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9日讯(记者 李小辉)清晨4:30,当城市还在沉睡,宝安街头那一抹抹“橙色”已经活跃在大街小巷,用沙沙的扫帚声为城市黎明伴奏。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宝安区11179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穿梭于主次干道、商业街区、景区周边,默默守护城市的整洁与美丽。
万人坚守,平凡岗位不凡奉献
在日均客流量超5万的“湾区之眼”,49岁的周会芳是这支环卫大军中的一员。天未亮时她已到岗,“假期游客多,得早点把路面扫得洁净。”她轻声说道,利落地挥动扫帚,在喧嚣到来前守护着城市的洁净容颜。
磨出毛边的手套和光滑发亮的扫帚柄,陪伴着千万个“周会芳”见证无数个这样的清晨。
假期里洋溢着的欢乐祥和背后,是环卫工人们无声的付出。面对激增的人流与垃圾量,区城管环卫部门通过增加清运频次、动态调度等措施,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环境整洁靓丽、公厕洁净无异味,全力守护城市环境的整洁靓丽。
智慧赋能,科技提升环卫效能
这个假期,宝安区大铲湾片区创新推行的“智慧环卫”标准化解决方案成为亮点,推动环卫管理模式由被动清理向主动预防、数据驱动转型。
该片区投入12台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设备,构建起“人机协同、多级联动”的作业体系。其中,7台1吨级“独角兽”设备穿梭于人行道,精准识别红绿灯并沿边清扫;3台3吨级“麒麟”负责辅路与非机动车道,作业后自动返场倾倒垃圾;2台18吨“浩克”洗扫车攻坚主干道,深度清洁顽固污渍。
依托无人机与智能摄像头的实时巡查反馈,环卫人力得以转向更精细化的保洁与设施维护,实现全场景高效覆盖,显著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与作业效能。
多方联动,携手擦亮城市容颜
节日里的宝安,大街小巷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由街道城管科统筹协调,执法队和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深入清理城中村卫生死角;众多市民也自发拿起工具,与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一同保洁;沿街商铺的老板们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主动清扫门前垃圾;平通公司在湾区之眼等地标区域投入8台无人驾驶扫地机器人,构建“人机协同”保洁网络,实现了高效精准作业。多方力量汇聚,用双手共同擦亮城市容颜。
与此同时,各街道结合自身特点针对病媒防治、应急响应等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居民营造整洁有序、干净健康的节日环境。
新安街道重点对辖区内的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及雨水篦子等蚊虫易孳生区域进行彻底排查和清理,每日对垃圾房、中转站、公厕等298处重点场所进行高频次冲洗和消杀,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加大作业力度。
福永街道开展深入的“洁城”专项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显著改善城中村的整体面貌。坚持每日对垃圾收集点、公厕等实施专业消杀,并动态巡查清理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从源头控制蚊虫孳生,消除病媒生物隐患。
航城街道持续开展以“清理孳生地”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双节期间日均投入环卫力量994人次,累计开展12次专项清理活动,对160处办公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完成了排查。
西乡街道聚焦城中村、商业区等人流密集区域,每日清理卫生死角约60处,同时对500余处垃圾站、收集点等场所严格落实“四清三消杀”措施,通过加装防蚊布等举措,筑牢卫生防疫双防线。
福海街道针对会展片区及周边重点区域,大幅提升保洁等级,同时增派50名保洁人员专项清理卫生死角,在凤塘大道等关键路段强化人机结合作业力度,以“精细化”保洁模式确保重点区域的整洁有序。
松岗街道创新采用“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巡回捡拾”的人机协同模式,显著提升了主干道、商圈等重点区域的作业效能。在追求环境质量的同时,通过合理安排轮班轮岗,确保一线环卫工人得到充分休息。
沙井街道面临前海冰雪世界开业带来的巨大环境保障压力,面对日均2至3万的客流量,街道每日投入123名保洁人员,高效清运垃圾,全力守护其周边49万平方米核心区域的洁净。
新桥街道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沿街商铺全覆盖专项整治行动、持续统筹沿街商铺门前三包红袖章责任化部署工作,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暨防范基孔肯雅热专项行动。
燕罗街道日均出动环卫人员622人次、作业车辆32辆,特别加强了对公厕、果皮箱、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的日常擦洗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干净整洁。
石岩街道通过“强化部署、强化作业、强化协作、强化宣传”四项举措,全方位保障市容环境。日均出动环卫工1260人,作业车辆83辆,清运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从环卫工人坚守平凡岗位的无声奉献,到构筑“人机协同”网络的“精管细护”,从“除蚊源”攻坚到护航冰雪世界洁净开放,一抹抹假期不打烊的温暖“守护橙”,构筑起城市最坚实的洁净防线,成为节日里最美的风景线。