个校级社团,培养个性特长,助力全面发展。学校小创客累计荣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4个、个人一等奖20个;粤剧娃揽获全国“小梅花”金奖3个、银奖2个;合唱团连续两届荣获深圳市合唱节比赛一等奖。

宝安日报记者刘正金通讯员宋贤操廖玉琴胡守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