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宝安新闻

宝安169家社康将开展原位模拟急救培训

2022-08-15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项目正式启动。

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原位模拟骨干师资培训班培训现场。

“为期一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上讲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错过,而‘原位模拟’的概念更是颠覆了我以前对急救的认知!”这是一名社康医生在8月13日接受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原位模拟骨干师资培训班课程后的真实感受。随着这堂震撼全场的课程顺利开展,标志着“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计划(2022-2024)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由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和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主办。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率全市之先开展该项目,是聚焦“422133”工作主框架,为民生幸福城建设夯实健康基础的又一创新力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原位模拟培训方式,实现急救培训在辖区169家社康机构的全覆盖,提升社康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构建医疗安全文化,优化和完善社区急救网络建设,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质量,为居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创,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赖金明,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幸思忠,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韩静等领导参加项目启动仪式。

规划先行高位谋划高效推动原位模拟将课堂“搬”到临床

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对于离老百姓最近的健康“守门人”来说是一门必修课。《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急救设施组网工程”,加强社会公众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到2025年急救知识及技能普及率达到5%。今年的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更是明确提出要提升社康机构急诊急救能力,试点原位模拟培训项目。

为落实市级部署,《宝安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提升急救能力,打造国内一流急救网络。作为目前全市拥有社康数量最多的宝安区来说,如何提高社康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能力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前期一系列周密的调研及实践,“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项目”应运而生。宝安区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分阶段推进社康机构急诊急救能力提升项目,三年实现全区覆盖。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社康机构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优化急救药品配置,加强社康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社康机构的急诊急救能力,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据悉,今年宝安将完成56家社康机构急救原位模拟培训。

那颠覆社康医护人员急救认知的“原位模拟”到底是什么呢?赖金明给出了答案:“原位模拟”就是将生命课堂“搬”到临床一线,依托真实的病例、真实的场景,让参加模拟的人员置身真实的临床情景中,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融入临床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

提升社康急诊急救能力加快推进民生幸福城建设

在“422133”工作主框架中,宝安明确提出要夯实医疗这块民生领域的“硬底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推进民生幸福城建设。其中,基层医疗资源扩容提质便是重中之重,社康建设便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

目前,宝安区已建成社康中心169家,规模全市最多。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工作量都位居全市第一,达到1/4-1/3,“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初具规模。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全力以赴落实区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布局“一社区一社康”,今年将填补12个社区还没有社康机构的空白,并完成10个老旧社康机构改扩建。此次,宝安区启动“社康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计划(2022-2024)项目”更是成为提升社康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内涵的核心与关键。

“宝安区院外心脏骤停的出院生存率已达到4.65%,高于全国1.2%的水平,但距离欧美国家10%-12%的出院生存率还有很大的差距。”幸思忠介绍道。针对现状,宝安在社会急救的基础上率先提出院前急救“分级接力”的概念,在加强非医疗急救人员队伍,也就是社会群众培训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更为专业的、就在家门口的社康急救队伍,形成“非医疗急救人员—社康医护人员—120急救人员”三级无缝衔接梯队,让院外心脏骤停救治工作更有质量、更有效率,让群众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

构建陆海空立体化急救体系护航群众生命健康

宝安早在2017年便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引、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全覆盖社会急救培训,针对公安干警、网格员、楼栋长、保安员等重点人员开展社会急救培训,累计开展了3926期培训,培训26万人。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参训学员已成功救助51人,初步形成了由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施救的社会急救文化。而社康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通过“宝安区社康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项目”的启动,以原位模拟培训掌握及早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患者,做好病情判断和早期处置的能力,为后续院前急救和医院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在整个社会急救网络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宝安,以“非医疗急救人员—社康医护人员—120急救人员”三级无缝衔接梯队为核心的社会急救体系加快推进建设的同时,构建陆海空立体化急救体系各项工作也在同向发力。宝安将建设全国首家空海救援医院,重点发展急救医学、创伤医学、航空医学及航海医学;加强与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应急医院)合作,重点发展急救医学、创伤医学、航空医学及海洋医学,探索与港澳联合开展紧急医学救援新机制,组建湾区“空海救援医院联合舰队”,形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海陆空立体化医疗急救网络。

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李树然/文 记者 雷小舟/图

■评论

打造一流急救网络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健康宝安,急救先行。“宝安区社康急救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启动,将打造一支近在“家门口”的专业社康急救队伍,形成无缝衔接的三级急救梯队,为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宝安169家社康中心在整个急救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社康要积极担起自身的急救职责,做好病情判断和早期处置,为后续院前急救和医院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急救是医生的天职,更体现人间大爱。社康医护人员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的关键一环,亟需强化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抢抓最佳救护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以更多“教科书式急救”赢得这场与死神赛跑。

该计划通过原位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社康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优化完善社区急救网络,壮大急救人才队伍,构建更高效、更全面的急救医疗体系。急救培训重在实效,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培训计划,发挥沉浸式培训体验的优势,提高急救培训效率,巩固急救培训效果,达到改进社康机构急救流程、提升社康医护人员单项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培训目的。随着社康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再上新台阶,形成人人学急救、敢急救、善急救的良好氛围,将夯实宝安“5分钟救援圈”的反应能力,让宝安人在安全幸福的城市环境中惬意生活。

当好健康“守门人”,筑起生命“防护墙”。宝安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急救网络,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健康服务,筑牢全民安全健康坚固防线,将加快建设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宝安日报评论员刘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